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震惊天下的旨意-《大唐第一主播》
            
            
            
                
    第(1/3)页
    “某这两日心悸神滞,实是烦恼的紧!你这后学既然领着贡生们闹科举舞弊,那总该有些防止弊情的法子,这两日你就不要回去了,就在贡院住下,尽快思谋思谋介时某再章奏给陛下圣断”
    只这开口的一番话便将他的章程暴露无遗。
    说来说去他就是想做个跑腿的主意都由李行周拿,然后他再将李行周的主意写成花团锦簇的章奏呈上去。
    至于李行周的这些主意能不能用,那自然是由陛下圣裁。
    主意不是他出的,决定不是他做的,自然他也就没责任了!
    果然不愧是闻名天下的大诗人,憋了一天憋的着急上火弄出来的这个主意果然好用。
    模棱两可信手就化成了滑不留手,同样的不做决定不担责任这样的人若还不能在官场中一帆风顺,那还真是没天理了。
    闻言,刚自寻了一个座位坐下的李行周又是一笑他却不知道苏大诗人心中实也是担着心思的,就怕着武则天不容他施展这招滑不留手。
    哎!好歹先试试再说吧!
    担着这样的心思,烦恼不已的苏味道又叹了一口气后板着脸道:“尔意如何?”
    “好!”
    就此,李行周便住在了贡院,每日饮食自有小吏送来,他只是静心的想着这次重开的科考应当采用的章程。
    后世亲身经历的考试多了,又有两宋明清的一些个考试章程做参考,这番静下心来思虑了两天后,李行周便先期报去了几条在心中反复推敲过的章程。
    宋之问刚听了一条,眼睛便陡然一亮,随着李行周将这几条一一分说完毕。
    他那萎靡了两天的精神顿时振作了不少。
    “甚好甚好,尔再详思之。但有所得,即刻报我。”见李行周说完,苏味道居然起身将李行周送出了房门。
    尔后回转过来拈起羊毫,文不加点的将李行周所说写成了一篇文采风流的章奏。
    写完细细的检校了一遍后,凤阁舍人苏味道便毫不耽搁的乘上马车直奔皇城,而后入宫城顺利面圣。
    模棱两可、滑不留手的另一大好处就是绝不贪功。
    但凡遇事有一点贪功之心,自然也就做不到模棱两可了。
    苏味道面呈奏章的时候就清清楚楚的言明了这都是李行周的主意。
    说完,苏味道一边静候着圣后览阅奏章,一边担心着若是陛下问我有什么章程该如何应对?
    但让他喜出望外的是,圣后看完章奏后虽然只说了一个“可“字,却也不曾问到他的章程,似乎是默许了他在此事上的滑不留手。
    走出宫城时,苏味道这两天的心火为之一清,那一声连着一声的叹气也终于结束。
    自此,苏味道更是理直气壮的不再过问章程之事,安心的当起了二传手。
    在贡院中他每日忙碌的内容不过是把由李行周提出,经圣后御准过的章程具体执行下去而已。
    转眼间,距离上次的贡生暴动已满十天。
    在整个洛阳士林焦急等待及洛阳百姓的好奇中,宫城里终于如期传出了天子诏。
    前礼部主司郎中陈平安、学士东方虬及贡院二十九员流内品秩官弊情属实,俱已供认不讳,现已押于有司,以待最终之定刑。
    前次科考罢废,二十日后贡院重开科考。
    天下各道州乡宾贡生因科考迁延所需的柴米之费俱着京兆衙门按册录发放。
    重开之科考特谴凤阁舍人苏味道主持其事,清河士子李行周帮办击务。
    此诏一出,天下震惊!
    重开科考的诏令一出,天下震惊
    科考肇始于隋,到武则天时期也只是刚刚成为定制不久,因是时间短,还从未出现过贡生们因为置疑考试结果而闹事的。
    十天前李行周一手引领出的青衿洪流可谓是开天辟地的第一遭。
    第一次总是让人印象深刻,更别说这次的第一遭还闹出了洛阳震动,天下震动的效果。
    虽然那天的贡生暴动当天午时就被秋仁杰在宫城门口平息下来,但此事激起的风浪却远不会就这么简单的平息。
    看似平静的水面下隐藏着无数窥探的目光与躁动的心。
    作为圣后登基以来的最大规模“群体**件。”参与者又全都的贡生,而且这些贡生还都是天下各道州经过精心选拔的攸佼者,可谓俱都是地方的风流名人。
    而今却是这些人联合起来在洛阳上演了这么一出让人目瞪口呆的大戏。
    所以不仅是那些个要科考的贡生们,这些天来,整个皇城、整个士林,整个洛阳乃至已经得到消息的地方各道州都在紧盯着宫城,紧盯着这件事情的后续与结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