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马车内,坐着朱雄英、朱允熥。 “大哥。” 姐弟二人气喘吁吁和朱雄英打招呼。 朱雄英含笑点头,指了指朱允熞脸上的红印子,“你这是怎么了?” “别说了!”朱允熞摸了摸脸,尖辣辣的刺疼传来,嘴角抽抽,说道:“我娘打的,她不让我们跟着大哥迎接四叔,还不让我和大哥走的太近……” 朱玉秀悄悄拉了拉朱允熞衣袖。 朱允熞甩了甩手,扭头,“姐,娘那点小心思,即便我不说,大哥还不清楚?而且,我说了,大哥也不会跟娘一般计较的。” 朱玉秀讪笑低头,不敢看朱雄英。 朱雄英笑笑,说道:“从我四岁跟四叔去辽东时,四叔叫教育我,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管,不要在意,我也把这句话送给你们。” 朱允熞连连点头。 这就是他更喜欢大哥,而不喜欢二哥朱允炆的原因。 二哥朱允炆瞧着温文尔雅,可给人的感觉,总是很不舒服。 可大哥就不同了。 从来都是就事论事,而且度量大。 可能这种性格,就是跟四叔学的吧。 上次四叔回朝助战北征,他还小,记得不清楚了。 朱雄英冲车外喊道:“走吧。” …… 秦淮河码头。 朱雄英带着弟弟妹妹抵达时,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吕本、胡惟庸挤在人群中间,看着朱雄英的马车驶过。 哼! 吕本微哼,低语,“咱们这位太孙,不愧是个感恩的,竟然如此光明正大来迎接朱四郎。” 胡惟庸站在吕本轮椅后面,闻声,微微俯身,浅笑低语,“这样不是更好嘛?” 吕本唇角笑意一闪而逝,微微颔首。 朱雄英越是不和朱四郎进行切割。 哪怕他对雇工身股制这些所谓的革新不发表任何意见。 大明境内,庞大的保守精英集团,也会越发警惕朱雄英。 担心朱雄英将来,跟进朱四郎提出的异端邪说! 这有利于允炆,取而代之! 朱樉、朱棡一群皇子皇女站在前面。 看到朱雄英从马车上下来。 朱樉感慨道:“雄英是个好孩子,这种情况,竟然敢这么光明正大,堂而皇之来迎接老四,而且,雄英算是把老四为人处事的精髓学到了,听说,咱们这几个侄儿侄女,都特别信服雄英,尤其是允熞,都成雄英的跟屁虫了。” 朱棡笑笑,知道老二埋怨大哥不出城迎接老四,低声解释:“老四这次是以燕藩之主回来的,大哥身为咱们大明太子,在洪武门迎接,也合情合理,若是按照一般的邦交,都不需要大哥迎接,如今,在洪武门迎接,考虑邦交,也有兄弟情谊的考量。” 哼! 朱樉微哼,“是,他是太子,处处衡量大明、自身利益,所有的一切,都要给这些让路,他怎么就没考虑考虑,老四这些年,为他这个大明储君做了多少事情!要不是老四的乡土村社,大明百姓现在连口饱饭都吃不上,北征期间,要不是老四,他现在……” 目视朱雄英靠近,朱樉及时停下来。 转移话题,笑道:“我们家尚炳跟老四数年,也不知多么优秀了,老三,你舍不得让孩子离开身边,失算了。” 朱棡气的瞪了眼。 朱老二臭不要脸,得了便宜还卖乖。 他也想把长子塞给老四教导。 可兄弟们总不能全都学朱老二这么臭不要脸吧? 老四又要在海外打拼,还得给他们抚养教导孩子? “二叔、三叔……”朱雄英此时走来,笑着给皇叔皇姑们行礼。 “行了,免了免了。”朱樉因为朱雄英敢这个时候,堂而皇之来迎接朱棣,十分高兴,欣赏,揽住朱雄英肩膀,打趣道:“这次,你四叔肯定带了不少好东西,当做你们小夫妻两成婚贺礼,是不是分二叔一份?” “别忘了三叔。” “哈哈,雄英,还有我们。” …… 一群皇子皇女纷纷打趣。 朱雄英笑着摊手,“皇叔皇姑,你们直接找四叔要就行了,连侄儿的东西都抢?” 哈哈…… 一群皇子皇女顿时笑成一团。 引得代表礼部前来的左右侍郎黄子澄、齐泰不由侧目。 相互对视一眼。 黄子澄用只两人听到的声音,小声低语,“朱四郎离开数年,在皇子皇女中的影响力,竟然与日俱增?” …… 皇宫。 六部衙门的官员,无心公务,纷纷走出官衙,站在官衙门口,凑在一起小声议论。 “这位就算以燕藩之主的身份回来,应该也会第一时间入宫吧?” “应该吧,哎,也不知又会带回什么妖风邪气,既然走了,还回来干什么,真以为这大明是他的,还是以为,咱们大明很欢迎他。” “可别这样说,听说,整个金陵城百姓都闻风而动,去迎接了。” “哼,一群愚民!” “陛下都坐不住了,瞧……” …… 御书房门外。 朱元璋负手而立,阳光映照下,满头华发,身子微微前倾,眯眼,盯着洪武门方向。 马秀英在采绿陪同下,远远靠近,瞧见朱元璋期盼的模样,不由笑着挤兑,“不装了?不怕这样一幕,被老四看到,有损你的父权?” 朱元璋扭头瞪了眼,摆手道:“咱都这个年纪了,在意那些干什么!” 采绿低头,抿唇忍笑。 马秀英走到朱元璋身边,瞥了眼朱元璋,视线顺着朱元璋视线,看向朱棣入宫后,一定会经过的方向,笑道:“你总算是活明白了,不晚。” …… 洪武门外。 朱标带着太子妃常氏、侧妃吕氏、王美人以及东宫一众属臣,静静等待着。 朱允炆站在朱标身边。 看看左右。 除了三岁的胞弟。 朱允熞、朱玉秀、朱允熥全都跟着大哥出城了。 唇角不由浮现笑容。 ‘我又在父亲心中加分了吧。’ 他才不信方孝孺那些夸大言辞。 朱祈婳,朱雍鸣一个番邦郡主、世子,有什么资格让他出城迎接! 来洪武门,都抬举他们! …… “来了来了!” 热闹的秦淮河两侧,某刻,百姓突然激动大喊。 朱樉等人,目视远处,迎风破浪而来的船队,顿时精神一震。 后面人群中。 吕本坐在轮椅上,努力伸展脖子,却被人群阻挡,无法观察,双手紧紧捏着断腿处,暗暗咬牙:‘朱四郎!’ 齐泰、黄子澄相互对视,默默吸了口气。 虽然礼部商讨迎接朱四郎的章程中,他们提出了发饰、服饰的问题。 但新任礼部尚书和其他同僚,一致通过决议,可就是没人愿意来做这件事。 无非都是害怕朱四郎。 最后,那群无耻之徒,把此事推给了他们二人。 不过没关系。 如今,所有的决定都是礼部一致做出的决议。 他们不怕! 晾他朱四郎,也不敢把他们怎么样。 “王爷!” “欢迎王爷回来!” …… 在船队进入两岸围观百姓区域内,岸边的百姓开始大声呼喊。 徐妙云听着岸边传来的喊声,微微侧头,含笑看着朱棣。 百姓变化不大。 不过,很明显,百姓还是念着四郎的好。 “不和百姓打个招呼?”徐妙云轻声询问。 站在身后的李琪、朱镜静一群人,全都看向朱棣。 朱棣略微有些犹豫后,抬手向两岸招了招手。 他不想闹得太轰动了。 可转念想了想,百姓如此,他若是连个招呼都不打一下,那太无视百姓的热情了。 至于,某些群体怎么想? 管他呢。 “王爷和咱们打招呼了!” “欢迎王爷回来!” …… 百姓看到朱棣向两岸招手,顿时激动大喊,喧闹的情绪,瞬间更加沸腾。 岸上。 朱樉等人,看着两岸狂热欢迎的百姓,不由微微错愕张嘴。 他们还没被老四带回的惊喜冲击。 首先倒是被大明百姓的态度给震惊了。 朱樉笑而摇头,“老四没出走大明时,百姓对老四的狂热,也没有这么浓烈吗?这走了几年,非但没有因时间而冷却,反而越来越狂热了?恐怕某些群体,看到这一幕,会恨得咬牙切齿!” 朱棡笑笑。 其实百姓这种反应并不难解释。 首先,只有失去了,才知道,拥有多么珍贵。 老四的出走,让刚刚冒出声势的雇工身股制戛然而止。 百姓只是没有话语权,又不是傻子! 其次,这些年,老四燕藩的手摇缝纫机、廉价的铁,这些都关乎百姓日常生活,也都影响百姓日常生活。 尤其像缝纫机这种时髦东西。 并不贵,很多大明家庭都会省吃俭用买一台。 然后接点缝制成品鞋子、衣服的活计,很多人从中受益了。 如今,大明各地,裁缝铺子十分常见。 “哇!快看四嫂、还有皇姐她们穿的衣服,好好看!” 随着游轮抵近。 皇女们看到徐妙云、朱镜静的穿着,率先发出惊呼。 观音奴、晋王妃谢氏一群妯娌,凑在一起,看着徐妙云等人穿着,不由小声议论。 “以前只是听说四弟燕藩推行新服饰,没想到女性的服饰这么好看。” “是挺好看的。” …… “不成体统!” 黄子澄大红酒糟鼻微微动动,低声怒道:“看吧,果然带回妖风邪气了!走吧,去见见朱四郎,说说咱们礼部的迎接规矩!咱们必须灭了这股妖风邪气!他们夫妇在海外怎么都行,但这股妖风邪气,决不允许带回大明!” …… 终于恢复一万字了。 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