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众人纷纷微微愣怔。 徐妙云深深看了眼李善长。 其实,她穿这身,陆军第一镇成立之初,四郎就专门命裁缝给她做的女款军服。 主要是向来犯的宵小之辈表明,她背后的力量。 震慑这群宵小。 这么大的响动,巡城队肯定很快就会过来。 明日早朝前。 此事也一定会被汇禀给父皇。 父皇大概率会召见她。 即便父皇没有想到这一层,看样子,李善长也要推一把。 不过,她还想听听,李善长会说什么,“李伯伯,为何要如此?” 李善长顿时笑了。 看了眼徐妙云。 他和徐达也是老朋友了。 从郭帅时期就认识,又一起辅佐当今陛下开创大明江山。 徐家子弟叫他一声伯伯合情合理。 但更显亲近。 而燕王妃现在称呼他一声伯伯,更显示了把他当自己人看待。 可又要询问他,为何建议穿着戎装见驾。 就是想彻底搞明白,他的态度。 质疑但不会让人不舒服。 相反还很受用。 这对于,如今,迫切想把儿子、儿媳、孙儿托付给燕王一家的他来说。 虽然是考察他的态度。 可一声伯伯称呼,十分让人舒坦,更感激动。 瞧瞧这份说话的语言艺术。 不愧是,朱紫巷最出色的女子。 这些年,朱紫巷的女人们,出于嫉妒羡慕,总酸溜溜议论什么,朱老四肯定把徐大丫宠坏。 可有些女子,其本身贤良淑德,能力出众,即便再受宠,也不会被宠坏的。 他所见过的女性中。 当朝皇后是一个。 眼前这位燕王妃是一个。 这样的女性,实在太少了,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燕王朱棣真的是好命。 他有理由相信,即便朱老四出现什么意外不测,眼前这位也能撑起朱老四留下的基业。 据他观察。 燕世子雍鸣也才干出众。 燕藩一脉,未来可期! 人家父子还真没必要,惦记朱皇帝打下的这点大明基业。 朱四郎有创天下的能力。 燕世子怎么看,至少也有守天下之才干。 父子二人,两代人,怎么也有五十年吧? 五十年,即便在域外他乡,也足够开创一番稳定的王者霸业! 人家父子何必惦记大明这点东西。 有些人,就是看不清看不透。 不! 若他还像以往,代入传统士绅的身份,一直对朱老四抱有敌意,其实也看不透。 李善长收敛思绪,深深看了眼徐妙云,郑重作揖:“王妃穿陆军第一镇的军服示人,首先可以对外展示,燕王一系,志不在大明,你们与大明其实从福建开始,已经是两架马车,如此一来,一部分中立者会冷静,一部分本来就希望交好燕王燕藩的朝臣,才有足够的筹码和理由,说服其他人……” 朝中对待燕藩态度中立的也不少。 比如宋濂、赵翥这些在学术方面钻研较深的。 他们支持太子。 但只要燕藩并不窥伺大明,他们并不敌视燕藩。 认为大明发展大明的。 燕藩发展燕藩的,彼此互不影响,对于燕藩在海外搞一些奇淫巧技之类的事物,推行新文化,也保持一种默默观察态度。 即便对有些事情不认同,也会理智保持克制,从不会说三道四。 可眼下,太子重伤昏迷消息传回后。 加上朝中攻击燕藩,阴谋论揣测燕藩的人很多,气氛影响,也十分紧张。 赵翥今天就支持,暂时减除燕王的兵权,只允许燕王掌握自己的陆军第一镇。 希望交好燕藩的人。 有方孝孺、练子宁等人。 这些人地位虽然如今还比较微末,可都是太子系的中坚力量。 还有比如他这种,为了避免大明未来风波诡异的激烈变局,想给后代找一个庇护的。 他们想为燕藩说话。 可如今舆情汹涌。 只要开口为燕藩说话,就会被扣一顶私通燕藩,意图不轨的帽子。 搞得大家想说几句公道客观的话,都无法开口。 一旦燕王妃穿着陆军第一镇露面,向外界表明,燕藩与大明早已是两家马车,燕藩也无意大明的坛坛罐罐! 他们至少有筹码,有理由为燕藩奔走呼号。 “无论是中立者,还是希望交好燕藩者,我们都出自士绅阶层,我们在这个阶层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有助于帮忙缓和局势。” “当然,最主要,还是王妃穿上燕藩军服露面,可以有效震慑那些喊打喊杀,企图盲动的人,提醒他们,燕藩和大明其他藩王不同,燕藩的一切不是大明赐予的,燕藩后面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他有理由相信。 只要燕王妃穿着燕藩军服在朝堂露面。 一定可以提醒很多头脑发热的盲动者。 燕藩陆军第一镇,一支一万三千的新军,战损了一半人马,依旧没有崩溃,战斗力依旧旺盛,目前,正在奔袭捕鱼儿海! 其实,这可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据! 朝廷的精锐,若是战损三四成,士气肯定降落到低谷。 反观燕藩这支,朱老四用理念武装出来的新式军队呢? 战损一半,战斗力依旧旺盛! 这样的军队,燕藩还有一支混成协。 若是燕藩需要,恐怕还能武装出一支来! 北征三月开始后,燕藩就不停往东番转运俘虏。 这批俘虏可都是有战斗经验的青壮! 已经转运走三万多人了! 再加燕藩的数百艘火炮战船。 惹怒了现在的燕藩,燕藩或许无法直接推翻大明。 可燕藩武装力量,有能力让大明忌惮! “这种让人头脑发热,极有可能铤而走险盲动的氛围中,应该给所有人泼一盆凉水,王妃身穿的燕藩军服,就是最好的凉水。” “其次,也是向陛下展示,燕藩对大明没有心思。” 今天陛下把他和刘基叫到御书房。 商议完北方长城守军安排以及派御医出塞等一系列问题后。 陛下支走了太孙。 冷不丁说了句,‘若是标儿真出事,这大明江山该交给谁?’ 他当时就被惊起了滔天海浪。 太孙再过几个月就年满十岁,按照皇帝当初制定的祖制。 太孙满十岁,就正式册封为太孙。 就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太子即便重伤昏迷,生死未卜,这个问题也没有必要讨论吧? 这就证明,若是太子真出事,在陛下心中,太孙并不是合适的继承人! 陛下心中的人选,其实从问出这句话时,就暴露无遗了。 燕王朱棣! 也不怪那群喊打喊杀的人激进。 实在是,所有人都认为,太子出事,没有人比燕藩更适合继承大明。 若是燕藩有意大明皇位,他当然不会建议燕王妃向陛下表明心意。 可燕王妃把燕藩军服穿在身上,态度已经显露无疑。 既然无意大明。 那就要尽快向陛下表明心意! 陛下那句冷不丁的话。 止于他和刘基就行了。 千万不能传扬开。 徐妙云听闻后笑了,含笑看着李善长,“李伯伯的建议很好,侄女知道该怎么做了,将来,李伯伯若是在大明呆腻了,可以来我们燕藩看看。” 李善长这人,只要不为名利所缠身。 真的很有能力。 此刻的李善长,可比大明立国后,做韩国公深陷名利欲望中的李善长更具智慧。 李善长含笑点头,作揖告辞道:“王妃无恙,臣就先告退了。” 李琪跟着作揖,率先跟着李善长离开。 朱镜静打量着徐妙云一身燕藩军服,握拳加油道:“四嫂加油!” 四嫂穿这身军服,实在是太飒了! 巾帼不让须眉! 明早肯定能狠狠震慑那群混账东西! 告诉那群混账,四哥燕藩的力量! 等她到了东番后,求求四哥,看能不能弄一套四嫂这样式的军服。 即便不能在外面穿。 在家里穿穿,也能过过瘾嘛。 不对! 四嫂说了,四哥治下将来要搞新服饰文化! 外面穿,也能! 徐妙云含笑点头后。 朱镜静才带着对东番无限畅想,高高兴兴离开。 果然,李善长离开不久后,巡城队就来了。 了解情况后,在府门外留下十几个将士值守,匆匆离开。 翌日五更天。 朱元璋刚从坤宁宫出来。 禁军指挥使就已经在外面等着了,“禀陛下,昨夜有人在朱府外使用了炸药,朱府的府门被炸开……” “妙云丫头和金豆子呢?!”不等禁军指挥使汇报完,朱元璋便满脸寒霜。 他没想到,会这么激烈。 昨天午朝他才刚刚杖毙一人,以儆效尤,震慑金陵所有敌视老四的人。 当晚,就有人使用炸药?! “禀陛下,王妃等人只是受到惊扰,未受到伤害,韩国公当晚带着公主、驸马还去看望了王妃……” 朱元璋点点头。 李善长那个老狐狸现在的表现,并不意外。 毕竟要把李琪托付给老四庇护。 他肯定不想老四的家眷出事。 “传令给锦衣卫,你们禁军配合锦衣卫给咱查!另外,马上派人去朱府宣召燕王妃参加早朝。” 他必须得向满朝文武,再次表明对老四一家四口的重视。 同时安抚妙云丫头。 老四此刻,还在为大明征战。 他的妻儿在金陵受到这样的委屈。 他这个做父亲的,若是没有表示,那也太不配做父亲了! “遵命!” 禁军指挥使领命后匆匆离开。 …… 朱紫巷。 各府官员出门后,就发现朱府外面值守的将士。 顿时议论纷纷。 “朱四郎的家眷被圈禁了!” “对,这就是圈禁!必须在天亮前,把这个消息传遍金陵!” …… 谁都知道,这是一种保护。 可就看怎么说,怎么操作。 ‘圈禁’的消息传开后,不在朝堂,不明真相的士绅、读书人一定会备受鼓舞,或许会做出更有利于激化矛盾和气氛的行为。 传到草原,逼反朱四郎,才是他们最想看到的! …… 朱府。 徐妙云早已身穿一身戎装等着了,看到禁军指挥使亲自前来,含笑点头,“好,我这就随你去见驾。” 禁军指挥使一路跟着徐妙云出府。 等徐妙云上了皇宫派来的马车后,悄悄摇头,小声嘀咕:“娘的,燕王厉害,燕王妃也巾帼不让须眉啊!” 那群人喊打喊杀? 他今天看到燕王妃一身装扮,惊愕愣怔的下一瞬间,浑身瞬间被一股寒气笼罩。 这身燕藩军服,让他想到了燕藩的武力! 别的不说。 燕藩几百艘战船的威力,整个金陵都见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