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诈不诈,由你们说了算?” “若援军至时,你们三人如何谢罪?” 话音如锤,直击人心。 军士们的目光,齐刷刷落在韩守义三人身上,带着怀疑与冷意。 韩守义嘴角抽搐,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梁敬宗与杜崇武心头一凉,不敢再轻易附和。 —— 赵烈趁势大喝: “弟兄们!你们信我一回!再给我三日!” “若三日后援军不至,我赵烈愿以身殉国,绝不连累你们!” “到时,你们要走,尽可自行离去!我绝不阻拦!” 话音一落,军帐中鸦雀无声。 随即,几名老兵红着眼,重重点头:“将军,我们信你!” “将军若在,咱们就守!” “再拼三日!” 原本浮动的军心,终于在这一刻,再度稳住。 赵烈眼眸赤红,望着这些军士,心口一阵酸涩。 他知道,自己说了谎。 可这谎言,是他此刻唯一能给他们的希望。 哪怕是假的,也要让他们撑下去。 —— 韩守义三人脸色铁青,心中暗恨。 可在此时此刻,他们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 因为赵烈已经用誓言和苦情,把军心牢牢抓在了手里。 —— 夜风呼啸,军帐内的火光摇曳。 赵烈立在案前,背影孤独而挺拔。 他知道,这不过是暂时的喘息。 三日后,若援军仍未至,他所立的誓言,就会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此刻,他别无选择。 哪怕是用生命去支撑,他也要让军心不散。 因为,一旦军心溃败,这城池就真的完了。 火光映照下,赵烈的脸色疲惫却坚定。 他心底默默喃喃: “援军……你们一定要来。” “若你们不来,便是我一个人,也要死死守住。” “毕竟,沈帅已经不能搬动了,想要就他的命,我就只能守在这里!但愿,兄弟们不会怪我吧!” 他的目光,像刀锋一般,射向营帐之外的黑暗。 那黑暗之中,似乎潜藏着无数敌影,也似乎埋伏着希望的火光。 他不知道结局。 但他知道,自己绝不能倒下。 军帐中,火光摇曳。 赵烈胸口急促起伏,目光逐一扫过那些军士。 他看见了他们眼中闪烁的光。那是渴望,也是迟疑。 谎言已经说出口,他便只能走到底。 “弟兄们!” 赵烈猛地抬高声音,压过了帐外的风声。 “援军到时,不只是救咱们一命那么简单!” 他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陛下已下旨,凡我北境之军,能坚守阳平,能守住最后的血脉者,皆有重赏!” 军帐中瞬间一片哗然。 所有人齐齐抬头,目光死死盯向赵烈。 ——重赏? 赵烈声音再度炸响: “陛下说过,燕门虽亡,可北境不灭!只要有你们在,只要阳平一日不失,大尧的血,就不会断!” “援军一到,阳平之军,必是首功!” “届时,兄弟们皆是开国之功臣,封侯拜将,何其不可!” “陛下知道你们的辛苦!陛下知道你们的血汗!绝不会让你们白死!” 他声音如雷,震得军士们心头一颤一颤。 —— 有人眼眶微红,喉咙里发出哽咽。 “咱们……真能受封赏?” 赵烈猛然一拳砸在案几上,怒喝:“我赵烈以性命担保!陛下亲口所言!你们的血,皇帝记得!你们的功,天下记得!” 军帐瞬间一静。 接着,原本死气沉沉的军心,竟被这番话彻底点燃。 —— 一名老兵忽然嘶吼:“好!拼了!老子守一日,等一日的功!” 另一人眼眶通红,大声道:“若真能受封赏,便是拼掉这条命,也值了!” 声音一声接一声,像火星点燃干草。 很快,整个军帐,成了热血的回响。 “援军会来!” “陛下会奖咱们!” “阳平不失,大尧不亡!” 军士们喊声震天,军心彻底稳住。 —— 赵烈眼眸赤红,死死握紧双拳。 他心里清楚,这一切不过是虚言。 可只要能让军士们信,只要能撑住三日,就是赢。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再度压过嘈杂: “弟兄们,听我号令!” “今日起,白日练兵,夜间守城!粮草不绝,血气不灭!” “援军将至,封赏在即!这三日,我们死也要死在城头,不死在心里!” 军帐轰然响应。 终于,有将军紧攥兵器,满脸泪痕,大吼:“遵将军令!” 无数军士跟着咆哮:“遵将军令!” 那声音,汇成了一股波澜壮阔的怒潮,直冲夜空。 赵烈看着眼前这一幕,心头百感交集。 他知道,自己骗了他们。 可若不骗,他们只会死在绝望里。 既然要死,那就死在希望之中。 哪怕那希望是假的。 —— 营帐外,寒风呼啸,带来城内百姓的哭喊与逃亡声。 而此刻,军心却终于彻底稳固,甚至燃起了久违的血性。 赵烈抬眼望向黑暗的天幕,心中默默低语: “陛下……臣骗他们,说您一定会来。” “可臣真心希望,这不是谎言。” —— 这一夜,阳平城中,军士们的眼神第一次亮了起来。 他们不再只是等死的败兵,而是坚守的战士。 因为他们相信——援军会来。 因为他们相信——皇帝记得他们的血与功。 哪怕只是一句誓言。 哪怕只是赵烈拼命撑起的幻梦。 军心,却在这一夜,彻底凝固成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