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李隆基听课-《改造唐朝》


    第(2/3)页

    揭红布这种事情,向来就是一种荣耀的象征。假如昨天让李祎来做,他或许会推脱。但是今天听李隆基安排自己也过去,苍老的脸庞也不由得红润起来。老将军搓着手,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这军校老夫还未有寸功,不合适吧。”

    说归说,老将军还是走了过去。和刘昊一左一右的站在刘昊旁边,然后和军校的众军官一起,揭掉了这块红布。“大唐皇家军事学院”八个鎏金大字显得格外惹人注目。特别是下面的几个小字“李隆基题”和一个大大的印章。刻上这些,并不是显示军校的后台有多硬气,而是让人知道,军校是李隆基钦点的,没事别找不自在。

    人群中的李瑁本来不屑一顾,还想着等过一段时间他也来军校,然后上下运作,这个培养将军的摇篮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日后就算登不上大宝,。凭借这群人,李瑁也有信心来个武装夺取政权。

    没有相机铭记这一历史时刻,刘昊费心尽力组建的军校,这会儿得到了认可。起码到现在,那群一心二心想要挑毛病的满朝文武还没找到他们认为的毛病在哪,众人随着李隆基迈步进入军校大门,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特别是两边的四个哨兵同时敬礼,差点吓到他们。

    走过长长的通道,前面是个小广场。

    广场中央,树立着一尊雕塑。一个将军打扮的人骑在马上,马匹高高跃起,马匹上面的将军一手挥舞着战刀,一手指着前方,下面雕刻着的是大唐军人打扮的将士紧紧拥簇在将军身边。整个雕塑看上去,一股肃杀之风扑面而来,在这炎炎夏日,众人居然感到了一阵发寒。

    李隆基围着这雕塑转了两圈,嘴里喃喃说道:“先祖们的浴血奋战,才开创了我大唐万国来朝的盛世,朕希望你们都记着,这些逝去的英魂!”

    在李隆基的带领下,满朝文武都对着雕塑进行了三鞠躬。这时候,他们是发自内心的佩服了刘昊。就凭这份用心,朝中怕是无人能及。

    众人来到主楼上,这栋四层的教学楼是军校的最高建筑,众人不辞辛苦的爬到楼的最高处,眺望着远方的景色。

    李隆基和李祎来到一间教室,里面的黑板已经做好,粉笔也在讲台上摆放得整整齐齐。

    李隆基看着刘昊说道:“既然是课堂,今日你也来给朕讲一下这座军校,让朕看看还有什么特别之处。”

    现在李隆基需要静静心。作为一个帝王,可以热血,也可以冷漠,但是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保持一个冷静的心态。现在的李隆基显然是做不到了,所以他需要坐在教室中平静一下心情。

    一听这话,跟着李隆基身边的几位重臣全都乖乖的坐在了教室中,李隆基坐在了第一排,其他人都按照品阶依次向后。

    刘昊看着众人笑着说道:“军校是我的副手吕岳和高适带人建造的,我只是出了一点主意而已。现在还是让他二人说一下吧。”

    说完刘昊就顺着过道向后走去,被李隆基一把抓住:“陪朕坐在第一排。”

    李隆基的话让整个教室中的人都震惊了,虽然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但是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需要时间消化的。刘昊和陛下什么时候这么近了?他居然能坐到第一排。现在李祎老将军还在第二排呢,李瑁皇子那么受宠,也只是在第三排而已。至于御史中丞李林甫,第五排能看到他的身影。

    站在门口的李松打量了一下屋子中的人,官位最小的就是河南尹李杰了,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最后一排,这么多大佬凑在一起,刘昊居然将这么好的机会拱手送给了他的两个副手。李松心中叹了口气,假如每个军中都有个刘昊这样的带头人,大唐何愁不兴。只是可惜,换做旁人的话,任谁也不会放弃这个机会。李松甚至在心中还类比了一下刘昊,假如换做是自己有这么一个机会的话,自己会让出去么?答案是否定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