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邀请他们,观摩燕藩灭吕宋? 展露獠牙! 朱老四这是在向大明朝堂,展露自己的獠牙! 许多人面露愤怒。 哼! 大明占据中原,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朱老四有五万新军又如何! 等太子爷继位后。 一样可以收拾他朱老四! …… 朱元璋把许多官员愤怒、敌视、轻视的神色看在眼里,脸有些微冷,肃然道:“咱知道了,传令老四,明年春耕后,咱就会南巡,让他做好准备。” 蒋瓛领命离开。 午朝结束后。 百官纷纷鱼贯而出。 三三五五凑在一起议论。 “朱四郎这是借机向咱们展露獠牙,给咱们下马威啊!” “哼!那倒是更要去看看了。” “他燕藩的财力能武装多少兵马,又有多少人口,多少粮食,反观咱们大明,地大物博,人口无数,军队全面整编后,就有百万雄师,任他朱四郎领兵能力极高,咱们也能凭借数量优势,碾压死他!” “何况,咱们这边的武将,虽然不如他朱四郎,可蓝玉、沐英、耿炳文这么多臭皮匠凑在一起,总比他朱四郎一个人强吧,蓝玉等人要是连这点能耐都没有,那就该杀!” …… 李善长和刘伯温,老胳膊老腿走在群臣后面。 听着隐约传入耳中的议论。 李善长眼底隐忧一闪而逝:“伯温兄,前方一片迷雾,人走在其中,心惊胆战啊!” 他对未来十分担忧。 太子是他们这些老东西,亲自教出来的。 无疑很优秀。 有燕王这样一个,力压一头,极其优秀的兄弟,战略定力都能保持到现在。 足可以证明太子的优秀了。 纵观历史。 他就找不到,比太子更优秀的储君。 外面的百姓感觉太子不如燕王。 那是因为燕王在文治武功方面太过耀眼。 而太子被当做储君培养,从小,他们教太子,主要是权术、驭人、明辨罢了。 太子的身份,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 只要懂驭人、权术、明辨即可。 当然,类似燕王那种领兵天赋、以及提出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的文治能力,太子肯定也是比不上的。 但身为皇帝,根本不需要这么高的能力。 只要能明辨下面人建言的好坏、对错即可。 正是身为太子的老师之一。 他很清楚,他们教了太子什么。 太子欠缺什么。 太子身上,缺少燕王身上,那种野路子培养出来的开放的眼光。 太子欠缺的,在大明官员,很多读书人身上都存在。 “他们害怕燕王的同时,对咱们大明又有着强烈的自信,认为我们地大物博,有着充足的人力物力,将来也一定可以,凭借这些优势,碾压燕王……” “我有预感,未来大明和燕王的燕藩之间,必然会起摩擦,只希望,这种摩擦,不会发展成全面战争吧。” 刘伯温余光瞥视李善长,眼底忧虑同样很浓。 苦笑道:“一代人,管不了几代人的事情,未来只能靠后来者的智慧去面对新问题,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罢了。” 陛下这些年做了多少事情。 太子的确承受住燕王这块磨刀石了,可在这个过程中,太子对燕王的态度,也发生了细微变化。 这恐怕是陛下也没有预料到的吧? …… 御书房。 朱元璋落座后,看着朱标,笑问:“你有什么话想和父皇说?” “父皇,儿臣希望跟随父皇南巡,去看看福建、东番,期间,可以让雄英监国,也让雄英锻炼锻炼……” 朱元璋微微愣怔。 标儿是想近距离感受新气象? 还是想近距离,摸摸老四的底,为将来做准备? 朱元璋默默琢磨。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无法对标儿无条件信任了。 当然,并不是怀疑标儿可能威胁到他的皇权。 如果标儿有这个能力,能力足够了。 他现在就可以把皇位交给标儿。 自己带着秀英回凤阳陪都老家去。 他只是对标儿对老四的态度,不敢无条件信任了。 “那好,就让雄英监国,你和咱一起去。”朱元璋笑着答应了。 去看看也好。 首先,感受感受福建的新风尚。 其次,也让标儿知晓老四燕藩的实力,不至于被朝堂内一些人盲目裹挟,做出不理智的盲动。 他犹记得。 老四离开前一晚。 他把老四叫到面前,问老四:“如果将来你大哥为首的大明朝廷,对伱咄咄逼人,你会怎么办?” 老四的回答。 他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一味的妥协,只会让大明这边视为软弱,该斗争时,儿臣会毫不犹豫斗争!” 老四也确实这样做了。 这不,回到东番就立刻扩军,还邀请他们观摩灭吕宋。 他相信老四。 即便兄弟二人未来发生冲突,老四把标儿为首的大明打疼了,就会收手。 对老四,他有信心。 他现在,只希望朝廷内部,将来被打疼后,能真正清醒。 至于他为何不清洗朝堂,换一批人? 这个问题,他也想过。 可遍观如今的大明。 真正能接受老四那套理念,有,但不多! 换一批人,还不是仇视老四吗? 相反,贸然提拔上来的人,理政经验不足。 且也不似现在朝堂这批人,和老四真正打过交道,不熟悉老四,更容易盲目冒进。 反而还不如这批老东西。 别看这些人敌视老四。 可这批人,打心底里同样也对老四发怵。 有些事情,也只敢暗戳戳,不敢明目张胆搞。 就好像针对妙云丫头他们,这群人就不敢直接跳出来,冲撞朱府! “儿臣谢父皇!”朱标激动笑了,谢恩后,试探询问:“父皇,土桥村的百姓马上就要搬离了,土桥村往后如何安排?” 对于土桥村的搬离。 他感到很可惜。 土桥村是大明乡土村社,先进性最好的一个。 杨八等人,已经摸索找到了一条道。 这批人,本来可以成为大明无数个乡土村社村的示范。 可老四担心走后,土桥村乡亲被仇视者报复,要迁徙土桥村。 他也不好反对。 朱元璋没问朱标有什么想法,直接说道:“此事,父皇已经有安排了,咱会为雄英招募一群差不多年纪的孩子,这群孩子在土桥村学习兵法、新军操典、以及其他知识,同时耕作,朝廷负责养着……” “人数暂定为一千人,基本相当于两个营新军,这支新军,将由雄英自己操练……” …… 这是老四离开前一晚,提及的。 请求他给雄英配置一支绝对的心腹精锐。 他知道老四担心什么。 雄英除了血缘上是标儿的嫡长子。 可性格、做事风格,活脱脱就是老四的翻版。 未来,雄英肯定要把老四那些理念和新思想,彻底推及大明全境。 反对者一定会很多。 这就要求,雄英身边必须有一支,完全信得过,且允文允武,能胜任各个位置的力量。 招募一批十几岁的孩子。 让雄英亲自训练。 教导这群孩子的人选,他也想好了。 让方孝孺这些朝中新派人物,时不时轮流去给孩子们上课。 总之,这批孩子,绝不会让朝中那些保守老派插手。 再过几年,等雄英和大眼姑娘采绿成婚。 土桥村商行,乡亲们都送给这姑娘了。 商行赚取的利润,完全能自行养活这支精锐。 即便他不在了。 这支人人至少能胜任营管带的精锐,就是完全独属雄英的私兵,谁都不能染指。 “标儿,这是父皇给雄英,在你之后,继承大统做的最后一件安排,也只给雄英安排这一千人,父皇希望将来,父皇不在了,你能像父皇爱你、宽容你一般,宽容对待雄英……” 朱标苦笑,抱拳道:“父皇,雄英虽然性格上,和儿臣想象中有些不像,但儿臣毕竟是雄英的父亲,怎么可能难为自己的孩子……” 朱元璋起身,走到朱标面前,看着,拍了拍朱标肩膀,语重心长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你与父皇的性格不同,父皇也从未因此,对你有过半点动摇,咱希望,咱们家这个好传统,能传承下去……” …… 数日后。 朱棣在福建,和学社读书人讨论的消息传到金陵。 百姓对于资产税取代田亩税、人丁税的好坏无法判断,议论纷纷。 而朝堂却顿时炸锅! 资产税! 这就意味着,天下人,凡是有家资财产者,都要纳税。 无数人对朱棣恨得咬牙切齿同时。 开始污名化资产税。 就是要趁着百姓尚未搞明白前,彻底污名化资产税! 让百姓也抵制。 …… 吕府。 哈哈…… 爽朗笑声从吕本书房传出。 吕本坐在木制轮椅上,抚须痛快大笑:“胡相,朱四郎的资产税言论传回来,恐怕除了福建那个背祖弃宗之地,天下士绅都会更加仇恨朱四郎,不,随着资产税污名化轰轰烈烈席卷,也能影响朱四郎在愚民心中的印象!” 话中。 吕本拍着大腿。 无意间,碰触到截肢的边缘,眼中恨意顿时一闪而逝。 这一切,都是朱四郎造成的! 此仇,他一定要报! 而这个愿望似乎越来越有可能实现了。 资产税传来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