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咱这辈子,最大的幸运,不是脑袋别裤腰带上,打着打着,就从一个拿着一只碗,到处化缘的和尚,打成一个皇帝,打下这偌大江山。” “咱最大的幸运,是娶到你啊。” “秀英呐,咱喜欢你,那种没了你,就活不下去的喜欢……” 朱元璋说着,挡着余晖的手,无力落下…… 唇角噙着笑容,仅能动的眼睛,艰难看向笑容定格在脸上,没有动静的马秀英。 渐渐失去灵动的眼睛,在缓缓无力闭上的同时。 含着化不开的情愫,以及笑意…… 最终闭上。 不远处。 朱棣等人,一直注意着这边。 当看到,朱元璋的手,明显是不受支配的落下时。 所有人,瞬间红了眼眶。 “父皇!” 一群人急匆匆跑来,朱标悲恸大喊一声,在朱元璋、马秀英面前跪下。 众人跟着跪下。 …… 洪武三十六年。 腊月。 十八。 朱元璋、马秀英还是没有撑过这一年。 两个老人,都是面含慈祥笑容,没有任何遗憾,安详的走了。 咚咚咚…… 当皇城内,九声钟鸣响起时。 整个金陵城,听到钟声的人,都知道,大明第一代帝后走了! 消息很快传开。 举国同悲! 当夜。 路灯照亮,且取消宵禁好些年的金陵城。 一条条弄坊内。 身穿麻布素缟的百姓,携老扶幼,主动走出来,进入洪武大道。 沿着洪武大道,开始向洪武门外皇城广场集结。 在洪武门外,叩首祭拜离开的百姓后面,是更多涌来的百姓。 以至于,来的百姓太多,朝廷不得不紧急调配兵马入城,协助维持秩序。 皇城城头上。 也已经一片素缟。 朱棣穿着素缟麻衣。 站在已经接管京畿兵权的汤和身边,看着下面,叩拜的百姓,听着耳边隐约传来的哭泣声,虽然悲伤,却也高兴,“二叔,我父皇这辈子,是成功的对吧?” “虽然对百官苛刻了点,但,看看这些百姓,虽然城池内的百姓,并没有从这场父皇推动的大变革中受惠太多……” “但,看看这些百姓的自发行动,也能证明,父皇是成功的对吧,史书以及后人,至少要给父皇一个明君定论吧?” 后世如何评价这段历史。 他真的无法预判。 毕竟,他是知道的。 有些人,哪怕做了无数好事。 可也会被泼脏水。 被后世某些别有用心之辈抹黑。 百姓是质朴的,也是愚昧的,最容易被人带节奏。 他在燕华做那些事,到不在乎后世人如何评价。 可他忽然特别在意,后来人如何评价父皇。 “当然是成功的!”汤和郑重点头,“不管是史书,亦或是后来人,谁敢抹黑大哥,那就是没良心!” “倒是老四你,走吧,陛下希望你能马上走。” 朱棣摇摇头,往皇城内看了眼。 这个时候,皇城内,已经在讨论,安排大哥登基了。 这也是历朝历代的传统。 上一代皇帝驾崩。 首先并不是治丧。 而是马上确定新皇,新皇登基后,才是治丧。 “二叔,时局如何发展,我还不知道,我有可能要破一座金身!”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