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次,是真的完了。 没有人再能庇护他们。 连韩守义、梁敬宗、杜崇武都倒下了,他们算什么? 一个心腹的手开始发抖。 他低下头,额头上的汗顺着脸滑下。 他知道,那些自己做过的事——从压下军粮、到诬陷同袍——如今,全成了死罪的证据。 他偷偷去看蒙尚元,却只看见对方冰冷如铁的神情。 那一眼,就足以让他腿软。 他明白,这位禁军统领,不会护他。 不会护任何人。 因为这时候,他要护的,只是天子之令。 寂静中,萧宁忽然开口。 声音低,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笃定。 “朕以天命自躬至此,不为惩人。” “而为正军心。” 他缓缓抬眼。 那一刻,火光映照之下,他的眸色深邃如渊。 “此番北境血战,功过混淆,朕知众将之怨。” “但今夜之后,罪当罪,功当功。” “有罪者必诛,有功者必赏。” 那声音在帐中回荡,像一股沉重的气浪,一层层压在众人心头,又一层层化开。 一阵寂静。 忽然。 “陛下圣明——!” 不知是谁先喊出这一声。 紧接着,所有人齐齐叩首。 “陛下圣明——!” “陛下万岁——!” 那呼声,起初还带着几分颤抖,但下一刻,随着火光的跳跃,越来越高,越来越整齐。 那声音冲出帐门,冲入夜空,像浪潮般滚动。 “陛下万岁——!” “陛下圣明——!” “天子亲临——吾辈何惧!” 每一个字,都带着血气与热。 那是军士们压抑太久的情绪,此刻全被点燃。 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声嘶力竭地高喊,泪水与尘灰混成一片。 这是久违的热。 久违的心安。 久违的信。 他们曾在寒风中看着同袍死去,看着军纪崩坏,看着上将欺压。 他们以为这一切不会有公道。 可此刻——公道就在眼前。 萧宁静静看着。 他没有笑,也没有言。 只是那微微的点头,便像是对千军万众的一句回应。 “北境将士。” 他抬手,语气转沉。 “从今夜起,军功重定。” “凡此战存者,皆有功。” “朕赐赏金、良田、功籍,待回京后,一并昭告天下。” 帐中所有人跪伏在地,呼声震天。 “谢陛下恩典——!” “陛下圣明——!” 萧宁目光掠过人群。 那些面露苦涩的韩守义旧部,此刻一个个低头不语,脸色灰白。 他们早已明白,这一夜之后,他们将再无立足之地。 他们自以为聪明,随恶附势,压忠良,夺军功, 可今夜,这一切都在那淡淡一句“有罪者斩,有功者赏”中化为灰烬。 有人悄悄叹息。 也有人暗暗握拳。 火光照在他们的脸上,有愧疚,也有悔恨。 可更多的人,眼里闪着光。 那是希望。 那是信心。 是军心复燃的光。 萧宁垂下眼,声音再度响起。 “此夜之后,北境之军,听蒙尚元调度,朕暂驻此地,整编军务。” “凡心怀怨望、畏战不前者,明日自请出列。” “凡能立志誓守疆土者——” 他顿了一下,声音低沉有力。 “朕,与尔等共进退!” “共——进——退——!” 这一声喊,宛若烈火倒灌入血。 所有将士齐齐高呼,声震如雷。 风从帐外卷入,带着寒意与尘土,却也卷起了士气的热浪。 无数人伏地叩首,泪湿泥土。 那是敬畏。 也是忠心的归附。 从这一刻起, 北境的军心,已不再属于韩守义。 不属于任何旧党。 它只属于一人—— 萧宁。 火光映在他冷峻的脸上,明灭之间,仿佛有一道无形的气势,贯通天地。 血未干,雪未止。 可这夜的风,已然变了。 变得肃然,变得滚烫。 那是新天子的风。 赵烈站在众军之后,半跪的姿势还未起身,掌心却早已被汗湿透。 他盯着那立于火光中的人影。 萧宁。 那一袭素袍被火光映得泛出金边,衣角被夜风拂动,像要随风而去,却始终立得笔直。 他就那么静静站着,目光平淡,神情如霜。 周围一片呼喊、叩首、激动、震动,可他自己心底,却是一片空白。 “陛……下……” 那两个字在他心底轻轻滚动,像是烙铁,滚烫得发烫。 他死死盯着那道身影。 心跳越来越重,像要冲破胸膛。 那是他亲眼看着一刀斩敌的少年。 是他以兄弟相称、共饮烈酒的“宁小兄弟”。 是他同生共死、并肩迎敌的同袍。 可如今—— 那个人,竟是陛下? 赵烈只觉得脑中“嗡”的一声。 一时间,天地都似乎空了。 火光映在他脸上,他的神情僵硬,像被瞬间冻住。 那眼神,既震惊,又恍惚。 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 只觉得脚下的地在轻轻晃动。 那一刻,他像是陷入了梦里。 ——是梦吧。 ——怎么可能? 赵烈的喉咙微微动了动。 他努力想让自己冷静。 可脑中却不停浮现那一幕幕。 那夜,他们围坐篝火旁。 宁萧笑着,用那种极其肯定的口气说:“放心吧,北境的一切,陛下看得见。” 那时候他笑得真诚,毫无半分矜持。 那时候的他,就像个普普通通的少年。 会醉酒、会打趣、会在看守营门的士卒面前低声问候一句“兄弟辛苦”。 那样的人,怎么会是…… “皇帝?” 赵烈喃喃地吐出两个字。 嘴唇干得几乎裂开。 他自己都觉得可笑。 这两字从他嘴里说出,竟带着一丝不可置信的颤音。 “皇帝……” 他重复了一遍。 像是在咀嚼这两个字的重量。 可无论咀嚼多少次,都不真实。 他觉得自己的心脏被什么攥着。 他看着那少年抬手、下令、诛杀、平息军心,一举一动冷静得可怕,气势如山,威压如海。 而就在半个时辰前,他还曾在心中,对对方一刀斩了韩守义的行为感叹道:“好小子,有胆气!” 那一幕在脑中浮现,赵烈的脸忽然发烫。 他觉得胸口发紧,手指不由自主地收拢。 不只是震惊,更是一种说不出的羞惭与敬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