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盛京城要入伏了。 一大清早的日头已格外的烈。 程书宜今日要受邀去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坐落于扶摇巷,与皇宫为邻,在护城河上游。 程书宜身着一袭荼白长裙,搭配一件淡藕色开衫,简单打扮了一下便撑伞出门。 昨晚和沈周氏、林余氏二人一起吃饭时。 她随口问了二人关于应天书院的事儿。 应天书院——院如其名,应天而办。 且这个天,是天子的天。 其院中学子,除了士籍就是官籍,出身皆是官家子。 是大盛朝的第一书院。 每科举年,应天书院都是包揽近九成功名的存在。 寒门学子想出头? 难! 程书宜对应天书院的印象是小官场,不适合她的两个崽崽,但也不坏。 这里毕竟是京城,天子脚下。 满街官二代的地方。 以他们的出身,读最好的书院、接受最好的教育也无可厚非。 程书宜转了几条巷子,终于到了。 应天书院果然名不虚传。 左邻宫墙、右靠护城河,巍然矗立当中。 门前道路两旁停满马车,一辆比一辆大,一辆比一辆奢华。 马车旁,小厮丫鬟们百无聊赖的候着。 茶水、点心随时准备。 程书宜在一群丫鬟小厮们的注视下,信步朝书院走去。 在门口递了请帖,便有一个书生模样的人领她进去。 但没让她进屋。 而是让她站在一个名为日新斋的斋舍门口等候。 斋舍门旁还有块牌子,是人物介绍。 日新斋的主人名叫齐思晏,是应天书院司业之一。 程书宜到古代之后,为了两个孩子上学一事,对大盛朝的书院做过了解。 司业相当于现代的副校长,在朝中是个从四品的虚职。 有职无权。 程书宜对此不感兴趣,她站在太阳下等了一会儿。 油纸伞是可透光的,站久了也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