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军已经在各级将领率领下,启动。 朱棣和朱元璋、马秀英简单告别后,把空间让给朱标。 快速走下祭坛,来到徐妙云母子面前。 “阿爹!” 朱棣刚靠近,小祈婳就满脸不舍叫了一声。 朱棣笑笑,把小丫头和在一边,‘故作’矜持的雍鸣抱起来,叮嘱道:“这一年,阿爹不在,你们不准捣乱,要保护娘亲。” “阿爹,不用保护金豆子吗?”雍鸣突然好奇询问。 朱棣、徐妙云都被逗笑了。 朱棣看向襁褓中,被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小眼睛的金豆子,看着雍鸣,笑道:“保护啊。” 和两小家伙说了会儿话。 朱棣放下两小家伙,让他们去旁边玩。 余光瞥了眼,在远处看热闹的乌云琪格和娜仁托娅,“我不在期间,府中有什么事,就交代她们去做……” 徐妙云含笑嗔目,叮嘱道:“我和孩子们都在家里等着你,在战场上,要保护好自己……” 四郎的领兵能力。 她从未怀疑过。 可今天父皇举着四郎和大哥的手,握在一起。对四郎和大哥,以及对外传递什么信号。 她看的清楚。 她很担心,四郎为了父皇的期许,到了战场上,不顾一切去拼命。 朱棣看了看左右,见众人没人注意他们这边,伸手迅速用拇指和食指,捏了捏徐妙云脸颊,“我知道,为了你和孩子们,我做事,也会好好考虑的。” 这些年,他得罪了多少人? 不知道! 总之肯定不少。 他若出事,有些讲究的人,可能放下对他的恨意。 可有些人必然不会。 会把恨意,报复在妙云和孩子们身上。 雍鸣还太小,担负不起这副担子。 彼时,妙云和孩子们,将会过的十分凶险。 在雍鸣没有成长起来,他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 “肉麻死了,浑身冒鸡皮疙瘩!” 不远处,娜仁托娅夸张的双手环臂,哆嗦身子,扭头嘀咕道:“小姐,看到了吗?朱粗鲁大庭广众下,捏徐小姐的脸……” 乌云琪格好笑又好气瞪了眼娜仁托娅,“小心长针眼!” 嘿嘿…… 娜仁托娅讪笑,瞥了眼朱棣的方向,小声道:“小姐,朱粗鲁此番北征,恐怕会杀不少人吧,瞧瞧他当督办检校这段时间的铁血手腕,杀他们自己人都狠,何况是咱们草原人……” “你现在,怎么也是他义妹,金豆子的姑姑,你和他说说,少造杀孽……” 乌云琪格见娜仁托娅满脸哀伤,伸手揉了揉小姑娘脑袋。 娜仁托娅就是咋咋呼呼,其实心地很善良。 “朱粗鲁不是一个嗜杀成性的,他做事,都在权衡利弊,该杀的,别说我了,就是妙云小姐开口,恐怕也阻拦不了,他认为不需要杀得,我们不说,他也不会杀。” …… 朱粗鲁为何会给人一种冷血、冷漠感。 就是这人那份冷静、理智到极致的权衡利弊。 一个人,凡是权衡利弊后,能一丝不苟的执行,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朱粗鲁这般冷血、冷漠、无情。 为何,很多人都忌惮朱粗鲁发疯? 这种极为理智冷静,权衡利弊做出决定的人。 一旦发疯,那一定一发不可收拾! 就像中原文化中的相生相克,阴阳两极。 任何人事物,都有两面性。 极致的一面,一定对应极致的另一面。 朱粗鲁平日里,极致的冷静、理智是表现在外,光明的一面。 但于此对应。 朱粗鲁另一面也极为疯狂。 谁把朱粗鲁的另一面逼出来,那就等着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吧。 “小姐,你很了解朱粗鲁啊?”娜仁托娅小声嘀咕,挤眉弄眼。 乌云琪格气的攥了攥拳头。 她装小可怜作,恶心朱粗鲁,总要了解这个人吧? 何况,她还是被朱粗鲁俘虏回大明的。 怎么可能不观察一个俘虏自己的人。 …… “老四!” 朱棣和徐妙云说着话时,朱标突然喊道。 朱棣这才注意到,二哥、三哥等此番一起北征的兄弟们,都已经跟着大哥,聚集到父皇、母后面前。 群臣也都看着。 “我过去了。”朱棣说了一声,大踏步走了过去。 在众人注视中。 朱标带着兄弟们,在朱元璋、马秀英面前跪下,兄弟十几人,给朱元璋、马秀英重重叩首后,起身。 朱元璋、马秀英又叮嘱朱棣等人后。 兄弟们翻身上马。 朱标高举赐剑,“出发!” 话音响起时,率先策马扬鞭。 朱棣、朱樉、朱棡等人,跟着朱标,在祭坛周围,数千双眼睛注视下,意气风发,驰骋离开。 …… 所有人目视眺望。 直到彻底看不到朱棣等人背影后,才收回视线。 陆陆续续上了马车。 百官三三五五乘坐一辆马车,凑在一起,窃窃私语激动议论。 “此战,聚集了朝廷最精锐的大军,最好的将领,必胜!” “此战胜,攻克北元王庭,打到捕鱼儿海,太子爷的威望将彻底压过朱四郎!” “太子爷的位置越稳,将来我等忠良,劝说太子爷剪除朱四郎时,才更加万无一失!” …… 王美人马车内。 朱标长女,朱玉秀爬在车窗,笑着和同样爬在朱元璋、马秀英御驾车窗上的小祈婳招手。 祈婳被常氏接到东宫小住的几次,认识了朱玉秀。 片刻后,朱玉秀缩回身子,不解问:“娘,为什么,好多人都喜欢祈婳,母妃如此?皇祖父、皇祖母也是如此?还有二叔、三叔他们也是,都特别喜欢祈婳?” ‘很多人喜欢朱祈婳,可同样,因为她父亲是朱四郎,很多人对他们兄妹,也恨之入骨。’ 王美人腹语着。 这些话,肯定不能说给自己孩子。 笑道:“因为你四叔厉害,你四叔光芒太盛,你祖父、祖母他们对你四叔的喜爱,就转移到了你堂姐和堂兄身上。” …… “朱祈婳真讨厌!” 前面一辆马车内,朱允炆看着祈婳爬在御驾马车内,一会儿从窗口探出头,一会儿又撩起前面帘子,负责赶车的太监,谄媚笑着逗弄,生气放下帘子。 片刻后,抬头看向吕氏,“娘,这回北征,所有的荣耀都是父亲的对吗?四叔就是再厉害,也只能给父亲做嫁衣,对吗?” 吕氏微微皱眉,“这番话,是谁和你说的?” 允炆这么点年纪,不可能想到这番话。 朱允炆见吕氏面露薄怒,缓缓低头,小声道:“外公对允炆说的。” 吕氏眉头皱的更深了。 自从知道,父亲联合胡惟庸,想要推允炆,触摸那个要命位置时。 她就无一日不心惊胆战! 没想到,父亲私下里,还和允炆说这种话! 可她却不知该如何阻止。 难道,向父皇、太子爷揭发吕家吗? 她做不到。 而且,一旦事发,也必然连累允炆。 “你外公和你说的话,千万别在你父亲面前讲!也别对外人说!” 就算朱四郎此番,就是给太子爷做嫁衣,可这些话也不该说出来。 更不能由允炆一个晚辈子侄说出来。 朱允炆小心翼翼点点头。 …… 二十万大军,数十万民夫北上启程。 从启程这一刻开始。 全天下目光,都跟随向北移动。 “也不知,此番燕王能不能再打出,当初带领一千精锐,纵横草原凯旋的精彩战斗。” “陆军第一镇,天下第一强兵,此番,定然能打出更优秀,更大的战果!” …… 天下百姓津津乐道,议论着,朱棣将带领陆军第一镇,再打出多么精彩的战斗。 大明士绅、商贾、官员们听闻百姓议论,总会冷笑着暗道一声愚民! 他们所有人都明白。 此战,是太子树立威望的一战。 “朱四郎,只是陪太子读书,给太子做嫁衣!这一战,朱四郎别想出风头!” …… 纷纷扰扰中。 月余行军。 陆军第一镇,进入山东境内。 朱樉、朱棡等几位塞王,藩王卫都在北平停留,所以和朱棣在一起,随陆军第一镇行军。 朱樉看着进入山东。 随着气温降低,换上了棉装的第一镇将士,背着火铳、以及四四方方的行军背囊,沿着官道,默默行军,眼中羡慕一闪而逝。 陆军第一镇并不是走在最前面的一支军队。 可从金陵出发后,陆军第一镇一路都保持不紧不慢的速度,最初还没觉什么。 十几天后,就不一样了。 走在前面的朝廷各军,开始陆陆续续放缓速度。 而陆军第一镇,还是保持每天八十里的行军路程。 每一天,都要超越一两支友军。 如今,原本走在靠后的陆军第一镇,已经紧紧派在太子卫率,以及三支朝廷新军后面了。 这也就罢了。 这一路,他们跟随陆军第一镇行军。 真正见识了新军的精锐。 新军不光是武器、训练上的新。 是方方面面都新! 每天扎营后,效命军中的郎中、兽医、修理火炮、火铳的技术性将领就开始行动。 郎中带队,要检查每一营将士。 将士有任何不舒服,都要第一时间汇报郎中。 以至于,各军在北上途中,都出现了或多或少,士卒因水土不服的掉队减员。 就连前面几支朝廷新军都不可避免。 而老四的陆军第一镇,至今都无一人掉队。 炮车、随军的辎重车辆,每天都有技术性将领认真负责检查。任何毛病,都会第一时间被找到。 …… 种种细节,井然有序,让人耳目一新。 朱樉还在观察。 朱棡回神,“老四,北征之后,你不能随便给我派几个人就把我打发了,必须要配置一个,至少由标统级别带队的指导团,从标统、管带、队官、排长、棚正,乃至郎中、匠人、兽医都要搭配齐全的指导团,让这个指导团,到我的藩王卫中,一级对一级,传帮带!” 朱棡的话音,惊醒正在观察的兄弟几人。 几人纷纷转头。 “四哥,三哥要的,就是我们要的。” “四哥,你可不能偏心!” …… 朱棣没好气笑着瞪了眼老十三几人,“我既然要派出指导团,肯定给你们搭配一个完整的指导团,不过,提前说好了,这样的指导团,最多四个,你们只能轮流着来,至于你们如何分配,我可不参与。” “当然是按兄弟们长幼了,先长后幼!” “二哥,你太不要脸了,难道兄长不应该让这弟弟吗?” “老十三,你和四哥不但是兄弟,还是连襟,你不要和我们抢了,你让妙音小妹去求四嫂,四哥最宠四嫂,只要四嫂开口,四哥肯定答应!” “四哥,是吧?” …… 哈哈…… 众兄弟嬉笑打闹着,顿时哄然大笑。 嗒嗒嗒…… 急促马蹄声传来,众人听到马蹄声,纷纷停下来,顺着声音传来的前方看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