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农贸公司的多元化发展-《重活不是重生》


    第(3/3)页

    老祁提供的资料讲述:1983年,当第一支剑兰在斗南被种下的时候,谁也无法想象,三十多年后,小小的斗南镇会成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卉”也成为全国第一个花卉类中国驰名商标。

    2017年,斗南花卉交易市场鲜切花交易额达53.55亿元,65亿枝从这里出发,销往全国各地。斗南花卉占据了国内70%的市场份额,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这里成为了中国花卉的“市场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

    中国花卉看彩云,彩云花卉在斗南。作为“云花”的主打品牌,斗南花卉未来将打造集综合交易、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科技研发、大数据中心为一体的亚洲花卉产业基地及花卉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同步推进以花卉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建设斗南花卉特色小镇。

    是鲜花让世界认识了斗南,再次认识了春城。在老祁生活那个年代,20多年的持续发展,斗南的花卉交易连续在交易量、交易额、交易人次上均位居全国首位。与花卉相关的种苗、盆栽、资材、包装等商家纷至沓来,齐集斗南,从事花卉相关工作。

    ……

    回忆着老祁给他提供的未来资料,祁景焘非常欣慰。无论是开发茉莉花茶,还是切入鲜切花种苗培育,石磊的多元化发展思路都非常明确,就是利用自己的优势整合彩云之南各地的优势农特资源,充当天使投资人和助推器,大力推动各地自有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现在的滇中农贸公司要资源有资源,要资金有资金,没必要充当资本大鳄去和各地产业开拓者抢饭吃,而是通过合作,助推的模式帮助他们进行产业升级,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有石磊主持的滇中农贸公司作为前台,用不着他花费心思,他那个戒指世界的农特物产有发展空间了。

    花卉产量、市场需求量没大问题,但是,对花卉品质的提高、新品研发的投入力度,却是斗南最大的发展软肋。石磊说得没错,彩云之南的鲜切花有量无价,花农赚到的都是辛苦钱.

    该发力了,想到这里,祁景焘不动声色地吩咐道:“石头,你还要加大各种种子、种苗收集力度。”

    石磊的神色严肃起来,盯着祁景焘问道:“什么都要?”

    “都要!民以食为天,特别是粮食,瓜果蔬菜,药材和鲜花的种苗。另外,不要一味依靠我,要注重自力更生。总设计师说过,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现在不缺钱,加大和相关大专院校的产研合作力度,每一个产业,都要成立我们自己的研究所,争取开发出我们自己的特色产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