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将士们给朱棣准备的寝殿内。 朱棣抱着光溜溜的雍鸣,从浴桶中出来,海上行军之后,登陆到现在,也没有好好洗澡。 身上早就馊了。 朱棣把一块毛巾扔给雍鸣,“自己擦。” 父子二人穿好内衬后,从放置浴桶的屏风后走出来。 朱棣这才有时间,仔细打量这座寝殿。 受千百年来,漂洋过海传来的中原文化影响。 这座吕宋皇宫的建筑风格,像极了中原。 这是个好现象。 有利于他统治吕宋。 至少,对于吕宋普通百姓来说,他带来的文明和一切,不会那么唐突陌生。 其实,如果留下吕宋的精英贵族,更有利于他现在的统治。 因为吕宋精英贵族如今崇尚的就是中原文化。 文字都是使用中原文字。 但他得为长远考虑。 吕宋精英贵族,其对中原文化的崇尚,有利于数十年,乃至百年的稳定统治。 但不清洗精英,无法掘其原有的文化之根。 更重要,精英阶层会通过一代代人,家族内部的教育,记住其原属族群。 将来,这些精英层的后代,必然会以族群独立,蛊惑普通百姓搞分离主义。 即便他燕藩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也一定会有很多百姓,被鼓动起来。 与其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麻烦。 那他就心狠手辣一点。 凡所到之处,通过各种手段,纵容其精英层站在他的对立面,然后名正言顺,用消灭肉体的办法,彻底解决问题。 “臭小子,看着这座王宫,你想到了什么?” 雍鸣正跟在朱棣身边,往内殿走去,闻声,收回视线,微微仰头,崇拜看看朱棣,然后又打量眼前金碧辉煌,柱子上都镶嵌金饰的宫殿。 “皇祖父的皇宫,也就奉天殿,要展示威严,所以才会搞得金碧辉煌一些,而这座寝殿,据说,不过是吕宋拉干王一个普通妃子的寝殿,就用了这么多黄金来装饰。” …… 朱棣余光看着小家伙摇头。 笑笑,鼓励道:“继续。” 雍鸣抿了抿唇,略微想想,继续:“孩儿跟随阿爹入城时,看到王宫外面的房舍,有着很明显的差距,距离王宫较近的宅子,奢靡排场程度,不输咱们中原,沿途临街却都是些低矮茅草顶房子,主力主干道远些的房舍,目视所及普遍是那种茅草搭建的锥形棚屋,从建筑,就一眼可见,吕宋贫富差距多么严重,孩儿不懂,为何如此大贫富差距,吕宋政权依旧没有倒塌?若是换做咱们中原……” 此时,父子两已经来到寝殿。 雍鸣抬头,不解看着朱棣。 朱棣含笑一把抱起臭小子,一边往榻边走去,一边笑道:“有很多种原因,首先,吕宋这地方自然条件不差,很多人即便被剥削的很惨,但饿不死,人本质其实就是动物,吃是所有动物,最基础的本能,人良心坏了,会露出兽性,但人饿极了,才会暴露出真正的兽性……” …… “其次是吕宋民众的觉醒度还很低,他们的文明程度很低,受中原影响,但到底距离远,真正掌握文明、知识的,只有他们的上层,在这种情况下,掌握更多知识和文明的统治阶层,对于百姓来说,已经不单单是人,更带有一种令人敬畏的‘神性’,虽然吕宋不是政教合一的体制,但其精英阶层比百姓,迅速开化,掌握更先进文明,对外表现,所产生的影响,其实就是带有‘神性’的政教合一。” “说白了,无论是政教合一,还是吕宋这种带有‘神性’的统治,都是以愚御民。” “等阿爹的剑锋,今后指向他处时,你就会看到,形形色色,维护统治的手段。” …… 他相信,等臭小子见过倭国的天皇一系。 还有那什么把人分等级的轮回论后。 臭小子的眼界一定会很开阔。 雍鸣被朱棣放在榻上。 小家伙转身爬到最里面。 和阿爹睡一起的机会可不多。 要不是阿爹担心他在这个陌生环境害怕,肯定没这个机会。 雍鸣钻到被窝后,好奇问:“阿爹,那咱们燕藩的统治,算是一种什么统治呢?” 朱棣略微琢磨:“咱们主动把人当人看,无论是任何人,提高‘人’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通过教育,民众训练,主动推动所有人向更高级开化,让他们尽可能懂得识别好与坏……” …… 朱棣上床,躺下,双手放于脑后枕着,盯着屋顶,“你要有个清楚的认知,即便咱们燕藩让所有人读书,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明见洞察未来的眼光,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即便读书,也不会改变太大,但只要开化度越高,读书越多,遇到事情,总会思考一下为什么?符不符合自身利益,就会犹豫,徘徊。” “其实,这种情况,在阿爹看来,更有利于统治。” 犹豫徘徊中。 一时产生的愤怒,随着徘徊犹豫,就会由于时间拉长的关系,慢慢淡化。 “这种情况,即便短时间,咱们施政引发了一些埋怨,都不会迅速引起激烈反应,或许一时间承受一定骂声,但等施政结果出来,有利于绝大多数人时,曾今的骂声,都会变成愧疚。” “反观如果开化度低,绝大多数人都只有一股蛮勇的环境中,人太容易被引导鼓噪了,伱和阿爹去过福建的土司部落,你看看那些土司部落民,过的多艰苦,其部落土司头人,对他们的剥削程度多严重,可他们还是听部落头领的,部落头领鼓噪一下,他们就敢拿起刀剑,和朝廷对着干。” …… 朱棣说着,余光看着雍鸣若有所思,笑笑,不说了。 这些东西太庞大了。 小家伙需要时间思考、消化。 时间还很多。 可以慢慢教导。 …… 片刻后。 雍鸣转身,悄悄往朱棣身边凑了凑。 朱棣闭着眼睛,唇角笑意一闪而逝,没声张。 “阿爹,睡着了吗?” “没。” “阿爹,明天你要和大伯开诚布公摊牌谈判,会不会让大伯伤心?” 朱棣沉默片刻,睁开眼,扭头,看着紧紧挨着他的臭小子,“记住阿爹一句话,现在我们父子,不光是代表咱们一家人,在我们身后还有无数人,做任何决定,都要把情感和理智区分开,你现在是个小孩子不需要这样做,但等你束冠成年后,就必须这样做。” “与人相处时,在不涉及原则、大局观的事情上,我们要讲仁智礼仪信,要讲情感,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鲜活,且有情有义的人。” “在原则、大局上,我们就要用理智去对待,这样我们的人格才会堂堂正正,坚如磐石,你大伯不会因此而生气的。” 雍鸣笑着点点头。 眼巴巴看着朱棣,‘阿爹这些年做事,就是坚持这两条原则吧?’ 虽然阿爹这些年受了很多委屈。 但也有很多人愿意誓死追随阿爹。 有很多曾今敌视阿爹,戒备阿爹的人,现在也愿意和阿爹做朋友。 还有很多喜欢阿爹的人,比如皇祖父、皇祖母、二叔、三叔、姑姑他们。 更有中原无数百姓信服阿爹。 …… 父子两说着说着,渐渐进入梦乡。 翌日。 早膳过后。 朱棣送文武两班人马出城。 叶茂带着文官集团,依据从吕宋王宫搜集的田亩册,去为中原迁民分田。 谭渊、柳升各统帅一路大军,向北进发,驱逐扫荡整个中央吕宋地区的抵抗势力。 一群人回到王宫内。 开始详细观摩吕宋王宫。 朱棣也抛下手头上堆积的事情,陪着朱元璋。 “父皇,儿臣想和朝廷,就人员流动、经贸、技术交流、货币流通,签一份大明和燕藩之间的双边协议,作为指导未来双边交流,有据可依的准则。” 来了! 所有低语交谈的人,瞬间息声顿足,心中暗道一句,来了! 许多人脸瞬间变黑。 恨得咬牙切齿。 余光暗暗看向朱标。 朱元璋含笑道:“指导双边交流,有据可依的准则,这个想法好,爹原则上同意,你和你大哥谈吧,咱老了,未来是你们的。” 话中,朱元璋转身看向朱标,“标儿。” 朱标郑重抱拳,“儿臣在。” “咱和雍鸣在这里转转,你带着百官,去和老四谈吧。” 朱标看了眼朱棣,“儿臣遵旨!” 朱元璋笑笑,弯腰有些吃力抱起雍鸣,爽朗笑道:“走,咱们爷孙好好转转,恐怕,未来就看不到喽!” 他即便还有机会来吕宋。 都可以十分肯定。 绝对看不到这座唯一的城池了。 老四要掘其文化之根。 怎么会保留这座唤醒吕宋人记忆的王宫。 朱标、朱棣兄弟二人目视朱元璋抱着雍鸣走远后。 兄弟二人转身对视,同时笑了,朱棣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 随即,带着一群人来到吕宋拉干王议政的宫殿。 宫殿大堂内,已经摆放好了几条桌子拼凑成的长条桌。 两面布置了一些座位。 一边椅子很多,一边只有几张。 不用看都知道,多的一边,是给朝廷准备的。 少的是朱四郎一方。 许多官员脸色瞬间更加难看。 东西方向各坐一边。 朱四郎用这种座次,向所有人传达一个道理: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至少在即将展开的这场谈判中,朱四郎认为双方是平起平坐的! 谈判尚未开始,就给人一种令人反感厌恶! “王爷……”黄子澄憋了一路,再也忍不住了,跨列而出,指着长条桌,“王爷认为这样合适吗?即便王爷自立一国,也只是王,而不是皇帝!天下之大,只有中原的君主才可称皇,王爷为首的燕藩,有什么资格,和朝廷代表平起平坐!” 黄子澄怒而说着,转身,冲朱标深深一拜:“太子爷,这谈判,不谈也罢!咱们没有燕藩的技术,一样是天朝上国!” 嗤! 嗤笑声,不合时宜响起。 黄子澄循声看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