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旦四叔燕藩政权派兵帮助他革新,他的正义性就会受到挑战。 哪怕他进行的是一场造福百姓的革新! 因为四叔燕藩政权与大明是两个政权。 四叔的军队插手。 也就意味着,他让另一个政权插手。 国别之分,会让很多受过教育的人,内心产生抵触。 至于百姓,不会! 朱棣笑着揉了揉雄英脑袋。 转向毛骧,“你让军情司试着和高丽各个革新派接洽一下,告诉他们,我们燕藩无法插手高丽内政,也不会插手,但本着同情革新派,以及同情高丽饱受苦难百姓的出发点,咱们燕藩中枢国子监,外邦学院,愿意接收一批,优秀的寒门读书人,同时,也愿意接受高丽迁民。” “迁民之事,我也会与高丽国君王禑进行商量探讨。” 高丽迁民之事,他之前就想这么干。 不过,直到这次来了后,才下定决心。 首先,通过他观察,高丽或许是整个中华文化圈中。 被中原文化同化最深的一个。 高丽精英层,各个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原汉话。 学习的书籍,也全都是中原的四书五经。 各种民风风俗,也广泛吸纳,乃至全盘照搬中原。 百姓的习俗习惯,是受精英影响的。 尤其是古代这种时代。 瞧瞧高丽的姓氏。 几乎也都是出自中原的百家姓。 只要高丽百姓迁徙去,给他们一个做炎黄子孙的机会,这些底层如牛马的百姓,一定会挤破脑袋,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 再加上乡土村社粗浅的普及教育的隐晦同化。 下一高丽人,还会承认自己是高丽人? 他需要人口! 大量的人口! 吕宋和澳洲之间,还有广袤的土地。 这些土地上,很多地方都是一些土邦,人口也只有数万人。 这些年,他虽然没有用军事手段去扩充疆域,但经济手段、文化手段一直在持续。 派出种田高手,传授这些土邦先进的种植技术,教他们数术、汉字、汉话,帮助土邦,建立一个以土王为主,施行类似于乡土村社,普通百姓占据六成利益,三成政治话语权的特殊营运体系。 土王在这种先进农耕大发展中,获益匪浅,瞬间成了暴发户,对燕藩十分亲近。 而土邦内的百姓更是感激燕藩。 一个土邦数万人,占据一个大岛,他们根本开发不过来。 即便给这些土邦预留足够多的土地,还有很多土壤肥沃的平原,能够安置很多百姓。 单单靠大明,每年五万迁民名额,太少太少了! 一个面积极大,可耕种平原极大的岛屿,至少,也得安置十万人,外来人口,全面压制土邦吧? 可现在,大哥只给他五万的名额。 一年连一个大岛所需人口都无法满足。 对待土王。 燕藩也已经确定了一套长久的指导理论体系。 二三十年后,这些接受教育开化的土王,也要逐步进行改土归流。 土王造反? 不怕! 他们的利益、有六成分散在普通土邦百姓手中,政治话语权也有三成被普通土邦百姓控制着。 燕藩会一直盯着这种利益、政治权力分配不变。 对于一些,对土邦内部,民怨很大的土王。 燕藩在二三十年后,会直接清洗掉,一举赢得土邦百姓的信服。 而中原迁民大量迁徙,也会在这数十年间,把中原传统文化,带去土邦,同化比较封闭的土邦百姓。 “少爷,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接下来,少爷入倭,我的用处不大,我会秘密留在高丽,暗中遥控指挥,军情司驻高丽系统,全面和高丽革新团体接洽。” …… 半月后。 当军情司传来,小早川仲业全面撤离到鹿儿岛的消息后。 休整半月。 养精蓄锐,精神抖擞,渴望将理想之花,推广到倭国的海陆军将士,高唱着已经被定为国歌、军歌的《炎黄种》,再次从汉江码头登船。 “五千多年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 “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 …… 高丽国君王禑,领着文武百官,为朱棣出征送行。 羡慕看着雄壮歌声中,登船的精锐骑步军。 王禑搓了搓手,讪笑道:“王爷,根据下国君臣这些时日的商讨,基本同意高丽有意愿的百姓,迁徙燕藩。” 他巴不得那些苦哈哈,被革新派鼓动,眼睛渐渐变红的牛马,离开高丽。 自从革新派闹起来,他想到那些卖儿卖女的牛马,就辗转反侧,彻夜难免。 生怕这群牛马牲口发疯,学习大野五郎集团,铆足劲儿,妄图把他拉下王座。 “王爷,小王麾下近卫军,十分羡慕王爷陆军的装备,从火铳火炮,到王爷陆军这种帆布做的坚挺军装……” 自从见到燕藩陆军后。 他越看近卫军就越觉不够气派。 就琢磨着,全部换成燕藩这种样式的。 可这需要面前这位四海之王的支持。 “只是,下国民穷国弊,实在难以……” 朱棣明白了,王禑是想用迁民作为交换,希望他能便宜一点,帮其武装近卫军。 朱棣暗暗琢磨。 随即笑道:“这样吧,一个士兵三两银子,除了火铳火炮是我方使用过,但性能绝对优良的二手武备,我在为国主提供燕藩样式的全套军装,当然,三两银子,不包括我军配置的钢盔。” 燕藩陆军装备中。 造价最高的其实就是这钢盔。 一个钢盔一两银子! 钢制作成本高。 而水锤制作的过程成本同样很高。 水锤生产线,一个熟练的水锤锻工,一天也只能打造两个钢盔粗胚。 粗胚打造好后,还得工人进行打磨,挫边、上漆等一系列工序。 太耗钱。 如果不配置钢盔,提供全新军服以及二手装备,三两银子,还能小赚一些。 除了换取王禑在迁民方面全面配合。 他还有其他用意。 高丽人暴力革命的鲜血! 王禑的近卫军强大,王禑恐怕就会越发顽固。 这个人,似乎有些倾向革新。 不过,他看得清楚,这个人的魄力不够。 不喜欢变化太快的事情。 王禑底气足,就越顽固。 高丽就的革新,就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暴力战争。 “不过,国主,这种价格,我只能为国主装备一个镇近卫军,不然,我燕藩也无力承担。” 王禑早已经满足的不得了了,高兴之余,老脸如花般绽放,抓住朱棣的手,连连感谢:“谢谢王爷,谢谢王爷,济州岛,王爷尽管使用,现在建设好的基地,燕藩可以永远使用,并且,还可以派驻一个营陆战队自行进行防务!” “那就谢谢国主……” “一样的血,一样的泪!” 突然语调拗口,并且有些杂乱无章的歌声响起,打断朱棣的话。 朱棣不由好奇看去。 看清后,心中不由笑了。 一群衣衫褴褛的高丽青壮年,在陆军骑步军登船后,开始登船。 这群高丽青壮,是这段时间在汉城招募的。 将会承担济州岛基地粮草装卸、入倭作战,随军运输粮草。 花钱招募,普遍穷困潦倒的高丽百姓十分乐意。 哪怕此行凶险。 哪怕,一天只有十文钱,抢这个工作的人,依旧特别多。 陆军方面,迫不得已择优选拔。 这几天在大营内,接受陆军教授粮草转运一些训练。 没想到,竟然把这首歌学会了。 “未来还有梦,我们一起开拓!” “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 “让世界都知道,我们都是炎黄种!” …… 拗口别扭且杂乱的歌声,突然又从身后传来。 朱棣扭头。 看着一个个接受中原文化教育,寒门子弟组成的革新团体,拼命摇动横幅,大声歌唱《炎黄种》。 朱棣更感好笑。 余光看向王禑。 王禑盯着这些革新团体,脸十分难堪。 这群人除了向往燕藩,还通过高歌《炎黄种》,表明他们和燕藩的关系! 朱棣忍笑,抱歉道:“国主,没想到,将士们唱我燕藩未来的国歌,会给贵国造成这种影响,这的确是我没有料想到的,在这里,我向国主道歉,为此,我愿意免费为国主提供一营陆军装备。” “此番入倭作战,我妻儿,就留在汉城,希望国主为首,高丽君臣帮忙照顾。” 王禑收到一个营陆军装备,顿时高兴,暂时也忘记了革新派给他添堵,笑道:“王爷请放心,王妃、郡主若是在小国出任何事,不用王爷问责,小王自己割下脑袋给王爷赔罪!” 他巴不得和这位王爷交好,或许还能弄到更多好东西。 怎么可能让人家妻儿受委屈。 接下来一段时间,就算当太上皇供着,他也要好好供着! 朱棣谢过后。 去和徐妙云说了会话,然后带着雄英、雍鸣和东旭他们这些男孩子登船。 呜呜呜…… 号角声中。 舰队编队启航。 蓝玉一群人站在旗舰舰首甲板,看着战船乘风破浪,划开海面迅速前进。 蓝玉拍了拍栏杆,极力按捺着激动,笑道:“自从毛老六那夜汇报,咱就迫不及待想动兵了,半个月后,燕王总算要入倭了!” 众人全都不由笑了。 何止蓝玉。 他们也激动。 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纯火器热战! 而且,这场战争中还涉及海陆、步炮、骑步协同! 而他们有幸观摩。 朱樉向朱棡微微侧头,低笑揶揄:“也不知,金陵那边,仇视老四的人知道,因为他们配合了老四,老四半个月结束入倭之战会是什么表情?” 还有大哥? 朱棡笑笑,目光紧盯前方…… 海浪翻涌,水花四溅。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