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太和殿内,金灯高悬,暖光洒落在朱漆龙柱之上,衬得殿中气氛愈发沉凝。 早朝已至中段,空气中却没有丝毫松缓之意。群臣整肃而立,文武两班分列两侧,朝服齐整,眉目凝重。 沉默如霜压顶,几百人的太和大殿,竟听不出一点呼吸之外的杂音。 魏瑞依旧直立在丹墀中央,那身略显寒意的旧朝袍在殿风中微微晃动,像是站在风雨中仍不肯低头的一株孤松。 而就在几刻钟前,便是这位素有“魏笔架”之称的西都大相,当众破殿而入、直言死谏,不仅将新党的“新政”骂得狗血淋头,甚至连天子本人也未曾放过,言辞之锋锐,震得满殿无声。 可更震动人心的,却是天子对此的回应。 不赏不罚。 这四字虽平淡,却仿若投石入湖,搅乱了所有人的心思。 新党愕然,清流困惑,观望之臣更是心中惊疑不定。 可还未等众人思绪落定,新党之中已有人再度出列。 “陛下。”那是刑部右侍郎周允,他衣冠严整,眉目间仍带着对魏瑞方才出言不逊的不忿,“魏大人虽是朝臣老成,品名清高,但此番行事实属逾矩。” “擅闯金殿,无诏而入,直呼陛下讳令,言辞之间更涉对国策指斥之语,实为不敬之尤。” 他拱手俯身,声音不高,却清晰入耳:“臣请陛下明示法纪,予以处断,以正朝仪。” 话音未落,又有一人出班:“臣附议。” “朝堂有纲纪,律法不可废。” “死谏之名诚可敬,但若人人皆效仿魏大人破殿而入、横加指责,那此大殿之尊,岂不成儿戏?” “臣请陛下治其擅闯之罪!” 林志远缓缓出列,未发一言,却负手而立,与众人并肩。 这是最明确不过的姿态。 即便刚才魏瑞之语将新党骂了个底朝天,但朝堂不是论理之地,而是讲规则的地方。他们抓住的,便是魏瑞“无诏擅闯”“口出狂言”的“失律”之举。 许多人这才反应过来。 是了,魏瑞骂得虽重,但依规矩,他确实是错的。 这时的魏瑞,却站得笔直,眼神沉静,似乎早已预料这一幕。 他没有说话,也没有辩驳。 若说之前他还有一丝“此子不同”的希望,那现在,在这一轮轮的攻讦下,魏瑞只觉得那点希望再次摇摇欲坠。 可就在这时,殿上龙榻之上,那原本一直神色淡然、静静垂眸的萧宁,终于缓缓抬起了头。 他的动作不大,只是微微转首,将目光落在林志远的身上。 原本安静的气氛,在这一刻像被无形之手攥紧。 所有人的目光齐齐落在天子与林志远之间,甚至不敢喘息。 萧宁静静地看着他,唇角微抿,语气依旧平静无波,却在这死寂般的氛围中如闷雷滚落: “林卿。” “你说魏卿目无规矩,破坏朝纲,不可不罚。” “朕以为,卿言虽严,亦不无道理。” 他话锋一转,话语忽而顿住,继而轻轻一笑: “那朕倒是想问一句——” 他眼神灼灼,忽地沉声: “林卿可有死谏之胆?” 这句话一出,大殿之中瞬间鸦雀无声! 林志远眼神一顿,脸上的血色微微一滞。 死谏。 这两个字,如同寒冰落水,一下子刺破了刚刚新党整整齐齐的章法。 魏瑞之“错”,在于破殿而入、言辞不敬。可这“错”背后,却是无惧生死、只求忠言的“直”。 一个年近七旬、无权无职、声名在外却从不屈服的老臣,不远千里,从西都赶来,抱棺而至,只为在这太和殿前说一句实话! 这份胆魄,这份气节,任是谁,也说不出“不敬”二字来。 萧宁这一问,便是把“法度”与“骨气”一并摆到了台面上。 你说他违律——那你敢像他一样,为国忘死么? 林志远嘴唇微动,却一个字都没说出来。 萧宁目光从他脸上淡淡掠过,又缓缓扫过那一众新党官员。 先前一众喧哗不已的奏请声,这一刻尽数熄灭。 原本整齐威严、声势浩大的新党阵营,此刻一个个站得笔直,却如被寒风刺骨,动也不敢动一下。 那原本熟悉的、平和的、甚至带着温度的皇帝声线,这一刻,忽然如寒霜入骨,叫人再无分寸可持。 没有怒声,没有呵斥,只一句反问,却胜千军! 林志远心中猛地一颤,额角隐隐渗出冷汗。 他终于意识到,陛下……不一样了。 他的笑容不见了。 他的温和语气背后,藏着锋刃。 这个坐在九重之上、年纪尚轻的天子,已不是那个仰望他们决策、信任他们言语的少年。 他已经开始反问。 开始出剑! 而更令人心惊的是——他这一剑,没有任何预兆。 大殿之上,沉默如死。 这时,萧宁却缓缓起身,整整朝服,一步步走下御阶。 玄衣龙纹在宫灯下掠出金色光影,他走至最前,只立于魏瑞三步之外。 他面容沉静,语气平淡,不再看众臣,只是扫过全场: “魏瑞无诏入殿,理应治罪。” “可魏瑞心怀社稷,不惧生死,直言谏议。” “功过相抵——不赏,不罚。” 此言一落,如石落深潭,虽无声势,却掀起了比雷霆更强烈的震动。 魏瑞本来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这一刻,却莫名地怔住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少年帝王,眼中第一次浮现出深沉复杂的神色。 而这时,萧宁已缓步回转,重新踏上御阶,在龙椅前坐定。 他衣袂轻扬,落座如山。 接着,他轻声说道: “既然诸位都已无事——” “那便宣布今日最要之事。” 他声音不大,却一字一句,清晰如钟。 “——中相之补缺。” 短短几个字,却如惊雷滚落,炸响在殿中所有人的耳畔! 顿时,大殿之上,无论是新党还是清流,皆屏住了呼吸。 空气仿佛凝固,目光如潮水般涌向御阶之上。 那一瞬间,所有人都明白了: 局势将变。 而这个决定—— 便是新的天平倾斜的那一刻! 太和殿中,沉默如潮。 金色阳光自琉璃瓦顶洒落,将满殿朝臣的身影拖得悠长而斑驳,百官立于两侧,衣袂无声翻动,眉目间却皆紧绷如弦。 一瞬之间,所有人都仿佛变成了雕像。 殿中连咳嗽都不闻一声。 萧宁站在御阶之上,神色平淡,眸光沉定,衣袍未动,气势却如高山静水,压得满朝众臣几欲喘不过气来。 他一句“宣布中相补缺人选”,犹如山雨欲来之前的静寂,一字一字,滚落心湖。 这一刻,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紧紧盯着他。 中相,是内阁之主,是百官之中,最靠近天子者之一。 三相之中,左相掌纲纪,右相辅军政,中相则总揽枢务,摄六部、统百司,是朝中真正的话事中枢。 今日之前,左相之位已经从林志远换作边孟广,已是一桩石破天惊的大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