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是这么说,手却把玉简捏得紧紧的。 幽离神君笑了笑,“无妨,给你的不过是一拓本而已。而且,你在我不方便动身的情况下,送回祸蛊,给你些许报酬也是应该的。” 说着说着,他语气微顿,忽又取出一物。 “此物,也赠予你吧!” 罗尘定睛一看,赫然是那一对阴阳鱼。 同生共死蛊! “这……” 此时,罗尘真的迟疑了。 他语带婉拒之意,“此蛊乃是贵宗三大传承神蛊之一,小子不能收。” “没什么不能收的,它终究未入五阶,只有四阶而已。”幽离神君很是淡然,对于同生共死蛊厌恶远远大于喜欢。“五阶的同生共死蛊对于我辈修行者而言,属于捷径,即可壮大战力,又能辅助修行。但捷径必然有其代价,我那师兄阴阳子大好年华,寿不过千余载,却早早陨落,便是受此所累。留下这四阶同生共死蛊,门内后辈必然会有心动者。且不提未来能否成功,光是从四阶培育到五阶这个过程,就不知道要闹出多少腥风血雨来。” 罗尘依旧犹豫。 幽离神君笑了笑,“你不用担心,此蛊现在只有四阶,根本无法契约化神存在。而且我有秘术,可助你在契约对象身亡之时,保得一命。想必有此蛊在,关键时刻或有奇效。” 听闻此话,罗尘不由眼睛一亮。 能够免去同生共死蛊负面作用的秘术? 他看得出来,幽离神君谈兴很浓,是以主动问道。 “真有这种秘术,那为何当年阴阳子前辈不用?” “因为那时候并没有啊!”幽离神君莞尔一笑。 罗尘一怔,好吧,很显然这门秘术是在这两千年来才研究出来的。 “阴阳子师兄在设置阴阳界之前,就先研究过此类秘术,但时间太过仓促,他只能放弃,转而寻求假死托生之法。可惜,假死变真死,托生而出的也不过是一道恶念而已。唯一的所得,反而是留下了一头幽冥地龙幼崽,历经岁月变迁,将将踏入五阶。” “我这秘术,便是从他早先研究基础上脱胎而来。” “但你也别以此为倚仗,它的效力范围终究只在四阶元婴之内。一旦双方境界脱离这个层次,效力就大大降低。” “当然,也不用担心元婴之后的情况。一旦契约对象和你都突破了元婴期,这四阶同生共死蛊本身也不会起到多大作用,顶多有些许反噬而已。” 一番解释下来,罗尘终于接受了这份赠礼。 实际上,他也不可能强行拒绝。 化神大能所赐,谁又能强行拒绝? 将同生共死蛊连同那份秘术一起用禁制封印起来后,罗尘这才好奇的问起了那头初步踏入五阶的幽冥地龙。 幽离神君的回答是——任它去吧! 对于这个答案,罗尘颇为不解。 虽然那头幽冥地龙只是初入五阶,也很符合自己对它最基础的实力判断,可再怎样都是一头五阶荒兽啊! 若好好奴役培育一番,足以成为生死门的护宗灵兽。 怎就任它去了? 对此,幽离神君简单解释了一下。 “老夫一旦离去,门内再无人可以驯服此兽,留下反而会殃及宗门。” “离去?”罗尘愣住了。 幽离神君笑了笑,“是啊,老夫境界早有所成,之所以恋栈不去,是因为被福蛊引来的元气海洋压制。如今福祸相依,这片元气海洋自然不能再压制老夫,当下,唯有离去一途。” 罗尘下意识抬头看向上方,“是回玄界吗?” 但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 要回玄界,需得星门相助。 现在这里可是南疆生死门,何来道宗的星门? 是以,离去只有两个解释。 一者坐化,一者飞升。 根据对方存活时间来看,寿元只怕早已经超过了化神大能的两千寿元极限。 罗尘小心翼翼的问道:“敢问前辈境界如何?” 幽离神君反问:“你可知世人为何称我为神君?” 罗尘脱口而出,“莫非前辈已至炼虚真君之境?” “那却没有,此界除开一些本土顶级大荒之外,任何生灵都突破不了真君境。但是!”幽离神君话锋一转,身上的法力犹如浪潮一般缓缓荡漾了开来,“若我飞升成功,真君之境不过手到擒来!” 在庞大的法力浪潮之下,罗尘不受控制的向后退去。 他目露惊奇之色,盯着身处云海绝巅的青衫老者。 一尊庞大的元神,自其头顶浮现而出。 周遭尚未离去的元气海洋,化作万千霞光,滚滚涌动,注入元神之中。 不仅如此,在罗尘赤目金瞳注视下,更有着海量的灵机朝幽离神君元神汇聚。 不过片刻之间,那原本略显虚幻的元神,就变得凝实无比。 甚至其体型状态都在发生着莫名的变化,有着朦胧法则真意萦绕在外,形成了虚幻的巨人之相。 眨眼之间,便有百丈之巨,犹如一尊巨人俯瞰天地。 璀璨的霞光,破开了云海迷雾,犹如天光直射下方。 这番变化,尤胜当年丹圣褚颜飞升之时。 联想到对方境界以及先前说辞,罗尘心中隐隐有了个念头。 “法相!” 炼气一道,乃是法力与神魂的共同蜕变。 尤其是后者,贯穿修士所有境界! 灵魂、灵识、神识、元婴,然后便是晋升化神之时的元神蜕变。 那化神之后呢? 世人传言,欲要突破到炼虚期,就得凝聚法相,代替肉身,以此遨游元气海洋,从此再也不惧天地同化之危。 至于法相如何凝聚,罗尘不得而知。 但就目前来看,幽离神君的的确确已经做到了这一步。 “难怪他说只要飞升成功,就可踏入炼虚期,他连初步的法相都已经开始凝结了。” 而在云海绝巅之下。 正处于修罗炼狱一般的生死门战场中。 无数修士都察觉到了天地异变。 天光破雾,霞映大千。 一尊虚幻巨人之象,屹立云海之上,俯瞰山海。 所有人都愣住了,不知这一幕是何意思。 还是天元道宗的修士反应最快! 因为数十年前,他们就曾见过这一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