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如来走了。” 长安城内,繁花似锦,法华寺中,窗外烟雨朦胧, 法明坐在长亭之内,倒着一杯香茗,却放了两个杯子。 一个白衣和尚从雨中走来,面带微笑的坐在了法明的对面, “师兄。” “师兄。” “世间或许只有师兄一人能够坦然对之。” “黑暗光明,有何谓。” “哈哈哈,师兄之心性,超越了金蝉,不知凡几,金蝉佩服。” “想不到是你来接我。” “总要有人来接师兄,我再来想去,那个人最好是我。” “黑暗如何?” “毁灭狂暴,却有隐隐富含的造化。” “我明白了。” 法明点了点头,为金蝉子再斟上一杯茶, 香茗入喉,一阵柔软。 “师兄,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请讲。”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自性的般若。 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有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才在门口遇见了禅师。 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法明微微一笑,香茗入喉,顺着金蝉子的话说道,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走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的说: “可怜的人啊,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了定境, 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定中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的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 “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师兄,你本可以不去!” 金蝉子凝视着法明的眼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