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浓浓血腥味扑鼻而来。 所有人都在忙碌。 “弹丸卡在腿骨了,很深,需要剔骨!” 朱标听到左侧大喊声,带着众人快步走过去。 就见刘民丰给一名挂着一杠四颗金星,红底肩章的郎中打下手。 这名郎中的级别。 按照新军军衔,相当于一名管带! 郎中手中拿着一把,造型奇特的小刀,吩咐:“剔骨需要最高剂量麻服散!” 刘民丰娴熟拧开水囊,倒出一大碗黑乎乎的汤汁。 朱标等人注视中,伤兵喝完后,昏昏沉沉失去知觉。 管带级郎中,用小刀谨慎割开伤口,边割边为刘民丰,以及周围几名郎中讲解,“这个地方很要命,一定要小心,有一根十分重要的血管,一旦割断这根血管……” 朱标等人看着血呼啦呲的场景。 就连蓝玉、沐英、徐达这些久经战阵,不知道杀过多少敌军的将领,都不由微微皱眉。 这和战场杀敌不一样。 小刀子,小心翼翼,一点点割开腿上的肉,鲜血渗出。 受伤将士,昏迷中,脸苍白,渗出豆大汗珠。 怎么看,都有些渗人。 说实话。 以往军中受伤,没有这么干的! 不,即便是现在,朝廷新军救护队,也没有这么干的! 在众人关注中,郎中认真给刘民丰等人讲述着,他对人体构造的研究。 这名郎中,是陆军第一镇中,最好的郎中。 在朱棣的秘密命令下,强制性给数十个伤势十分严重,必死无疑的海盗进行过外科手术。 只侥幸治活一个。 不过在救治中,这名郎中对人体构造已经十分了解了。 …… 片刻后。 朱标等人看到了鲜血染红的腿骨。 一颗弹丸,几乎完全卡入腿骨中。 数十双眼睛注视下。 只见郎中用一块,像极刨刃的光亮厚实刀片,一点点将弹丸周围的骨头剔掉。 取出卡在腿骨中的弹丸。 当啷! 染血的弹丸,落在旁边一名郎中端着的铁盒里。 发出的清脆声。 让所有人心头都不由一紧。 “撒三七粉、蒲公英粉,拿针线,刘民丰你来缝合伤口!” 郎中命令中。 一些白色粉末被洒在伤口内,刘民丰拿着一根弯针,穿线缝合。 郎中边擦手边解释,“伤口缝合,更有利于愈合,化脓的几率就会降低,接下来,每隔半天,就必须给将士换新的棉布包裹伤口,每次都要撒三七粉、蒲公英粉,其实,蒲公英的汁水更能有效抑制伤口化脓,可惜,这里不是咱们东番,无法找到随处可见的鲜嫩蒲公英,只能用蒲公英粉凑合了,接下来,除了外服,还要内服清热解毒的汤药,刘民丰,这个重伤兄弟,由你来亲自看护监督……” 随后。 营帐内,一群郎中又开始忙碌。 朱标也没继续待着打扰。 带着众人从营帐内出来。 常茂小声嘀咕,“太子爷亲自来看,这群郎中瞎了吗?竟然都不请安……” “你闭嘴!” 蓝玉怒叱一声,其他想附和的人,话到嘴边,紧紧抿唇,看向蓝玉。 蓝玉转身向朱标,“太子,这是新军操典中,救护队的规章,燕王规定,凡是救护队施救期间,无论是任何人视察,救护队都不许分神行礼,要抓紧时间,全力抢救……” 这些条条框框的细则,新军操典中都有。 可惜,照搬回朝廷后。 尊卑贵贱的旧习太严重。 根本无法完全不折不扣执行。 之前,训练中受伤,太子视察。 郎中行礼。 他也不敢直接制止郎中。 说到底,他和沐英也拘泥于传统,不敢、不愿、不想驳了太子的面子。 朱标点点头,吩咐:“今后,朝廷救护队也必须,一丝不苟执行新军操典制定的规则。” 他也疏忽了。 他传统的认为,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主要在于训练。 新军操典,图文结合,厚厚一本。 他时间也忙。 只专著看了训练方面的内容。 救护队这种边角内容,只是粗略看了眼。 如今看来,真是忽略了很多啊! 朱标收敛思绪,说道:“走吧,我们去城头看看。” 蓝玉、沐英、徐达、汤和等人迅速跟上。 常茂再次被训,和李景隆跟在后面,小声嘀咕,“他朱四郎架子好大,还得让太子爷亲自去看他!” …… 就当朱标带着一群将领赶往城头时。 张北城东北方向,五里外。 狼狈弃城而去的脱古思帖木儿,率领一群惊弓之鸟停住。 下令派兵去收拢逃出城的溃兵后。 脱古思帖木儿找借口把张玉支走。 带着纳哈出等人,来到一条小溪边。 篝火燃起。 脱古思帖木儿脸色苍白,目光环视马哈木等人,“陆军第一镇如何?” 所有人都低头,盯着中间的火堆,沉默不语。 片刻后。 马哈木抬头,苦涩道:“尽管不愿承认,但如果明军全都是陆军第一镇这种精锐,我就会建议可汗,避开明军锋芒,向漠北,哪怕是追寻先祖足迹,向西扩张都好过与陆军第一镇这等精锐交手。” 马哈木不懂‘战争机器’这个词。 但陆军第一镇那种宛若精妙计算的进攻节奏,还是让马哈木看的心惊胆战。 现在回想,都觉,那不是在打仗! 更像是一场精美算计好的杀戮! 为将者。 都很清楚。 打仗其实打的就是军队的组织力。 对等条件,哪一方兵马的组织力更强,哪一方的胜算就更大。 他没少打仗。 但第一次,见到,有人能把军队进攻,组织到数千人,宛若一人的程度。 阿鲁台小声道:“攻城战,咱们蒙古人骑兵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或许,野战,明四皇子的陆军第一镇全是步军,就只能任人收割……” 众人瞥了眼阿鲁台。 从所有人眼神中,都能看出,大伙儿信心不足。 那等组织力。 草原上的骑兵与之赢战于野,真就能随意收割? 咳咳…… 脱古思帖木儿轻咳几声,“现在,本汗来说说,我的想法,此战,朱四郎不是我的主要对手,我要明太子朱标的脑袋,或者将其擒获!” …… 马哈木等人。 乃至纳哈出,全都惊愕看着脱古思帖木儿。 这位可汗,之前满世界嚷嚷夺妻之恨。 给明四皇子的战书中,还搞了一个七大恨出来。 现在却说,此战主要目标是明太子朱标? 脱古思帖木儿豪爽一笑,“一个女人算什么,本汗此前那样做,只是想让明军上上下下,认定本汗会把主要兵力,集中用于打击朱四郎,明太子若是相信,为了攻克本汗王庭,就极有可能让明四皇子与他分兵。” “初期,我也会调动你们这些精锐,看似紧盯着明四皇子,然后偷偷抽兵回捕鱼儿海……” …… 脱古思帖木儿将全盘计划说完后。 猛地握拳,“此战,我们要围歼朱标统帅的大明精锐,若是活捉朱标,我们就以朱标为人质,冲入中原!” 马哈木等人,不由惊讶看着脱古思帖木儿。 他们小看这位可汗了。 这计划,有点意思啊! 据说,大明上至皇帝朱元璋,下至百官都十分重视这位明太子。 朱四郎明明很优秀,竟然被朱元璋以及群臣,放逐到海外。 若是擒获明太子朱标。 或许还真可以,以其为人质,冲入中原。 即便无法在中原立足。 狠狠抢一把,总可以吧? “听说明皇十分重视朱标。” “据说,大明文武也十分支持朱标,为了朱标,连明四皇子这种雄杰都容不下。” “若是咱们擒获朱标,大明愿意付出什么代价呢?” “哈哈……” …… 朱标、朱棣并不知,脱古思帖木儿已经和草原诸部首领达成一致意见。 伪装重兵,吸引朱棣。 暗中秘密调兵,伏击朱标! 此时。 朱标正在城楼内,听取谭渊向朱棣汇报伤亡。 “王爷,综述,此战,战死三百多兄弟,无法参加接下来战斗的轻重伤兄弟三百余人,总计,战损七百二十三人,损失两门火炮,一门火炮彻底报废,一门火炮修理好炮车后,还能继续使用……” 谭渊还在继续汇报。 朱标身后的大明将领,惊讶小声议论。 “损伤并不大啊!” “是啊,那等排队送死,原以为损伤会很大,没想到只有七百多人,战死者,更是只有三百余人。” “我问过了,陆军第一镇那种纸甲发挥了很大作用,登城过程中,很多被枪挑中、刀劈砍,摔下城头的将士,只要没被戳中面门,伤势并不严重,我也查看了受损的纸甲,近距离劈砍,只能砍断十几层丝绢,这种纸甲的防护性,比咱们将士的铁甲,似乎都好。” …… “损失小的原因,不止这些,看似排队送死,可其实,七十步开始后,交替射击推进,城头元兵的节奏被打乱,射出的箭雨看似密密麻麻,可攻击力度并不大……” …… 朱标一边听着谭渊汇报,一边听着身后,将领们反思讨论。 片刻后。 谭渊停下来,笑道:“王爷,咱们光是杀伤的元兵,就四千多人,加上一千多俘虏,以及拿下张北城,这个战损比,很漂亮了!” 朱棣笑笑。 是很漂亮。 要知道,这是陆军第一镇第一次实战。 能打出这么漂亮的战损比。 原因来自于很多方面。 一、数年如一日,紧抓不放的艰苦训练。 二、新兴的战争模式中,元兵不适应,甚至根本没有有效的应对办法。 …… 无论如何。 陆军第一镇,经此一战,军魂、兵魄算是真正塑造成形了! 朱棣点头,吩咐道:“把战死兄弟就地火化,咱们将来要带着兄弟们回东番。” 在座陆军第一镇将士,脸上笑容瞬间消失。 哗啦! 所有人骤然起身,抬头挺胸,肃穆道:“是!” 朝廷这边将领被陆军第一镇将校突然的行为,吓了一跳。 待将士们重新落座后。 朱标含笑开口,“老四,已经统计清楚,是不是可以派人给父皇传捷报了,父皇恐怕还在盼着你的捷报。” 朱标身后,好些人听闻后,神色略显沉凝。 余光看向朱棣。 大伙儿,不希望这份捷报太过高调。 朱四郎懂事点最好。 比如修改一下。 说成,在太子爷指挥下,朝廷新军,协助陆军第一镇,夺取张北城。 陆军第一镇应该述功。 但不该不懂事,独吞功劳! “那就有劳大哥了。” 朱棣话一出,许多人脸色变黑。 朱棣注意到了。 却没有理会。 他愿意领着陆军第一镇打首战,给所有人做表率。 但将士们牺牲换来的荣耀。 就该属于将士们! 他没有权力,为了和大哥的兄弟关系,就完全抹杀将士们的荣耀。 他带着将士们回朝助战。 替大哥效死力。 已经是他这个弟弟,能做的最大限度。 他绝不会为了兄弟情谊,抹杀掉,本该属于将士们的荣耀! 帮大哥是帮大哥。 即便是大哥,也应该明白他的底线! 若是有朝一日,大哥明知他的底线,还踩踏。 那么,兄弟翻脸,他也在所不惜! …… 当天,数十骑传令兵,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冲向万全都司、冲向北平、冲向金陵……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