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他不干! 他可不傻,一旦自立为王,将来再被燕王打败吞并。 会很难自处! 自古以来,一方诸侯,一旦被打败,都很难再得到胜利者的完全信任。 中原争天下那些诸侯,战败后,有几个得到重用? 有好下场? 他现在,就等着燕王吞并吕宋后,迫使麾下家族,跟着他投效燕王。 和燕王争霸四海? 陈祖义自以为是。 可他有自知之明。 朱棣含笑点点头,“等我安顿下来,问问造船厂的情况,如果能挤出人手,我让造船厂再帮你改造一批战船,你的心思我知道,你的情况我也了解,现在时机没有成熟,不着急,你帮我在三佛齐,挡住陈祖义向南海扩张的势头。” 他还需要一段准备时间。 并且,需要消化吕宋。 并不想和陈祖义贸然开战。 打赢了。 也无力直接统治马六甲,这种仗就得不偿失。 但他也不希望陈祖义陈朝的触手,伸到南海! 这里是他的! 梁道明听闻朱棣许诺,顿时更加踏实了,捶胸道:“王爷,我知道该怎么做,绝不让王爷失望!” 朱棣点点头,冲后面和夏时敏嘀嘀咕咕的蒋进忠招了招手,“进忠,带我去咱们冶铁坊看看。” 他已经听说了高炉之事。 迫不及待想去看看。 “老夏,晚上喝酒!”蒋进忠丢下一句话,急匆匆来到朱棣身边,带着朱棣以及众人赶往冶铁工坊。 一群人浩浩荡荡抵达。 看到面前高一丈多的高炉,全都惊呆了。 朱棣围着高炉转动。 已经和后世的高炉十分相似了。 高炉周围,有铁架子。 上方是一个龙门吊。 匠人们正在给高炉装铁矿石,一铲铲铁矿石,被吊起来,从顶部侧面,倒入高炉内。 朱棣询问:“是谁想到,用咱们中原的陶土坩埚做隔热内胆?” “王爷,是咱们工坊的张大匠。” 朱棣对这个人有印象。 其实,高炉炼铁最难的就是耐高温的隔热砖。 在冶铁科技方面,他是想推动的。 可他知道耐高温隔热砖。 但他不知道怎么制。 古人留下的智慧结晶实在太多了。 别说现在了。 他记得,后世精密加工,都用到了古人发明的一些工艺。 现在没条件,将来财政宽裕点,一定想办法收集这些古代科技技艺,整理成册,让学生们学习钻研。 永乐大典修不成了。 专门修古老科学技术的智慧结晶,财力应该能支撑。 朱棣指着高炉,“听说你们用石灰和火山灰,浇筑了岸防炮底座,有没有想过,火山灰就是火山爆发,高温烧灼形成,搞清楚火山附近的石头成分,咱们这个高炉能承受更高的温度,可以试一试,能不能烧制出,浇灌炮台的那种粘合剂,这东西,如果能大批量生产,我们可以用来修建河堤、农田水利、甚至可以用来修筑道路……” 既然连高炉都搞出来了。 这种高炉,至少能承受一两千度高温。 完全可以烧制水泥了。 既然发展都这么快了,他顺便提一嘴,也无妨。 只是给出一个思路罢了。 并不存在拔苗助长的隐患。 …… 随后,朱棣又带着众人参观了山头的岸防炮。 管身一丈长,3.3米,管径八寸的火炮,别说对这个时代的人了,就是朱棣看了,都有种不真实的震撼! 一天热闹后。 朱棣只交代蒋进忠,安排人手,在鸡笼屿东面山上,建立一座忠烈祠,把兄弟们的骨灰分为两份,一份随同朝廷以及东番的数倍抚恤,由各级将领亲自送往各个安置村。 这份骨灰,让战死兄弟的家人,为兄弟们立碑。 也方便百姓就近扫墓祭拜。 另一份骨灰,埋葬在忠烈祠中。 燕藩官方祭拜。 安排好这一切后,朱棣就闭门不出。 陪着徐妙云和孩子们。 众人虽然奇怪,可谁都没说什么,都在静静等待着,朱棣走出府门的那一刻。 只有毛骧、徐妙云知道,朱棣在等军情司的消息。 当常茂的死讯传回,就是朱棣走出府门,告慰战死兄弟,开始拔剑四顾之际! …… 半月后。 贵阳府。 夜深人静。 常茂下榻的客栈,甲字房间内。 漆黑的房间,灯烛渐渐亮起。 三名青年站在床头。 冷笑看着刀抵在脖子上,依旧熟睡的常茂。 其中一人命令道:“把他弄醒!” 一名军情司成员,转身端来茶杯,猛地将杯中凉了的茶水泼在常茂脸上。 常茂一个激灵清醒。 睁眼瞬间,看到面前三人,脸色瞬间大变,想反抗时,才发现抵在脖子上的利刃。 努力保持镇定,“你们这些蟊贼,知道我是谁吗!” “大明太子的妹夫,当朝郑国公,云南大理府千户……郑国公千万不要大喊大叫,跟随你的亲兵,已经不省人事,若是惊动其他人,我们就只能立即杀了你!” 常茂看着为首青年,唇角戏谑,如数家珍将他的名讳报上来,眼底恐惧一闪而逝。 对他的家底如此清楚,还敢这样做! 那就意味着…… 常茂嘴唇哆嗦,颤抖声响起:“是谁派你们来的,你们有什么目的?” “我们想知道,此番针对燕王朱棣,是谁在幕后,为你出谋划策!只要说了,我们就不为难你,我们主要在找主谋……” “朱四郎!”常茂眼睛瞬间瞪大,“你们是朱四郎的人!你们如何进入大明境内!” 一般人,即便是商贾,在大明境内,穿州过府通行,都要有官文。 而这群人却可以! 足可以说明,这些人的厉害! 朱四郎瞒着朝廷,竟然建立了这样一支秘密力量! 估计和锦衣卫差不多! “别杀我,只要你们别杀我,我就告诉你们……” 胡惟庸他管不了了,他可不想死! 片刻后。 常茂把所有事情都交代了。 为首军情司队长给手下兄弟使了个眼色。 对方猛地一击手刀砍在常茂脖子上。 常茂爬在桌子上昏死过去。 “去,找出常茂随身携带的文稿……”队长命令。 很快,队长亲自执笔,临摹常茂的笔迹,写了一封对过往碌碌无为的忏悔书,以及对去云南蛮荒之地的埋怨。 给常茂喂毒,确定常茂死亡后。 队长冷哼一声,“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想着算计我家王爷,你算什么东西!不自量力!” …… 军情司消失在夜色中。 翌日。 贵阳府锦衣卫据点顿时鸡飞狗跳。 “快!快!快把郑国公服毒自杀的消息加急送回朝廷!” 就当军情司还在艰难的离开大明境内时。 十五日后。 金陵。 镇抚司衙门。 蒋瓛已经随朱元璋返回金陵。 纪纲看着蒋瓛豁然起身,脸色苍白,双手颤抖,好奇询问:“指挥使,发生什么事了?” 他实在想不出,贵阳府能有什么事? “这是政治暗杀!这是政治暗杀!”蒋瓛喃呢,只觉浑身寒气直冒。 他已经猜到,是谁动手! 蒋瓛抬头,看向纪纲,“郑国公常茂死了,留下一份对前半生蹉跎懊悔,以及对去云南蛮荒抱怨的书信,服毒自尽了!你认为,常茂那种人,会如此不惜命吗?” 纪纲脸已经没有血色。 政治暗杀! 燕王怎敢! 此行为,无疑是狠狠抽了太子爷一个耳光! 太子爷贬常茂,保常茂。 燕王就直接搞肮脏阴狠的政治暗杀! 一副无所不用其极! 就不怕太子翻脸吗? 纪纲感到恐惧,他会不会也被燕王盯上了? 常茂有没有出卖他? 蒋瓛瞧着纪纲浑身颤抖,吩咐:“这几天,你避避风头。” 话罢,就匆匆往外走。 他得把这个消息,马上告诉太子! …… 东宫。 书房。 朱标伤势虽然尚未痊愈,已经开始有限度处理政务。 雄英站在书案前。 朱标一边伏案批示奏折,一边询问:“非采绿不可吗?不能换个人?”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这章有点少,今天有事情,回来的晚了,接下来,会有朱棣和大明之间的对抗、摩擦剧情安排。 下一个剧情高潮,是朱元璋南巡一些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