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施粥-《明月有光人有情》
第(2/3)页
继明家和喻家之后,县城的其他大户人家也陆续支起了粥棚。
作为一县父母的顾大人把衙门里的所有差役、自家的所有男仆全都派了出去,一方面是维持县城治安,另一方面也是害怕有些大户人家用发霉变质的粮食救济灾民。
虽然这种既想省钱又想求名的乡绅富户属于异类中的异类、奇葩中的奇葩,但不可否认的是,哪朝哪代这种人都难免会出那么一个两个甚至更多。
顾大人不想去赌“人性”这种不太好说的东西,他宁可自己多辛苦一些、费心一些,也不想等到出了人命再去收拾烂摊子。
好在,眼下流民的数量还没有多到让人惶恐不安的地步,各家各户就算施粥,每天损耗的粮食数目也还远不到让主家心疼肉疼肝疼的地步。
在县城开始救济流民之后的两个月里,福兴县那些有水可用的田地又被先后浇灌了两到三次,如此一来,人们总算担惊受怕的熬到了秋收时节。
虽然因为干旱,各家各户的田地都难免减产,但比起那些最多也就只有往年一半收成,甚至干脆就是颗粒无收的村子,像五里屯、陶家村这种田地只减产了约么两三成的村子,村民们简直都想念上一声阿弥陀佛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庆幸了。
尤其是在看到村子外头那成群结队、一脸凄苦的流民之后,村民们更是深深庆幸起了自己能跟明家、陶家、王家、郑家这样的积善之家同住一个村子。
人们开始一边倒的说明家以及明家那些亲戚的好话,而被他们不停念叨的明家、陶家等人家却是人人都忙的不可开交。
除了应对心怀感激、频繁上门的乡亲们,他们还要忙着组织人手,看着自家地里的庄稼不被流民祸害。
再有就是,他们每家基本都有正在读书的小辈,需要赶在秋收开始之前,前往府城参加考试。
虽说明城在半个月前就已经捎了口信儿给各家,说是明家会帮着这些孩子准备交通工具(骡车)和下榻之处(明家两个月前就已经在府城买了一座二进小院儿)。
明月也说了会让自己最近雇佣的十名镖师,护着包括五郎在内的所有需要前往府城赶考的她的堂表兄弟。
但就算如此,他们各家却也免不了要为自家的孩子准备衣衫、盘缠、笔墨纸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