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太子!” 蓝玉眼疾手快,抱住朱标。 手无意碰触朱标胸膛,只觉满手湿腻。 “火把!” 蓝玉脸色骤变,疯狂大吼。 火把凑近,汤和等人这才注意到朱标胸前渗血的伤口。 所有人脸色瞬间苍白。 寒气笼罩全身。 太子若是出事。 大家都难辞其咎! 汤和率先回神,保持镇定,冷冷道:“还想活着回朝,此事就不许泄露!” “蓝玉,马上带太子回帅帐!” 蓝玉回神,拔腿抱着朱标就往帅帐小跑。 …… 汤和一直把各军安排好后,才带着张玉一同前往帅帐。 军中郎中,给朱标号脉,又脱掉朱标盔甲,解开朱标的衣服,查看伤口。 朱标胸口,中弹处,足足三处! 张玉跟着汤和凑近后,看到朱标的伤口,微微皱眉,眼底担忧一闪而逝。 此刻,他已经心乱如麻,无法预测,未来大明会发生什么动荡。 又会给老四带来什么? 郎中伸手轻轻触摸伤口。 片刻后,满脸严肃转身,“中山侯,太子爷的伤口必须马上缝合止血,不然失血过多……” “那就缝合啊!”蓝玉看着朱标脸色苍白,昏迷不醒,焦急催促。 “蓝玉!” 汤和喝止蓝玉,看向郎中,“是不是还有什么困难,你有什么说什么!” 郎中畏缩道:“太子身中三颗弹丸,其中两颗并未卡入胸骨,很容易取,可有一颗,卡在胸骨中,这种外科术,臣从未做过,只是在燕王陆军第一镇救护队曾观摩过,而且胸部涉及心肺,十分容易被邪祟侵入……” 汤和等人听明白了。 就是说,卡入胸骨中的弹丸,军中郎中没这个技术,更不敢操刀! “为今之计,只能把另外两颗易取的弹丸先取出来,先把三个伤口缝合,只要邪祟没有入侵,或许……或许……” 或许,弹丸留在身体里也没事。 郎中说着说着,就不敢说了。 可汤和等人都听明白了。 汤和、蓝玉等人相互对视。 “就按你说的办!”二人同时异口同声。 在场,能做这种决定,敢做这种决定,也只有他们二人。 他们一个是太子二叔,一个是太子妻舅。 这种时候,他们若不果断担负起责任。 下决心。 太子只会更加危险。 众人一直亲眼看着郎中将两颗弹丸取出,撒上陆军第一镇救护队提供的三七粉、蒲公英粉,缝合伤口…… 郎中擦着汗,起身,“中山侯,陆军第一镇救护队的郎中说过,新鲜蒲公英的白色浆汁,对他们所说的伤口感染作用十分有效,据说,这是陆军第一镇反复试验的结果……” 蓝玉知道此事。 攻克巴拉望岛,孙元楚重伤。 陆军第一镇救护队的郎中,就是用蒲公英的浆汁,给孙元楚外服。 “快!快去外面挖蒲公英!” 安顿好一切。 众人才跟着汤和来到临时帅帐。 片刻后,蓝玉面色沉凝进来。 沉默的众人,这才抬头。 汤和示意蓝玉坐下,询问:“说说统计结果吧?” “此战,大营这边,以及战场,我方总计损失十万精锐,四个炮兵营全数损失,四镇新军,除了幸存的七八百人,也损失殆尽……” 众人听着一个个结果,心情愈发沉重。 虽然,北元损失肯定二十万出头。 可他们毕竟败了! 太子还昏迷不醒。 简直败的彻头彻尾! 接下来该怎么办? 马上班师回朝? 北元会放他们走吗? 可留在这里,医疗条件如此差,太子得不到最好的救治! 到底因为什么,明明不该失败,却败了? “瓦剌部不是在西线吗?” 阴沉声音突兀响起,众人纷纷循声看向常茂。 常茂脸色阴沉道:“为何,朱四郎西线牵制的瓦剌部十五万精锐,会突然出现在我们东线?” “朱四郎能轻松夺取和林,是不是和北元有什么秘密交易!” “这一切,是不是朱四郎设计好的!” …… 张玉坐在蓝玉下手,微微皱眉。 果然,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闭嘴!” 砰! 蓝玉抓起茶杯,猛地砸向常茂。 猝不及防,常茂没有准备,杯子直接砸在额头,应声碎裂。 鲜血顺着额头流淌而下…… 帅帐瞬间安静。 蓝玉脸铁青,尤不解恨,指着常茂等人:“你们一个个扪心自问,当初脱古思帖木儿表现出对燕王的恨意,燕王领偏师吸引北元兵力离开时,你们是不是都私底下,手舞足蹈庆祝!” …… 摆明了,所有人都被脱古思帖木儿对朱老四表现出的恨意、杀意迷惑了。 朱老四和太子分兵也是必然的。 即便没有脱古思帖木儿的恨意。 太子系内部,一群人不想朱老四染指捕鱼儿海功劳,也会逼着朱老四单独领兵离开。 朱老四当时若是不分兵。 内部的勾心斗角,一定会越来越难以压制。 朱老四为了团结人心,做了努力的。 都到了这个时候,不反思自身的错误。 还在一味把责任归咎朱老四身上。 已经不是蠢。 而是坏! 同时,他也不相信,朱老四和北元达成某种协议,致太子于死地。 他决定为太子交好朱老四。 是经过仔细观察,十分确定,朱老四对大明皇位没有任何想法后,才付诸行动的。 不光他观察。 沐英也在观察。 陛下也在观察。 方孝孺、铁铉、盛庸…… 难道他们这么多人,都眼瞎了!还能都被朱老四迷惑? “你给我滚出去!” 常茂铁青着脸,愤愤起身,擦了把脸上的血,“甭管他朱四郎有没有和北元阴谋算计我姐夫,就凭他放走西线瓦剌部精锐,就是大罪!而他没有通知我姐夫,让我姐夫身受重伤,就是死罪!这件事没完!我姐夫有个三长两短,我让朱四郎一家四口死无葬身之地!” 话罢,常茂愤愤出营。 拉过在外面候着,没有资格参加此番军议的纪纲,低语几句。 纪纲脸色变了变。 常茂眼神阴冷宛若毒蛇,“我姐夫出事,朱四郎万死难辞!也必须把这口黑锅扣在朱四郎身上!” 纪纲盯着常茂,瞬间明白了。 常茂担心太子醒不过来。 若如此,大明就要面临更换储君的变局。 而燕王朱棣,将会是一个十分有利的竞争对手。 其可能被立为储君的机会,某种程度,甚至超过太孙朱雄英。 所以,常茂想抢先给燕王扣一个洗不脱的罪名。 先杀徐妙云母子三人。 逼着朝廷,或者更准确,逼陛下坐实燕王的罪名。 如此,恐怕燕王也无法活着回京了! 是谁给常茂出的这个主意? 这种狠毒的法子,常茂绝对想不出来! “郑国公,陛下不可能听信锦衣卫,没有证据的一面之词,陛下绝不会做这件事……” 哼! 常茂冷哼,阴冷道:“只要你把西线瓦剌部,抽调东线,我姐夫重伤垂危的消息送回金陵城,我们常家以及其他仇视朱四郎,效忠我姐夫的人,就会愤怒之下,冲开朱府,杀徐妙云母子……” 当然不可能寄希望朱皇帝了。 如今,朱四郎在朱皇帝心中的分量,恐怕早和他姐夫齐平了。 胡惟庸说了,金陵那些仇视朱四郎的人,一定会假借为姐夫报仇的口号,诛杀徐妙云母子。 金陵那群老狐狸,都是聪明人。 知道这种机会,失去了,就不会再有。 何况,京军死伤这么多,多少个金陵百姓之家,要挂白帆! 那群老狐狸,一定会鼓动这群人去冲击朱府,趁乱杀徐妙云母子! 参与者多了。 法不责众! 何况,只要徐妙云母子死于意外。 姐夫和朱四郎就再也没有什么兄弟情分了! 朱四郎那么宠着徐妙云。 对姐夫,对整个大明,必然满腹滔天恨意! 朱皇帝敢让一个才能无双,却对大明、对姐夫,充满滔天恨意的人活着? 胡惟庸说了。 朱皇帝最终只能忍痛选择,坐实朱四郎的罪名! 这就叫欲加之罪! 这些分析,都是从姐夫帅帐出来,前往汤二叔临时帅帐,胡惟庸紧急找到他说的。 “纪纲,你办成此事,我们常家,以及太子一脉,将来都会感谢你!” 呼! 纪纲暗暗松了口气,他只是如实传递一份军报罢了。 至于剩下的,就是金陵城那群仇视燕王的老狐狸去做。 他只是做了锦衣卫分内的事情。 无论如何,都不会牵连到自身。 常茂也十分阴险,隐藏在他后面,金陵城那些仇视燕王的人,成了常茂的棋子。 常茂有这样的脑子? 纪纲强行收敛思绪,郑重道:“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下官向朝廷如实奏报,这是下官的职责,下官马上动身启程!” …… 于此同时。 呼伦湖。 “快!兄弟们,再加把劲儿!” 一支大军在星月下,披星戴月赶路。 朱棣策马奔冲在阵列前后。 “三叔,劝劝我四哥,休息一下吧。”朱桂看着朱棣策马从身边冲过,满脸担忧,凑到徐达身边低语:“这一路,咱们休息,四哥却要忙前忙后,掌握每一个细节,几天了,几乎没怎么休息过,这么下去,他就是铁打的,都会垮掉!” “是啊,三叔,你劝劝四哥吧!” “四哥这几天,身上的煞气越来越重,我们都不敢和四哥说话了。” …… 其他皇子纷纷担忧开口。 他们想劝。 可又不敢。 四哥这几日,人越发消瘦,眼眶越发深陷,浑身煞气,却越来越重了。 徐达摇头,沉默不语。 他很清楚,四郎的心情。 如今,已经不光是太子,不光是兄弟情谊。 更关乎中原无数百姓。 也关乎四郎一家四口,以及东番。 太子有没有出事? 若是出事。 消息有没有传回金陵? 若传回,妙云母子三人,将会陷入什么处境? 四郎的聪慧,早已看透了这一连串变故,可能引发的糟糕后果。 恐怕也预见了,金陵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四郎,为何要请求蒋瓛封锁一切消息!只让朝堂百官和民间知道,想让他们知道的消息? 不光是为太子树立威望。 有些话,有些担心,四郎不能说出来。 蒋瓛毕竟不可信。 说出来,反而容易被蒋瓛利用。 可蒋瓛没答应四郎的请求。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