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俞靖看着说话的小伙子。 周潮 王爷的学生之一。 好动贪玩调皮。 之前一直没找到自己的喜好。 出海后,迷恋上研究各种昆虫了。 多少……有点不务正业。 总之,他和船上的兄弟们都这样觉得。 这小子善于观察,心思缜密,推理能力极强,其实,就是妥妥干参谋的料。 他很想把这小子拉到他们海军,稍加培养一下,绝对是一个极好的参谋。 也暗戳戳试探了。 可这小子,就是不务正业,他一路上几次抛媚眼,全都变成对着瞎子抛媚眼。 似乎当海军参谋,还没他一路制作昆虫、植物标本更有意思。 他虽然急的咬牙切齿,却也不敢强拉硬拽。 王爷的学生,王爷对他们的培养格外宽松。 完全凭个人喜好。 还有跑去研究戏曲的,王爷竟然也支持。 跟着王爷搜罗来,为传播文化做准备的唱戏的,天天研究元杂曲。 有时候,他也不知道,王爷到底是怎么想的。 辛辛苦苦,培养出来,这么一群优秀的学生。 跑去唱戏? 实在搞不懂。 …… 俞靖收敛思绪,琢磨着周潮的分析,“一个人好端端的为什么等死?海滩上密密麻麻的尸体,是不是全都是自己死在这里的……” “瘟疫!俞叔,是不是瘟疫!”周潮顿时眼睛一亮,“树林里有人在关注咱们,沙滩上又有这么多死尸,这里的人,开化度这么低,如果爆发大面积瘟疫,他们无法治疗,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生病的人驱赶出部落,让他们自生自灭!” 俞靖神色渐渐凝重,伸手揉了揉周潮脑袋,“很有可能,这么多死尸堆积,即便没有瘟疫,咱们也不能靠近,走沿着海岸线往西走,另寻安全的登陆点,登陆后,慢慢查看。” …… 洪武二十一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 临近傍晚。 朱标正在书房忙碌,给一天事务收尾,然后就带着全家人,入宫一起过元宵节。 朱允炆站在一旁,给朱标研墨。 “太子爷,臣纪纲有事求见!” 门外,突然传来声音。 朱标手微微停顿,批示完折子后,才抬头,“进来。” 吱呀! 纪纲推门而入,看到朱允炆在场,一点也不奇怪,只是微微看了眼,快步走来,行礼后,双手捧着一份奏报,递到朱标面前,“太子爷,东番锦衣卫传回消息,腊月二十八,燕王在东番发起了一场剪发运动……” 朱允炆满脸惊讶。 为了搞工业,竟然连头发都剪了! 剪发! 大不孝! 皇祖父若是知晓,一定会很生气吧。 …… “燕王在《告燕藩百姓书》中提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蓄发只是传统孝道折射衍生的一种表现形式,真正的传统核心是孝,燕王提出,当表象形式制约了时代发展时,应当寻找到表象之内的核心,紧抓核心,而舍弃表象包袱,实现符合时代的破茧改变,为此,燕王给孝这个核心传统,找了另一个表现形式,定下了孝节……” …… 朱标边听边看。 片刻后,放下密奏,询问:“燕藩治下的百姓,对此有什么激烈反应?” 纪纲犹豫一下,委婉道:“太子爷,燕王在东番有着很高的威望……” 纪纲没有继续说下去。 朱标也明白了。 老四有着很高威望,凭借威望把这件事推行下去了。 说实话,他挺羡慕老四在百姓心中,拥有这么高的威望,想做什么,反对声量都很小。 朱标转头看向朱允炆:“允炆,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朱允炆没想到朱标会询问他的意见,微微愣怔,忙低头,“头发对中原百姓的重要性,父亲也知道,孩儿挺佩服四叔大刀阔斧革新的勇气,只是……” 略微犹豫,“只是虽然对工业有辅助作用,孩儿认为,大可不必如此激进,头发的问题,完全可以用其他变通的方式解决,比如咱们金陵工业区施行的发包方式,孩儿现在无法判断,如此破坏传统,对未来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 朱标微不可察点头。 拿起密奏又细细看了起来。 自言自语嘀咕道:“是啊,明明有变通的方式,你四叔为什么不用?非要标新立异剪发,他说的那一套表象、核心论,倒是振聋发聩,历朝历代,这么多读书人,从未有人这般对传统进行分析解释,可他今天能破坏表象,明天是不是也能破坏核心?” 话中,朱标摇了摇头,视线看向纪纲,“纪纲,此事到此为止,不要传扬出去。” 他不想因此,搞得中原又一次沸沸扬扬。 说到底,这是东番的事情。 同时,父皇虽然知道他往老四治下秘密派遣了锦衣卫。 但让父皇知晓,他时时刻刻都在通过锦衣卫,关注老四,这不好。 “臣明白!” 朱标看向朱允炆:“允炆,伱先回宫,和你母亲准备入宫吧。” 朱允炆看了看朱标,作揖:“是。” 他知道,父亲肯定要和纪纲说些,不方便让他听的话。 极有可能,还是关于四叔的。 等朱允炆离开后。 朱标起身,来回徘徊,略作犹豫,转身看着纪纲,“我们在鸡笼屿工业区,有发展锦衣卫线人吗?” 太子爷问这做什么? 难道是想偷学燕藩的技术? 纪纲瞬间急思转念,苦笑道:“太子爷,之前有发展,可自从近一年开始,就发生了点问题,每隔三四个月,毛骧就会派人去问询一堆问题,慢慢的,咱们发展的线人,有些就莫名其妙被调离,派送去吕宋了,臣怀疑,燕王通过这种问询,在找出细作,这些问题,都是些日常的细节,类似籍贯、家里几口人、父母是否健在、几个闺女几个儿子之类,如果反复几次问询,得到的答案,前后不一致,臣怀疑,就会被列为可疑对象……” 朱标微微愣怔。 惊讶于这种不动声色,找出不稳定因素的办法。 这种细节问题,隔一段时间,打着关心工人的借口,问询后,备案登记。 然后纵向对比。 一个人只要撒谎了,就一定会在反复的询问中露出破绽! …… 到最后,纪纲也没有弄清楚,朱标询问锦衣卫线人,到底想干什么。 …… 时间对于忙碌的燕藩而言,太短了。 眨眼间。 便来到洪武二十三年。 马尼拉大平原上。 一望无际,绿油油的成片成片的农田。 一条水泥铺砌,宽阔可并排行使八驾马车的永备道路,在绿油油的农田包围中,一支向北方延伸。 “阿哥、师兄、师姐,你们快点!” 几驾马车后面,少女高兴骑着一辆两轮车,冲后面同样骑着两轮车的少年少女们大喊。 少女似乎十分高兴。 招呼后面众人后,还放开两轮车的把手,张开双臂,迎着夹杂麦香的清爽凉风。 “这个小疯子!” 马车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