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党争-《盛唐遗梦》
第(1/3)页
武则天此时依然一脸肃然的坦然座在帝位右侧,目视着正与宰相刘仁轨怒目相争的中书令郝处俊。
郝处俊两任太子宾客,先忠于暴毙的太子李弘,后升任中书令兼太子宾客,死忠于皇室。在太子李弘死时,高宗以风疹为由有意禅位给武后,就是他与另一位宰相李义琰进言阻止造成武后不得不自请辞,然后才会册封武后的儿子李贤为太子。而且郝处俊多谋,多次奏请高宗外游,高宗一出游,武后作为皇后就得跟着,这也是太子李贤能够多次监国架空武后重要根源。
“臣请问天后,太子何罪?”
郝处俊此时满脸愤怒的向武后责问道。
刘仁轨作为后党首领此时见郝处俊直指武后,赶紧站出来喝道:“大胆!太子德行有失,我大唐以孝治天下,天后责罚太子读书,何需你来多事!”
郝处俊本来就是死忠太子,得罪武后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此时傲然站立,怒目盯着刘仁轨:“我乃中书令,大唐辅宰!太子若有过错,我怎么就问不得?”
“天家之事,岂是你等可询问的!”
刘仁轨与他相斗多年也不怕他,两位堂堂宰相就这么在这朝会上相互攻击着,一个要问,一个不让问。而其他另几位宰相却装着糊涂不发一言,武则天也是一言不发的看着这场闹剧。
唐朝的宰相地位超然,特别是李世民后期对几任宰相过分容让,几个宰相在皇帝面前相互争执扯皮那是常事,其他官员因为地位悬殊,谁都不好帮腔,都自觉分做两派分别立于两位宰相身后。
武则天一直未动作,她在等,她在等武三思的消息,别看百官在两位宰相的带领下各自为派,但这在她眼里根本就不算什么,她掌握朝政十余年,对于这种阵势根本就没什么感觉,郝处俊不过一个沽名钓誉的清流,有名的无才宰相,除了会打嘴仗别无是处。而太子李贤虽然接收了原太子的所有权柄和人员,可却没有李弘那般从小监国树立起来威信,与*的几位大佬根本就没有交心,比如前太子的死忠几位宰相纷纷病故。李贤重用的太子左庶子张大安、洗马刘讷言、学士许叔牙等大都又是官职太小,此时只得跟在郝处俊后面,也算是表明立场。
“娘娘,武将军处来了消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