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四日后。 大军距三峡口六十里。 诸皇子骑马陪在徐达身边。 徐达给众人讲述着三峡口的地形地貌,“三峡口,处于阴山东麓,蒙古高原南部中间,刚好形成一道长约十数米,宽约五六米的口子,西边阴山方向,地形陡峭,又有灌木、树林为阻,防守方只要派遣少量兵力就能控制三峡口阴山一侧……” …… “东边的蒙古高原南麓,地形虽然没有阴山那般陡峭,不过山包连绵起伏,步军、骑兵虽然可以在这种地形中勉强前进,可随军的辎重、大炮却无法伴随大军前进。” …… “另外,这种连绵起伏的地形,还十分适合北元精锐骑兵打阻击,对方一定会抢先占据一个个起伏的制高点,我们派兵,从下而上,付出惨重代价,冲垮北元一道阻击,翻入山坳,等待我们的就是北元精骑,占据又一个制高点,从高处猛冲下来的打击,这种地形很麻烦,如果硬啃,往往要付出极大代价!” …… 朱橚、朱梓等人认真听着。 朱桂询问:“泰山,如果咱们就在山脚,用火炮猛轰行吗?” 他的藩王卫留在后面修建大营,看守带不走的粮草。 他则跟来了。 这样的学习机会,岂能放过。 “不行。”谭渊摇头。 朱橚等人齐齐看向谭渊。 徐达笑着点头,让谭渊给众人讲解。 谭渊比划着说道:“我们的火炮是直射,北元骑兵只要躲藏在山头北面的坡面,就能躲避火炮,派遣少量观察哨,一旦我们的骑兵发起冲锋,他们也可以迅速占领制高点,王爷把这种战术,命名为反斜面战术,王爷说,对付这种反斜面战术,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明创造一种,能够曲射的火炮……” “就像这样……” 谭渊的手,先挑高后落下,“只有火炮发射炮弹的弹道,是这种形式的,才能把炮弹打到反斜面,如果有这种火炮,遇到敌方使用这种战术,倒是好打了,炮营排炮打击反斜面时,骑兵就跟着炮弹往前冲,冲到山包制高点时,炮营停止排炮,骑兵或者步军猛冲……” 反斜面战术? 徐达品咂着。 这个名字起得十分生动形象,就算是大字不识一个的低级将领,只要比划一下,也能理解。 “谭渊,四郎又编写了新的战术兵书?”谭渊话落,徐达迫不及待追问。 谭渊含笑摇头,“魏国公,这是王爷带着我们回朝途中,在战船上闲来无事给我们讲的。” “平日里,在鸡笼屿大营训练,闲暇时间,王爷也会把军中排棚以上将领叫到一起,零零散散给大家讲一些战术,主要集中在,新式军队的一些战术,以及如何与骑兵配合,如何与海军战船配合,发起登陆等等……” “就比如,王爷提出,火铳、火炮的运用,未来守城,绝不能只守城墙,应该结合周围地形地貌,在城外进行防守,迫使攻城方的火炮,无法威胁到城墙,就像此番攻打张北城,一旦女墙墙垛被火炮轰开缺口,对于进攻方登城陷阵来说,太有利了……” 徐达和诸皇子认真听着。 听闻谭渊一番话,所有人都明白。 陆军第一镇的战争思维,绝对早已经把大明军队远远甩在后面了。 丘福好奇问:“谭渊,刚才你说的那种,骑兵或步军伴随炮弹往前冲,你们练习过吗?” 朱老三臭不要脸。 把他扔下领兵,自己厚颜无耻,跟着老四去奔袭了。 徐达看了眼丘福。 丘福在军事方面的天赋很高。 一眼就看出,这一战术,在两军赢战于野的价值。 徐达也看向谭渊。 谭渊被所有人目视着,不由有点发飘,努力压着,摇头笑道:“王爷把这种战术称之为骑炮、步炮协同,也是在回来途中提出来的,暂时还没有训练过,王爷说,这种战术,在大规模兵力野战中最合适。” “而且火炮还得足够多。” “最好,成立一支,专门的火炮军,至少得有两三百门。” “火炮也排成三段……” …… “我琢磨着,等打完北征这一仗,我们回到鸡笼屿后,就会训练这种战术,将来进攻吕宋时使用……” 众人听闻后,唇角狠狠抽搐。 欺人太甚了! 吕宋一个小国,能凑出十万兵马吗? 即便能凑出十万兵马。 东番陆军第一镇、第一混成协,光凭现在的战术,两万多人,恐怕就能碾压吕宋的十万兵马。 谭渊这群人,竟然还想在人家身上,使用步炮协同? 不过…… 不知为何…… 每个人心中,竟然跃跃欲试。 好喜欢,这种欺人太甚的打法。 恨不得能去,彼时能在场,即便不亲身参与,旁观一下也好啊! ‘该死的鬼老四!’ 丘福听的,气的心中骂骂咧咧。 他是恨不得,马上直接挂印丢下朝廷的官职,去跟着鬼老四。 可这样不能。 这样做,会破坏朝廷和老四之间的关系。 同样,也是对大辽河卫,跟随他的那群老兄弟不负责任。 徐达深深看了眼,满眼自信的谭渊。 若是让四郎编练五六镇陆军第一镇这样的新军。 再配合几个混成协。 恐怕,老四真的对大明有什么想法,依托他们这些层出不群的新战争理念,都能把朝廷逼得抓襟见肘。 怪不得,此番,四郎带着陆军第一镇回来后。 太子对待四郎的隐晦态度,变化如此明显。 试想一下。 六个镇新军,配合几个混成协。 集齐十万精锐。 数百门火炮。 步炮协同,和朝廷摆开阵仗赢战于野。 朝廷现在的兵马能打赢吗? “谭渊,听说吕宋的疆域也不小,加上父皇答应,此战俘虏全都给四哥,一旦打下吕宋,四哥肯定要建国了吧?” “有没有听四哥说,要用什么国号?” …… 诸皇子听闻谭渊提及打吕宋,纷纷迫不及待打听。 在张北大营时。 四哥和陆军第一镇兄弟的功劳,被大哥系统的人刻意压着。 他们去安慰四哥时。 就在四哥帅帐外,隐约听到了立国之事。 只是一直没好意思问。 一时间,众人全都在打听朱棣吕宋立国方面的事情。 …… 三峡口。 “报!报!报!” 马哈木正带着纳哈出等人,沿着阴山山梁,讲解着他的排兵布阵时。 派出去的斥候返回,手脚并用,沿着山坡来到山梁。 “禀王爷,明四皇子偏师已抵达六十里外!” “来的好快嘛!”太平笑着打趣一声。 众人全都笑了。 纳哈出笑的十分保守,摆了摆手,遣退斥候后,道:“马哈木,继续说你的想法。” 马哈木点点头,继续道:“三峡口阴山一侧,我们放一支步军精锐即可,有一万人就行……” 纳哈出见马哈木看向自己。 知道马哈木,想要他提供这支精锐步军。 张北之战,三万人守城。 战败后,两万多人逃了出来。 大约损失了七八千。 损失倒也不算大。 他原本,打算把三万人全都填进去的。 原以为,会打成一场焦灼的添油战。 没想到,朱四郎陆军第一镇破城速度那么快。 “这支步军精锐我来出,火铳兵五千,弓箭兵三千,再配属两千刀盾兵,不过火炮运不上来,而且,仅剩的二十门火炮,我还要留着守和林。” 张北一战。 三十几门火炮,全都丢给大明了。 如今,他十几万军中,也只剩二十几门火炮了。 还没陆军第一镇炮营多。 退守草原后,铁就成了稀缺品。 而且他们的铸炮法子也十分落后。 使用的还是朝廷统治中原时留下的法子。 尽可能放大火炮罢了。 又加,从辽东撤退,搜罗到草原的工匠不多。 就现在使用这种笨重火炮,铸造速度也十分慢。 “多谢王爷。”马哈木笑着抱拳感谢,继续介绍:“不用火炮,我已经想到,让明四皇子火炮,无法发挥威力的办法……” 纳哈出挑眉。 其他人也纷纷看向马哈木。 马哈木指着背阴面,自信笑道:“火炮是直射,只要我们的将士,爬在背阴的坡面,就没事,等明军步军发起攻击,抵达半山腰时,我们迅速从山顶冲下去,从地形上,予以雷霆一击同时,双方迅速绞杀在一起,陆军第一镇的火炮就配不上用场了,除非,明四皇子连己方将士的性命,也不顾!” 纳哈出等人眼睛不由一亮。 纳哈出深深看了看马哈木,抬手拍了拍马哈木肩膀,又看向众人,“伱们都是我们草原,新生代年轻的狼崽子,你们野心勃勃,你们充满血勇,龇牙咧嘴,鹰视狼顾四周,饥饿的想要吞食一切能壮大你们的东西……” 马哈木等人微微愣怔。 没想到,纳哈出竟然当众挑破这层薄纸。 …… “整个草原,现在能聚集的披甲精锐,只剩此战搜搜捡捡,集中凑起来的六十万了,你们应当很清楚,这些精锐底子,都是撤退时,从中原带到草原的……” 若是失去这六十万精锐。 草原再也别想凑起这般雄厚的精兵了。 “此战若是失败,你们即便还能保留部众,通过向明朝称臣苟延残喘,但再也别想,每人拥披甲精锐五六万了,就凭你们的部落产出,养活两三万精锐,已经是极限了!” “所有,我希望,此战,你们暂且放下所有的野心算计,击垮明军!五十万明军精锐,一旦在咱们草原深处垮了,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明军的火炮、火铳、随军匠人、盔甲,这笔财富足够你们壮大……” …… 他很清楚。 此番,击败五十万明军精锐后。 草原绝对迎不来辉煌。 一定是,这些年轻狼崽子们,相互攻歼,王庭彻底失去威严的时候。 但他还是希望。 此战,所有人团结一心,全力以赴击败大明。 大明损失五十万精锐后。 十数年内,都无力再次北征了。 草原凭借十数年的内乱,也应该能抉择出,取代黄金家族,新的雄主了。 马哈木一群年轻人相互对视后,抚胸郑重道:“辽阳王放心,此战,我们定不存半点私心!” “好!” 哈哈…… 纳哈出顿时仰头,爽朗大笑。 不枉他这只暮年老狼,做表率付出。 明四皇子呢? 他带着陆军第一镇,一群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兵,首战便打张北这种攻防战。 也是在做表率。 他的表率,起到作用了吗? 他不知道。 但他了解中原的精英。 他当初,见过中原出身的武将、读书人。 中原精英层满肚子弯弯绕绕,私欲心十分重。 他们能为了自身利益。 做任何违背道义信仰的事情。 ‘明四皇子,本王猜,你的表率没起作用!’ 纳哈出唇角笑意更浓。 此战,大明朝来势汹汹。 可天时地利人和。 他们都占据一定优势。 朱四郎一个人肯付出,有什么用? 相反,朱四郎这股‘傻劲儿’,还会把自己拖死! …… 三峡口以西,阴山以南,两百里外。 一支大军,一半将士坐着马车,在前面狂奔,一半将士跟随各级将领,在积雪消融后,略微有些泥泞的枯黄草地上默默奔跑。 “加把劲儿!” “坚持不住的兄弟,也不要怕丢人,主动汇报,去前面坐马车休息!” …… 朱棣和各级将领,在队列侧面,跑前跑后给兄弟们加油鼓励。 将领们每个人的脸色都比将士们苍白。 一路上这么跑前跑后,他们奔跑的路程,是普通将士的数倍。 在陆军第一镇。 如果各项技能,连普通将士都不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