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清缴欠银13-《在红楼富贵荣华》


    第(1/3)页

    过了一个休沐,金尚书觉得全身大为轻松,平时伏案办公时肩颈的酸痛也在休息一天后大有好转,案牍劳形之苦略消。

    新来的小吏泡茶手艺不错,瞧瞧这江南来的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

    经过沸水冲泡,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茶香袭人,回甘生津,还带着股若有若无的花果香。

    “不愧为贡品!”抿了一口,金尚书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这茶是延平帝得知有上百万两欠银入库,特意赏下来的。

    还夸差办的好,要再接再厉。

    嗐,这不就是让盯紧忠顺王爷吗?他懂!

    小吏又递过来一碟荷叶鸡,殷勤道:“大人,空腹喝茶不健康,不如尝尝卑职老母亲一早起来做的荷叶糯米鸡!”

    金尚书惦记着欠银的事儿,起了一个大早,早膳吃了八分饱,并不饿。

    然而,在看到小吏有些忐忑不安的表情时,莫名想起刚来户部入职时的自己。

    作为寒门学子,金尚书没有门路靠山,又没钱打点,还不会来事儿四处结交,一直埋头苦干,熬到四旬才为永泰帝发掘,调入户部当正六品主事。

    这官儿也就比八九品的笔帖式强些。

    往上,有从五品户部员外郎,正五品户部郎中,正二品户部侍郎,从一品户部尚书!

    虽说调入了户部,但这部门是除吏部外最热门的实权部门,里面关系错综复杂,人人有靠山,谁的大腿都比他腰粗。

    这让习惯谨慎小心的金尚书越加谨慎小心,唯恐一个不慎,被当了替罪羊。

    经过几回反腐倡廉,大老虎打了好几波,一直苟着的他总算熬出了头,一路升迁,在注重实干的延平帝手下成了尚书。

    二人都是实务派,风格相似,算的上君臣相得。

    可以说,金尚书在新朝迎来了高光时刻。

    但不管今日如何风光,他仍然记得第一回走进户部,面对满身傲气的同僚们时,心底涌出的忐忑与惶恐。

    于是,金尚书微笑接过筷子:“甚好,早上出门太急,的确有些饿了。”

    小吏大为激动,脸微微发红,弯腰致意:“大人,您且慢用,我去做事。等用完,您随意喊一声,卑职就来收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