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回头她就开个月事密馆-《确诊后,带崽回古代认绝嗣摄政王》


    第(2/3)页

    程书宜今天带裴琰礼逛商场买东西,就买了几个台灯。

    “这个是电池款的,这样用。”

    程书宜特地买了电池款的台灯,还买了一大堆电池。

    她给台灯装上电池,“周姐姐你看,摸一下这里灯就亮了。”

    说到昌哥儿的事,沈周氏总算恢复正常,好奇地研究这个灯。

    “这里有个小屏幕,是看时辰用的。”

    程书宜刚说呢,巷子里就传来报更的声音。

    这个点,书院也散学了。

    她索性帮昌哥儿的这台灯调到酉时,幸好她买的这款灯可以设置十二时辰模式。

    沈周氏见程书宜又是送灯又是帮忙的,心中突然一阵过意不去。

    掏出手绢就开始掉眼泪。

    “妹妹,姐姐方才不知怎么的,竟对妹妹生气了,姐姐对不起你。”

    程书宜见沈周氏哭了,赶忙上前给她顺背安慰。

    “姐姐无需自责,我都理解。”

    来月事的人都很敏感,情绪也不稳定。

    难免嘛。

    而且沈周氏似乎还有点别的问题。

    程书宜不经意看见她垂在腿上的手,抓紧了衣裙,很难受的样子。

    沈周氏最终没有收下那袋卫生巾,只收下了台灯。

    离开沈家时,程书宜又看了一眼那晒在院子最角落,灰暗潮湿不见天光的棉布。

    她一直都知道大盛朝的女人来月事,用的是自己缝制的长条宽布。

    有钱人家的女子,布条里面可以塞棉花,用完一次就扔。

    普通人家的女子,就像沈周氏这样的,塞棉花已经算奢侈,用完洗洗晒晒还能用。

    而那些贫苦人家的女子,不仅布条是旧衣服做的,里面填的也是旧布条。

    更有甚者,还拿刚烧过的草木灰来做填充。

    用完洗掉,晒干了布再填一次草木灰。

    如此反反复复。

    程书宜陪两个孩子做功课,脑子里都是沈周氏那事儿。

    即便是现代,都依然有很多女孩儿不敢光明正大买卫生用品,也不怪沈周氏那么抵触。

    可是凭什么啊!

    沈周氏傍晚时已经明显不对劲儿,照她的性格,找大夫看病是不可能的。

    她恐怕只会独自忍受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