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火药不多了。 不到万不得已,已经不能使用炸药包了。 训练时,朱棣就没少讲战术战法。 经过北征之后的鏖战。 棚正、队官这个级别底层将领,对战场局势的判断,也已经十分敏锐。 几乎所有棚正、队官第一时间做出最为正确的战术安排。 “瞄准元军步军!” “瞄准元军步军!” “放!放!放!” 兄弟们抓住机会,完全不管三十步左右攒射的北元骑兵,纷纷在各级棚正、队官的命令中,瞄准城下混乱的北元步军。 砰砰砰…… 凄厉惨叫声不绝于耳响起。 只是这一次。 北元步军哪怕伤亡惨重,却也没有向后溃散。 无数士卒冲到云梯附近,扒开压着云梯的战死袍泽,再次将一架架云梯搭在城头上。 北元步军再次开始攀爬。 下面的北元士卒,有人死死压着云梯,有人则不顾城头密集射来的弹幕,将战死袍泽的尸体搬来,堆积在云梯附近。 然后自己也被击中战死,爬在了袍泽尸体上。 更多北元军如此反复。 极为短暂的时间。 一架架云梯下方,尸积如山。 牢牢把云梯固定住。 活着的北元步军,踩着袍泽的尸体,蚁附云梯而上。 “刺!” 城头,周浪为首的骑兵标兄弟,拿起了战死、受伤袍泽轮换下的火铳,装上铳剑,冒着北元骑兵重点攒射,守在一架架云梯前。 每当有北元步军攀登露出脑袋时。 总会有两三柄明晃晃的铳剑,狠狠刺去。 …… 炮击已经结束。 至此,全军拢共也就只剩数十颗炮弹了。 压箱底,最后的底牌了。 朱棣双手滴血站在城头,观察城头情况,同时不时下令,将骑兵标三五人一组的预备队,派往城头最为凶险处。 救护队,冒着箭雨,在城头穿梭,带走受伤失去战斗力的兄弟。 …… 城下。 马哈木穿着普通北元精骑甲胄,隐藏在骑兵阵列中。 一边攒射一边目睹步军,十分凶悍的进攻,陆军第一镇明明摇摇欲坠了,可始终就是攻不上去。 啪! 脸上冷硬一闪而逝。 甩手扔掉弓。 锵! 拔刀同时,一跃翻身下马,盯着弹幕,冲向城头。 铁骑中,悍勇的蒙古人见马哈木如此,纷纷效仿。 马哈木冲到一座云梯前,奋力攀爬而上。 三根明晃晃铳剑刺出。 挥刀劈斩。 咔嚓! 力道之大,铳剑瞬间应声断裂。 马哈木抓住机会,一跃跳上城头…… “冲上去了!” “冲上去了!王爷,是马哈木!马哈木冲上去了!” …… 后方,纳哈出身边将领,看到马哈木登城成功,逼得陆军第一镇士卒节节后退,己方士卒越来越多涌上城头,不断扩大登城点,顿时激动大吼。 “好!” 纳哈出一直紧绷着脸,此刻也忍不住激动大喊一声。 “擂鼓!擂鼓!擂鼓!” 咚咚咚…… 急促昂扬的鼓声突然响起。 鼓点敲击在每一个人心头。 北元军听闻鼓声,热血沸腾。 陆军第一镇将士听闻鼓声,无形中,顿时压力倍增。 “时机到了!” 内城。 海童瞬间握拳,骤然转身,冷硬喝令,“马上发起突袭!马上发起突袭!” 几名万夫长谁都没说话,转身激动、紧张,紧紧捏着拳头,步履匆匆离开。 内城通往外城的通道。 中间出现一个一人高,凹陷深坑。 外城陆军第一镇方向,深坑边缘,装土的麻袋,砌成一道墙,堵住通道。 每条通道,都有一个队将士以及一门火炮防守。 无论城头多么艰险。 朱棣都没有调动这里的兵力。 “杀!” 将士们藏身在工事后面,严阵以待时,喊杀声突然响起。 元军弓箭手冲出来,拉近距离攒射。 后方,扛着同样装土麻袋的元军拼命往深坑边缘冲。 “放!” 砰砰砰…… 排枪射击中,冲在前面的元军倒下,后面的元军扛起袍泽遗落的麻袋,继续往前冲。 更后面元军冲上来,抬着袍泽的尸体往前冲。 元军距离深坑只数十步距离。 可在一个百人队,连续不断的五轮排射中每一次前进都要付出巨大伤亡代价。 向前挺进的每一步都十分艰难。 “万夫长,用大炮轰吧!”一名万夫长身边,千夫长看着麾下将士不断死伤,心疼道。 万夫长扭头瞪目,“没卵就给老子滚到后面去,我告诉你!没有把深坑填起来,就是你死了,都得继续填,填起来后,才能动用火炮!” 他现在已经十分相信海童了。 而且,经过白天的鏖战。 已经证明,对待陆军第一镇绝不能心存侥幸。 就是用人命填,都要把深坑填起来。 然后再动用火炮。 炮轰明四皇子布置在通道上的工事以及陆军第一镇守军。 一举冲垮陆军第一镇防守,冲上外城城头。 这个机会,只此一次! 这一刻,每一条通道都在上演着相同一幕幕。 当装土的麻包、尸体扔到深坑后,深坑肉眼可见恢复。 一门漆黑笨重的火炮在北元步军挡在前面掩下,悄无声息抬到通道上。 架在一个明显临时打造的木头架子上,平放对准,对面陆军第一镇的工事。 后方的北元士卒,开始悄悄避让到通道两侧。 双腿颤抖,生怕火炮射偏,打在自己身上。 可军令如山。 上面的将军,进攻前就对每个人说了,必须站在通道两侧,哪怕被己方火炮炮击,也不准后退。 在轰开陆军第一镇工事时,第一时间扑上去,涌向外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