第(3/3)页 到了万难时刻,此时,有人要唤醒千万国人。 于是,‘我’下笔,写下了呐喊。 这本书只有七万多字。 乐云只用了一小时就整理完了稿子,原文全部没动。 而各个短篇的序,以假设的口吻设定了背景,然后再继续讨论。 七万多字,对比平日里码字数十万,只能说是一点点。 但,七万字抽空了乐云的全部精气神。 乐云第一次在没有超忆症副作用的情况下回忆全文,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都产生着来自灵魂深处的颤栗和震惊。 这书发出去,或许会沉没再万千书海中。 或许和前世一样,杀到它世界百大经典书籍的位置里。 不管发生什么,乐云都管不着了。 写都写出来了,那就发。 乐云把稿子,以云飞兄的身份,发给了白鹤出版社。 然后闷头开始睡大觉。 太累了。 重复迅哥儿的思想,真的心累,感同身受。 幸好,时代变了。 虽然很多事很多人没变,但很多事很多人,变了。 乐云睡觉期间,新一期的《后台花絮》播放了。 大量的器乐迷等在电视机前,看这周乐云会有什么表现。 看到一大群人费尽力气把钢琴抬到乐云的休息室时,满屏幕都是‘哈哈哈’。 然后,乐云开始了惨无人道的折磨摄像师。 几分钟的剪辑后。 乐云下指,《致爱丽丝》! 音乐出来后,网络直播出现了长达二十秒的空屏。 一些人都在怀疑为什么没人发弹幕。 随后,弹幕铺天盖地而来: “我的天!这是什么?” “全新的钢琴流派?这是什么解构?” “好悦耳动听,我仿佛看到了阳光下的少女!” “这是……乐神写的吗……认真的吗?” “新流派,诞生了?!!!” 学钢琴的人,远比其他乐器多。 因为演奏的考级很完善,所以,达到了业余顶级的人特别多。 而在漫长的人生中,会有那么一些业余顶级的钢琴手,达到专业级。 从专业级再到演奏级的人,也不少。 大家都熟悉每一个钢琴流派。 《致爱丽丝》悦耳动听,当流派,风格,不属于任何已知流派。 弹幕,炸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