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人,极狠。狠到连狼犬都怕。” “当初大疆皇族内部的争储之战,那几位皇子个个手段不俗,四皇子最受拥护,七皇子最擅谋局,五皇子文采风流……结果呢?” “最终胜出的,是谁?” “是这位三皇子,一个表面最不起眼,却在夺嫡之前,连太子之名都没有沾过半分的人。” “夺嫡过程中,他阴招连环,明刀暗箭齐出。” “暗杀四皇子的左右心腹,挑拨七皇子与五皇子结仇,串通宦官、贿赂贵族,甚至传出他毒杀亲母……当然,这事未证实。” 冯忠倒吸一口凉气,喃喃道:“这……这不是比宫变还狠?” “登基之后,他先是将所有支持过四皇子的朝臣流放、充军,紧接着,在册封四皇子为贵安侯后……又出手了。” “亲手下旨,将四皇子一家满门三百余口,尽数斩于皇城西门之外。” 冯忠猛地抬头:“贵安侯?那不是……是他亲弟弟?” “同胞之兄弟。”中山王点头,“而且在夺嫡期间,这位四皇子一度占据绝对优势。” “是他念在兄弟之情,留了三皇子一命,还曾对着皇太后的灵前发誓,不再相争。” “结果呢?你猜三皇子怎么回报的?” 冯忠声音都有些哑了:“……将他满门血洗。” “对。” 萧业负手而立,声音低沉。 “他从自己亲兄弟那里,学到了一个教训。” “——不该心软。” “所以,当他掌权之后,第一个决定,就是灭口。” “人都说新帝宽仁……他,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从他继位的第一天起,就以铁血肃清朝野,以铁腕管控兵权。” “许多曾经以为可以掌控他的元老重臣,最后一个个死得连灰都找不到。” 冯忠听得心惊肉跳,一时之间竟不知该说什么。 “你问我,是否等机会。” 萧业淡淡一笑,回头看了他一眼,语气中多了几分轻缓的讽刺。 “你以为,这天下的机会,只在朝内?” “如今的大尧,表面看似太平,其实早已伤筋动骨。” “你看看这几个月:五王并起,内乱频生,百姓颠沛,军粮告急,外敌窥伺——” “若你是大疆国的皇帝,会不会出手?” 冯忠脸色骤变,一下明白过来:“王爷是说……大疆国要出兵?” “那小皇帝,心狠手辣,登基不久,正缺国威与功绩。” “现在大尧正乱,他若不动手,才是怪事。” 中山王淡淡道:“朝廷这边,只要一有异动,一定会让人调我手中的兵马。” “可只要……战火烧到了北境,陛下调兵前,我仍是朝廷之王。” “而你,要做的,就是继续盯紧前线。” “还有,”萧业声音一沉,“放出一些消息,让人传言——我中山王,虽未动,但随时准备勤王!” “让人觉得,我是最后一道防线,是皇室的忠臣。” “也让那位新皇,觉得我,可能是……最稳妥的‘接应者’。” 冯忠此刻已是满面惊骇,恭敬弯腰到底。 “王爷神机妙算,属下……佩服至极。” “这江山,终究还得落在……能沉得住气的人手中啊。” 萧业站在地图前,烛光下他面庞的轮廓被拉长,笼罩在暗影之中。 他看着那代表大疆国的深蓝色疆域,仿佛望穿层层云雾,直接看到了那位心狠手辣的新帝。 “你出兵,我便借势。” “你若能破境,那我——就能借刀。” “这场棋局啊,才刚刚开始。” 风拂过殿窗,卷起一角书页。 中山王嘴角微翘,低声喃喃: “好戏,还在后面。” …… 晴空朗日,云卷如缎。 清晨的洛陵城,被一缕缕柔和的金光唤醒。 城门外,皇道两侧百官列阵,文武齐聚,旌旗飘扬,铠甲泛光。 正值春末,天朗气清,可这晴日之下,众人却无一人露出真正的喜色。 大尧京师,今日理应是凯旋之日。 卫清挽得胜而归,平定晋王之乱,保住上南要塞,拯救十万百姓与军士。 以往遇此大功,朝廷早该钟鸣鼓响,百姓倾城相迎。 可这一次…… 气氛凝重如山,城头风旗不语。 因为,陛下方才战死不久,此时依旧是缟素之时。 要想数月前的比剑之约,陛下为了一州之地,死于秦玉京剑下! 当时大尧震动,朝野哗然。 北境士卒立碑千里,百姓痛哭涕零,朝中上下更是几度欲举丧仪、拟建陵墓。 只是兵乱连番,王命未至,皆被暂缓。 此刻虽得上南捷报,百官心头却无一丝喜意。 “若是陛下在,今日之功,当是他的。”郭仪抚须低叹,身着绛红朝袍,脸色灰沉。 “清挽将军功高盖世,可终究……失了君王啊。”许居正在一旁轻声应和,神情颇为疲惫。 霍纲目光远望天际,脸上虽无言,却拳头紧握。 朝臣虽列阵欢迎,却皆神情肃穆,宛如送行非迎驾。 午时将至,艳阳高照。 一声长鸣,传来远处军号,震彻长空。 “回来了!”有人低声道。 “是卫清挽的队伍!”众人抬首望去。 远方旌旗如林,数万兵马踏云而至,铁甲映日,马蹄震地,气势如山如海,直压京城之门! “琼州卫、临州军,还有……晋州降军?” “大军归朝,这阵势……比陛下亲征时都还要威风!” 百官不由纷纷赞叹,亦是由衷佩服。 很快,前军已至。 领军的是冰蝶与庄奎,皆换上甲袍,骑马当先,身后是整齐如一的列阵兵马。 卫清挽并未在最前,而是居于中军之位,骑乘银鬃战马,白衣胜雪,英姿飒爽,长发披风,犹如战神归朝。 她周身光辉熠熠,令无数百姓驻足仰望。 “那就是……卫清挽么?” “传说她一人守住上南,剑斩敌将,火海中救数万人?” “她比传说中还要美,像是从战场里走出来的仙人……” 人群中低语不断,渐渐爆发出欢呼与掌声。 可就在众人目光都集中在卫清挽身上之时,却忽有一人低声开口: “中军那边……那匹赤马上的人……是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