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座沈家钟楼,格局太小了! 这座钟楼,应该叫炎黄楼! 非但如此,他还要加高高度! 以前定下的十丈高,太矮了! 配不上炎黄二字! 多出来的费用,他沈至出! 他要把这座钟楼,打造成炎黄第一楼! 成为王爷治下,凝聚人心的精神象征。 不但要高。 还要建的足够坚实。 无论风吹雨打,一千年、一万年屹立不倒! 让这座钟楼,指引、凝聚遍布四海之上的所有炎黄子孙! …… 舰队驶出海湾,渐渐远去。 “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炎黄种……” 柳升轻哼着歌曲,结束…… 看着舰首下方,波涛汹涌的海面,拍了拍旗舰护栏,笑着自语:“这辈子值了!” 身后,海陆军将领,闻声,全都露出自豪笑容。 …… 正月十三。 就当数百艘战船,载着三万名海陆军将士,在海面航行,北上金陵时。 雄英大婚的日子到了。 光禄少卿马全府中。 马全次女马茹,看着长姐身着凤冠霞帔,坐在镜子前,母亲为长姐梳妆,羡慕道:“阿姐,你的命真好,给太孙做侧妃……” 哼! 马婧脸上露出一丝自豪,却娇哼一声,嘟着嘴道:“好什么好,充其量也就是个侧妃,我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少卿,最终还比不过一个村姑,而且,这个村姑还十分得太孙喜爱,我这个侧妃,嫁过去也就是看人家村姑和太孙恩恩爱爱的陪衬。” 马母脸色变了变,轻轻推了推长女,提醒道:“在家中你娇惯一点没什么,嫁出去,可不敢由着性子,太孙妃虽说是个农村野丫头,父母都是低贱的愚民,可人家有个好师傅、好师娘。” “你作为妾室,就要守妾室的规矩,若是冲撞了太孙妃,别说人家师傅师娘不答应,恐怕就连陛下和娘娘都不答应,这丫头,跟随在娘娘身边数年,陛下和娘娘都喜欢的紧。” …… 马婧失落低头。 是啊。 那个村姑命太好了。 师傅是燕王朱棣,那可是一个,让整个大明都忌惮的人。 和太孙是师姐师弟的关系。 据说,太孙即便这些年回朝了,每次见到野丫头采绿,都是师姐长师姐短的称呼。 可想而知,这青梅竹马的感情多好。 而且,自从太孙表明非采绿不娶后,采绿就没跟随燕王夫妇出海,而是留在陛下和娘娘身边。 这些年,关于陛下和娘娘多么宠爱采绿的传闻,比比皆是。 外面人都说。 若非父亲是保守派领袖之一。 恐怕太子爷也不会选她给太孙当侧妃。 说白了,她这个侧妃,主要是因为她父亲是保守派,太子重视保守派罢了。 她和太孙的婚姻,是政治利益。 今天,太孙要亲自去迎娶采绿,而她,只能由东宫派出来的人,从东宫后门,进入东宫。 连走正门的资格也没有。 哎! 马母瞧着长女失落低头,叹了口气,暗暗咬了咬牙。 她即为马家能攀上太孙这支高枝而高兴。 可又为闺女被一个农村野丫头压着而不甘心。 怎么也该她家丫头做正妃吧?那个野丫头做个侧妃,已经是走狗屎运了。 据说,太子本来就是打算这么安排的。 可太孙十分反对。 就连陛下和娘娘也不同意。 而且,据说,朱四郎曾在燕藩放话,谁敢让他的学生受委屈,他就敢让对方下不了台。 也不知真假。 反正自从这则流言传回中原后。 关于村姑配不配做太孙妃之事,就没有人敢议论了。 所有人都说,朱四郎这就是说给朝中所有,反对村姑做太孙妃的人。 “娘去看看,接你的轿子来了没。” 马母压下心中不甘,说了句,往外走去。 马茹等其母走后,走到马婧身边,拉住马婧的手,低声道:“阿姐,只要有了太孙侧妃的这个资格,往后可以一步步来,那个村姑的师傅和师娘被咱们朝中很多人敌视,朱四郎的学生做太孙妃,阿姐觉得,那么多仇视朱四郎的人,会让这样一个人,活着成为大明母仪天下的皇后?” 马婧手猛地哆嗦,骤然抬头,脸色苍白看着妹妹,“小妹,你胡说什么!不想活了!” 嘁! 马茹撇了撇嘴,“阿姐,怕什么,这里只有我们姐妹!” 话罢,马茹丝毫没有收敛,继续道:“等那个村姑死了后,阿姐就能有扶正的机会,现在的皇后是马皇后,将来的第三代皇后,未必就不能是马皇后!” 其实,这可不是她说的。 而是吕本来府中造访,和父亲在书房谈话,她无意间听到的。 “阿姐,到时候你是马皇后,而我是允炆殿下的正妻,咱们都会成为大明最有权势的女人!” 太子爷为太孙相中阿姐,就是吕本从中牵桥搭线。 同样,吕本也为允炆殿下和她牵桥搭线。 “吕世叔,为什么为阿姐牵桥搭线,又促成我和允炆殿下的婚约?还不是想等着阿姐做了马皇后,凭借咱们是姐妹的关系,到时候,关照允炆殿下吗,将来,太孙和允炆殿下的关系,可就不光是兄弟,还是连襟呢!” …… 会同馆。 朱棣、徐妙云所在别院内。 “大哥,你把采绿师姐娶走了,我好伤心,我这颗心需要安慰,你看着办吧……” …… 朱棣、徐妙云穿上了崭新的燕藩新服装,坐在会客堂内。 听着外面,孩子们的玩闹声。 徐妙云含笑扭头,看向朱棣,“咱们家雍鸣,把你的厚脸皮劲儿,全都学会了。” 朱棣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信誓旦旦道:“这臭小子是我儿子,像我学我不是很正常嘛?他那故作矜持学的谁?” 徐妙云笑笑。 听到孩子们玩闹声、脚步声越来越近。 二人忙收敛笑容。 很快,雄英身着新郎喜服,背着凤冠霞帔的采绿出现在门口。 一群孩子们跟着涌进来。 金豆子、祈婳拿着两个红色蒲团摆放在朱棣、徐妙云面前。 朱棣没好气瞪两个胡闹的孩子,“收起来!” “四叔……”雄英放下采绿,少男少女站在朱棣、徐妙云面前,“四叔,是我让小妹和二弟准备的。” 他成婚,会给皇祖父、皇祖母磕头。 会给父亲、母亲磕头。 但礼数规矩,无法在他和师姐拜堂成亲的时候,给四叔、四婶儿磕头。 但他和师姐,都特别想在这一刻,给师傅、师娘磕一个头。 感谢四叔、四婶儿的养育教导之恩。 所以只能想这么一个折中的法子。 朱棣笑着瞪了眼雄英,摆手道:“你们的心意,我和你四婶儿都知道,不在这些表现形式上……” “四叔!”雄英固执的打断朱棣。 扭头,看着盖着红盖头的采绿,握住采绿的手,少年少女缓缓跪下。 “雄英(采绿)要成婚了,谢谢师傅、师娘养育教导之恩。” 话中,少年少女叩首。 朱棣、徐妙云最终没有阻止,他们都能感受到两孩子的心情。 二人起身,扶起即将成为夫妻的少年少女。 朱棣冲雍鸣、东旭他们看了眼。 孩子们都懂事的离开。 金豆子好奇想留下来,却被祈婳揪住耳朵拽出去。 朱棣看着笑了笑,道:“雄英,你跟四叔来。” 朱棣带着朱雄英来到会客堂左侧的偏厅,叔侄二人落座后,朱棣看着雄英,感慨道:“真的长大了。” 雄英低头讪笑挠头。 朱棣神色渐变严肃,“长大了,就不能由着性子和情绪做事,做事情要权衡利弊,要理智。” “四叔知道,你不喜欢马家女……” 雄英听到马家女时,脸上露出无奈不满之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