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纳哈出从汗帐走出。 抬头看着悬在天空,苍白无力的太阳。 蒙古人的光芒,随着元末战乱,明皇朱元璋崛起,已经衰败到了极致。 他的年龄。 虽然没有见证,蒙古人横跨东西,最为辉煌的忽里台大会盛世。 但也抓住了元朝的尾巴。 幼年时期。 曾见证了元朝控制庞大疆域的辉煌。 青年时期,中原就开始出现农民起义。 中枢也开始因为权力斗争,频繁动荡。 中年时期,中原农民起义已经烽火遍地,更是亲眼目睹了,明皇朱元璋一个出身泥腿子的寒微小人物。 一步步壮大崛起。 最终在金陵建极称帝,建立大明。 然后打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发起声势浩大的北伐。 他亲眼目睹,依旧占据北方半壁江山的朝廷。 在明朝进攻下,摧枯拉朽,轰然倒塌。 撤离大都时,所有人脸上的恐慌、绝望,即便现在都依稀可见。 原以为撤出大都后,到了草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朝廷至少能重整旗鼓。 不说重返中原。 至少借助祖辈留下的底蕴,能和新生的中原王朝分庭抗礼。 可没想到,这么难。 明朝一步步蚕食。 他被迫放弃整个辽东,如今,明朝的兵锋,更是要深入草原了。 …… 最近几年,脱古思帖木儿用养蛊的方式,用残酷的内耗战争,唤醒了蒙古人的血勇。 培养出了一批年轻的狼崽子。 这群对力量,充满了极度渴望的狼崽子,睁着一双双充满暴虐的眼睛,扫视着草原上,任何可以让他们壮大、拥有力量的东西,随时想扑上去撕咬。 让人胆战心惊,又有些欣慰。 这群鹰视狼顾,到处寻觅猎物的狼崽子,可以带领草原人,和明王朝一战而胜之吗? 不! 分庭抗礼都足够了。 现在,外来的猎人即将进入他们的领地。 这群年轻的狼崽子,把他这只老狼拱出去,希望用他这只老狼,来试探明朝这个猎人。 好吧。 他愿意成全这群年轻狼崽子。 虽然残酷。 但这就是草原的规则。 哗啦…… 身后汗帐帘子响动。 打断纳哈出思绪。 纳哈出转身…… 张玉带着郑世龙从汗帐内出来。 张玉拱手提醒:“王爷,多加小心。” 哼! 纳哈出微哼,眯眼审视张玉,低语警告:“张玉,你最好和明四皇子朱棣没有什么勾连。” 张玉唇角笑意更胜。 自从老四纵横辽东、草原之后。 纳哈出对他的怀疑就始终没有消失。 可惜,拿不到任何把柄。 张玉含笑点点头,从纳哈出身边经过离开。 同时,眼神余光,往远处聚集的各部年轻首领方向看了眼。 走远一些,小声感慨道:“朝廷这一战,绝对不好打。” 他身处草原。 亲眼见证了这几年,草原通过内部惨烈厮杀,优胜劣汰的残酷。 郑世龙抬手摸着大光头,小声询问:“万夫长,咱们什么时候联系四皇子?” 张玉摇摇头,“见机行事吧,现在不光纳哈出怀疑我们,脱古思帖木儿其实也不放心我们,更别说,还有马哈木、阿鲁台这群人时时刻刻盯着我们。” 他当然想尽快联系老四。 可如今的处境,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四皇子把人家脱古思帖木儿的王妃,都纳为侧妃,这回,脱古思帖木儿会不会专找他打?” 张玉微微皱眉。 刚才,他留在后面,就是试探询问脱古思帖木儿,此战具体的战略。 可脱古思帖木儿却没透露一点消息。 郑世龙见张玉没有回答,小声嘀咕:“也不知,陆军第一镇什么样子,明四皇子这个人,很会打仗,当初在山东,领着一帮农民,竟然把俺下面那些兄弟,打的溃不成军……” 张玉闻言,顿时笑了,他也迫切想看看老四这支,已经名声传到草原的陆军第一镇新军。 到底和他所见过的精锐,有什么不同? 和张玉、郑世龙一样。 远处,马哈木等人也凑在一起,议论着朱棣和陆军第一镇。 “听说,明皇朱元璋把明四皇子放逐海外了。” “也不知,明皇这么对待明四皇子,明四皇子为何还要回来为大明王朝奔波出力。” “诸位,明四皇子之名咱们都清楚,现在就要看看,他出海训练,所谓天下第一强兵,到底是否名副其实了,我猜测,可汗一定会把打击重点,放在明四皇子身上!” “不会吧?大明才是咱们最大的敌人,而太子朱标是大明的未来继承者,可汗只要不糊涂,应该重点打击太子吧?” “呵,诸位可不要忘记,可汗的女人,现在都在给明四皇子暖被窝呢!” “一个女人罢了!” …… 整个草原,大大小小的雄主们,都在议论朱棣和陆军第一镇。 迫切等待朱标、朱棣回复时。 北平。 朱标率领四镇朝廷新军,抵达。 “这就是朝廷新军?感觉精神头不行,有些萎靡,还不如最先到达的陆军第一镇精气神十足呢!” “朝廷新军,真的不如陆军第一镇吗?” “陆军第一镇的穿着真奇特。” “是有些奇怪,可俺觉得,陆军第一镇的穿着,特别威风。” “就是不知,陆军第一镇实打实和蒙古人交手打仗的本领如何?” …… 北平百姓,听闻朱标率领朝廷新军抵达,纷纷跑出城,站在路边看热闹。 朱标听着百姓议论。 扭头看了眼,经过长途行军,满脸疲惫的将士。 精神状态的确很不好。 没办法。 路途远倒也罢了。 进入北方后,忽然下了一场大雪,原本就被积雪覆盖的官道,更加难以通行。 沿途,将士们不停的清扫积雪。 体力消耗十分严重。 朱标收回视线,低语问:“沿途一路,陆军第一镇都没有掉队的?” 蓝玉、沐英等人闻声,视线转移,看向朱标。 蓝玉点点头:“对,没有,陆军第一镇的郎中体系十分健全,而且,陆军第一镇将士的体格素质,也整体优于朝廷。” 朱老四的陆军第一镇虽然大部分是福建人。 南方人。 可进入河北,气温骤降,并未发生减员掉队的情况。 主要得益于朱老四准备十分充分。 在途中,被陆军第一镇超过时,他还专门去陆军第一镇取经。 “陆军第一镇的各级参谋团十分专业,他们能核算到每个人,每一天,在不同情况下的消耗……” 他在取经观摩期间。 就亲眼见过,一群参谋团成员,演算统计的大堆文卷、稿纸。 就用朱老四那种加减乘除,以及表格统计法。 统制身边的参谋团,把统计做到协一级。 协一级的参谋人员,又把统计做到标一级。 以此类推。 最终,每个棚,需要多少消耗,都有明确核算结果。 朝廷新军中,也按照朱老四的新军编练细纲,搭建了参谋团。 可朝廷这边,有能力的人,宁愿继续呆在尚未编练的旧军中,都不愿来参谋团。 因为参谋团在大家看来,没有多少权力,就是个打杂的。 最后,朝廷编练新军只能把一些资历老,能力比较平庸的将领,塞进去。 毕竟,或许这些人统兵,只能当个百户。 可只要肯去做参谋军事人员。 就能升迁一级。 当一个品级相当于千户的标统级参谋人员。 这就造成,参谋成员素质整体底下。 而数术法子。 他们不会。 朝廷六部下面的吏员,当初在朱老四带着学生督查百官时,看到了朱老四数术法子的便捷性。 到是跟着朱老四的学生学会了。 所以在教导参谋团时。 朝廷就让这群吏员教导参谋团。 “太子,我们把这件事情,丢给六部吏员后,就没有再过问,在这方面,我们也有很大失职,我们对军中参谋军事人员的建设,也轻视懈怠了。” 朱标扭头,看着承认错误的蓝玉。 笑着点点头。 蓝玉的态度很端正。 没有一味把事情推诿给别人。 从己身、从外因,方方面面都反思了。 “原以为,检阅、对抗演练,朝廷新军和陆军第一镇的差距就已经全都暴露了,如今看来,我们还是太乐观了,你们要仔细观察双方差距,记下来,将来都要一一更正。” “是!” 众人纷纷领命。 朱标询问:“辉祖在老四军中担任参谋军事的职位,他干的怎么样?” 沐英笑了,“很优秀,辉祖、耿瑄带领一个单独的团队,负责全局。” 话中,沐英羡慕看了眼徐达。 徐家几个孩子,近水楼台先得月。 有老四这个姐夫亲手带着,这些年,已经把朱紫巷很多同龄人,远远甩在后面了。 “三叔。”朱标含笑看向徐达,“等辉祖结束福建履任后,让他回朝来新军中履任吧,他这些年跟着老四学了不少,朝廷编练新军正需要人才,孤算是看明白了,单靠朝廷拿着老四的细纲学习,学到头,也只能学个半桶子水。” …… “让辉祖回来,担任一个协统,给朝廷新军树立一个近距离观察的样板!” 众人暗暗惊讶。 徐辉祖多年轻。 就担任协统? 不过很快,众人又都释然了。 就连李景隆如今都担任朝廷一镇新军协统。 徐辉祖跟在朱老四身边,虽然在闽县担任县令,但他们不信,朱老四没教小舅子练兵、领兵。 众人想通后,全都羡慕看向徐达。 协统,统兵两个标,四千多人。 兵力稍微不如一卫指挥使,但也差不多了。 朝廷现在新军兵制照搬陆军第一镇。 不过,具体的品级还没有定。 徐达感受着众人羡慕眼神,含蓄笑道:“一切听从太子安排,不过,辉祖还年轻了点,太子最好还是让他从下面,慢慢干起吧。” 朱标笑笑,“老四也年轻,现在都已经在外面创下一番基业了,恐怕距离建国也不远了,辉祖是老四的小舅子,我不相信,这些年,老四没有把真本事,传给辉祖。” …… 众人谈论间。 靠近北平城外的大营。 已经有将近三十万北方各地精锐,聚集在北平。 北平城北一片阔地,目视所及,到处都是连绵成片的大营。 三十万大军的规模。 任何人看了,都忍不住心潮澎湃。 朱标抵达时,朱棣已经带着一众将领,在辕门外等着了。 朱标远远望着辕门处,聚集的将领。 视线延伸。 绵延成片,无边无际的大营,映入眼帘。 操练声、射击声、炮击声,不时从大营内传出。 这就是他的兵! 不久将来,将会跟随他,驰骋塞上草原! 朱标收回视线,重新落在站在众将之首,担任副统帅的朱棣身上。 默默激动握拳。 “大哥。” 朱棣含笑,带着朱樉众人,在朱标靠近时,迎上去。 朱标勒马。 翻身下马,快步走来,在数百双眼睛注视下,笑着重重抱了朱棣一下。 搞得朱棣都有些不自然。 朱标松开笑道:“带大哥,去你陆军第一镇看看。” 朱棣忙安排人,为抵达的朝廷新军安顿营地,然后带着朱标一群人,前往陆军第一镇所属大营。 吕本跟随在人群中,一路,眼神晦暗不明看着朱棣,同时腹语,‘要怎么做,才能让朱四郎独领一军和太子爷分开?’ 谈笑议论中,众人靠近陆军第一镇大营。 “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