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介绍中,朱棣带着朱元璋、马秀英来到船首,推开门,一个空间约莫七八十平,最大的房间出现在众人眼中。 除了朱标、朱樉等皇族众人。 其他朝臣都在门口停住了。 任谁都知道。 这是给陛下、娘娘设计的居室。 “父皇,这个舱室内,设计了盥洗区,休息区,外面就是独立的办事区,三个空间彼此相连,又独立,第二层也有这样一个舱室,是我给大哥、大嫂准备的。” 朱元璋当着全家人的面,坐到桌案后的圈椅上试了试,高兴笑道:“你这份孝心爹和你娘收下了,你给咱们大明培养的船工回去了,短时间内,他们还没能力,制造这种大船,今后,这艘船就是朝廷出访你燕藩的专属船只,雄英他们到时候,就坐这艘船!” “皇祖父。” 小祈婳宛若黄莺,脆生生的欢快声响起:“这艘船不算最好的,我们鸡笼屿造船厂,正在研制一种,更舒适,更适合乘坐的特种船只,等研制好了,祈婳送皇祖父一艘!” 朱元璋顿时笑了,打趣道:“这样一艘船可不便宜,听说五六万两白银呢!” 据说,老四那种旗舰,配置火炮成本七八万。 这艘不配置火炮,怎么也得五六万吧? 大明暂时还造不了这种巨舰。 工匠倒是学会了。 可工匠回朝后,标儿就第一时间询问了。 工匠直言,造这样的巨舰,光他们学会还不行,还得至少有数千熟练的小工。 以及阴干三四年,适合造这种大船的木料。 别说培养数千熟练小工。 就是阴干三四年的木料,朝廷想造这种巨舰,至少得等三四年。 向老四购买吗? 工匠也说了,东番年年储备木料,倒是有木料,可东番的造船需求更高。 当时他就否决了向东番购买木料这个提议。 朝廷先制造配置十几门、二十几门火炮的战船就行了。 老四在四海之上。 贸易、海战都需要大船。 “你有这么多钱吗?” 朱樉抱着小祈婳,捏了捏小祈婳小脸,“可不敢瞎许愿,你皇祖父可真会当真的。” 小祈婳不服气道:“二叔,我才没有瞎许愿,皇祖父,阿爹和娘亲给我的钱,我都存起来了,到时候,我用自己的钱,给皇祖父订一艘更舒适的大船。” “好,皇祖父等着小祈婳送皇祖父的大船!” 哈哈…… 众人全都爽朗大笑。 一时间,一家人那点不愉快,似乎都一扫而空。 朱允炆看着小祈婳。 他才不相信,朱祈婳真能送皇祖父一艘,比这艘船更好的。 这种巨舰恐怕已经是最大最好的了吧? 难不成。 东番还能一直不断发展? 总有瓶颈吧? 这不是他想到的,是外公的跟班,胡惟庸说的。 …… 随后,朱棣、徐妙云以及还没断奶的金豆子回到旗舰。 祈婳、雍鸣被朱元璋留在了身边。 百官则去了另一艘没有经过改装的货船。 朱樉、蓝玉、丘福、朱能这些和朱棣交好的文武、皇子们,则一股脑把家眷丢在朱元璋所在御船上,跑去朱棣的旗舰。 两万禁军,一万五千停留在闽县。 五千人登上海商的船只。 旗舰上。 朱棣看着随同出海的人员,全都陆陆续续登船,扭头看向俞靖,吩咐道:“吹号启程吧。” 呜呜呜…… 号角声随即响起。 旗舰动力舱内。 牛开始牵引转盘转动。 哗啦啦! 旗舰劈开海浪,率先启动。 舰队中间。 朱元璋御船。 朱元璋等人站在甲板上,只觉脚下晃动,身子跟着晃动同时,舰首劈开水面,溅起的零散水花,打在众人脸上。 所有人都下意识低头。 弧形尖锐舰首,劈斩水浪,顺流而下,速度越来越快。 …… 直到半个时辰后。 突然驶出闽江水道。 一头冲入,极目远眺,一片蔚蓝无际的大海。 南巡而来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们很多人,以他们的身份,当然见过大海。 可他们从未站在如此庞大的战船上,目视一望无际,湛蓝大海。 更直接身处其中。 向着茫茫不知尽头的深处驶去。 脚下起起伏伏的不踏实,以及大海的深邃,不由让人对大海深处,产生一丝畏惧。 ‘朱四郎就是这样,无所畏惧的驰骋在这令人敬畏的大海中?若是朱四郎不慎遇到海难就好了,大家都能松口气,老天怎么这么不开眼!’ 此刻,许多人不约而同冒出这样的念头。 …… 采绿站在马秀英身边。 她如今,以娘娘侍女的身份,跟在娘娘身边,熟悉皇宫内的一切。 同时,娘娘手把手教导她。 看马秀英脸微微苍白,低语:“娘娘,您要是不舒服,晕船就跟采绿说,东番郎中专门为晕船配置了草药,能有效缓减晕船。” 闻言,马秀英回头,抬手揉了揉小姑娘发顶,含笑道:“好,我什么时候难受,就跟采绿说。” 她和重八都特别喜欢这个孙媳妇。 朱元璋身后,朱标、后宫嫔妃余光看着马秀英和采绿对话。 朱标微微皱眉。 说实话,他对这个儿媳妇有些抵触。 倒不是因采绿是老四学生。 实在是采绿,给不了雄英任何帮助。 完全不符合母仪天下的要求。 而且,对方和雄英一样,跟随老四和妙云学习,学了一肚子新学思维。 这种新思维,恰恰是大明境内,很多精英最反感的。 若不是雄英坚持。 父皇、母后因为老四,对这姑娘爱屋及乌。 又牵扯老四。 他顾虑,坚持反对,会给人一种,他是因老四,所以反感采绿。 他一定会反对这门亲事。 看来只能在雄英的侧妃选择上,给雄英挑选一个,对雄英有帮助的了。 现在雄英不理解。 等雄英做了皇帝后,就会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了。 哗啦啦! 身后传来声音。 打断朱标思绪。 众人转身,就见三幅巨大风帆缓缓升起。 随着舵手调整风帆。 下一秒,所有人身体猛然晃动。 庞大巨舰,瞬间提速。 弧形尖锐船首,更加猛烈劈开海浪。 …… 朱樉、朱棡等皇子们,抓着护栏,站在舰首,震惊感受着大海,以及战船劈斩海浪疾驰的速度。 “四哥,太震撼了!” “四哥,这就是在大海上航行的感觉吗?” …… 蓝玉站在朱棣另一侧,看着一群皇子,激动的满脸潮红,余光看向和朱樉等人说话的朱棣。 大海文化和陆地文化不同。 他已经在朱老四麾下那些将领身上感受到了。 虽然朱老四麾下,也都是一群中原人。 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这群人,随着这些年出海,已经有了很明显的细微变化。 大海文化,绝对是一种进攻性,进取性十分强烈的文化。 这一点,朱老四陆军第一镇体现的十分强烈。 和朱老四在草原行动时,他曾深入陆军第一镇和普通将士聊天。 从这些将士的谈吐中,就能清晰感受到,普通士卒有别于大明军的强烈进取性和进攻性。 连朱老四麾下的士卒都在变化。 可大明精英层,一群自诩精英的蠢货,却无法客观公正的去正视这种变化,认同、学习,人家身上展现的价值! 或许是自身经历的缘故吧。 他现在,特别重视变化。 尤其是朱老四燕藩,每一点新鲜事物的变化! 说实话,他只是没对太子爷说。 但他对大明现在的形势,十分担忧。 …… 两日后。 中午。 舰队出现在鸡笼屿十五里外。 蒋进忠收到斥候汇报后,立刻转头命令:“行动起来,岸防炮准备,海军把靶船拖出去!” 这是王爷临走时交代的。 此番,他们燕藩,就是亮獠牙!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