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武这群从未在大明军中,担任过高级位置的将领,被朱老四调教的很好。 整个战局的发展,几乎都是按照朱老四的构想在进展。 …… “瞿能!你在干什么!” 瞿能听到常茂愤怒大喊,微微皱眉,略微犹豫,看了眼躲藏在后面的孙元楚。 这小子率领一个营猛扑上来,还想第一时间‘斩杀’他。 他不得不承认。 燕王新军拼刺配合很好。 可孙元楚到底太弱了。 差点被他反杀后。 孙元楚就老实了,放弃了拼杀他的打算。 此刻,第一营已经被他一个标,两千多人团团围住,彻底绞杀也只是时间问题。 可太子卫率,眼看着就要坚持不住了。 不管太子卫率? 拼尽全力,绞杀第一营,然后再与第一标剩下的人马做最后决战? 这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 太子卫率已经彻底乱了。 如果他派兵冲进去,被太子卫率各自为战的乱兵搅乱,就得不偿失了。 可不派兵增援常茂。 会不会被常茂记恨? 太子卫率彻底输掉战争,即便他率兵击溃第一标。 赢得最后的胜利。 军事上是赢了,可政治上输的一干二净了! 毕竟,他代表京营新军取得的胜利,只会衬托的太子卫率更加颜面无光! 甚至,还会有人指责他,以牺牲太子卫率,换取自身胜利。 ‘我该怎么办!’ 瞿能陷入挣扎纠结。 “冲!加快进攻节奏,两千人围杀一个营,你们在干什么!” 瞿能愤怒催令。 他不想放弃,想试着,能不能集中优势兵力,抢在张武打垮常茂前面,打垮第一营。 …… 朱棡笑着低语,“瞿能着急了,老四,孙元楚第一营能不能坚持住?如果坚持住,你说,瞿能会不会分兵支援常茂?” 朱元璋、朱标看向朱棣。 朱棣看着被瞿能标,团团围住,不断挤压空间的孙元楚第一营,自信道:“孙元楚的第一营,整体素质十分均衡,及没有太拉胯的,也没有太拔尖的,这个营,如果是用于打冲锋、破阵,不是最优的选择,但这个营素质均衡,韧劲儿强,瞿能兵力三倍于第一营,但想要打垮这个营,恐怕也得费一点功夫。” 众人瞬间了然。 朱棣说的委婉。 但大家都听明白了。 朱棣十分看好这个营,认为这个营能撑住。 朱棣远远看着瞿能,继续道:“至于瞿能会不会在常茂的催促下,分兵支援常茂,就看瞿能是不是一个纯粹的将领了。” 他认为不是! 瞿能这种出身武勋世家的二代子弟。 即便有着优秀的军事天赋。 从小耳濡目染政治。 此刻,恐怕也在权衡,不支援常茂后,政治上的得失。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瞿能跟随李景隆进攻北平。 一度已经攻入北平瓮城。 拿下北平外城。 北平城破,不过是旦夕之间。 历史上,妙云、高炽、高煦在那一刻,生死只在旦夕间。 可瞿能最终在李景隆的严令下,选择撤兵。 其实,当时瞿能即便兵力不济,无法一股作战,攻克北平瓮城。 也可占据外城,拒不退兵,迫使李景隆不得不增兵。 李景隆也得考虑,事情闹大了。 可惜,当时瞿能几次请求增援,不得,然后在李景隆的严令中,选择退兵。 说到底。 瞿能担心得罪李景隆。 当时更多倾向于政治考量,而非军事。 担心,即便攻破北平,被李景隆记恨,往后也没好果子吃,落得一个军事胜利,政治一败涂地的结果。 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朱棣这番想法虽然没说出来。 可众人全都听懂了。 齐齐看向瞿能。 想看看,瞿通之子瞿能,到底是个纯粹将领,还是更多考虑政治。 …… “瞿能,快点增援,难道你想看着太子卫率全军覆没吗!” 常茂率领着十几个将士,拼命应付张武数十人围攻,冲着瞿能方向威胁大喊。 瞿能紧盯,被围中间,已经摇摇欲坠的第一营,再有两炷香……不,再给他一炷香时间,他就能打垮第一营。 可不救太子卫率,让太子卫率全军覆没,丢尽颜面,将来…… 瞿能紧紧握拳。 闭眼。 又刹那睁开。 “快!加快进攻节奏!”大喊一声,瞿能直接冲入战局中。 他想和天下最强的军队,真正较量一番。 至于常茂,乃至太子系的记恨,往后再说吧。 这次和燕王新军较量的机会,太难得了,他不想放弃! 孙元楚看着瞿能竟不顾常茂,选择全歼他这一营人马,微微愣怔,随即唇角浮现笑意,“兄弟们,坚持住!协统马上就能打垮太子卫率了!” 张武注意到瞿能的选择后,也暗暗惊讶。 开始加快对太子卫率的围剿。 …… 远处,朱棣微微愣怔,随即唇角浮现笑意又释然了。 现在的瞿能还年轻。 年轻就更纯粹一些。 或许,历史上,攻打北平,还有其他史料没有记载的细节。 反正,瞿能做出这个选择,他很欣赏。 将领,最高追求就是胜利。 现在分兵救援常茂标,明显是一个不顾军事的政治选择。 如果他陆军第一镇是北元敌军。 瞿能若是为了政治考量,救援常茂,而放弃可能的胜利。 就是对国家犯罪! 对武将身份的抹黑! 朱棣低声道:“父皇、大哥,瞿能若能保持这种纯粹,可以好好培养,朝廷将领,就应该多一些,这种少为自身政治利益考量,纯粹的将领。” “陛下,臣附同!”蓝玉站出来附翼朱棣。 朱元璋、朱标微不可察点头。 瞿通站在后面,感激看了眼朱棣。 燕王这番话,太子表态支持。 太子系就不敢因今天瞿能牺牲太子卫率,太过分针对瞿能。 燕王是向太子举荐自家长子。 并且还有蓝玉的附同。 无论在陛下心中,还是太子心中,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 …… “垮了!常茂垮了!” 就在此时,有人大喊一声。 众人视线转移,投向‘战场’。 只见,常茂在张武的围攻中,多次被木铳刺中胸口,几次厚着脸皮,继续‘战斗’。 被评判组直接派人下令撤出战斗。 本来已经乱做一团,且损失三分二人员的常茂标,随着常茂身亡,被评判小组,直接宣布战败。 张武带着剩余的九百多将士,直扑瞿能标。 被围困的孙元楚营,看到张武直扑而来,第一时间下令,相向对进。 两部击垮包围圈,汇合后,张武没有撤往包围圈外。 反而从冲开的缺口,一头扎了进去。 在瞿能调整阵型前,猛冲猛打,凭借局部优势兵力,凿穿了另一面包围,直接把瞿能的包围圈拦腰截断。 瞿能标的阵型也渐渐混乱。 又过去三炷香时间。 朱元璋看着还在坚持,却已经乱成一团的瞿能标,下令:“鸣金结束吧。” 现在,瞿能标全靠瞿能一个人撑着。 几个管带已经‘阵亡’。 队官也越来越多被‘击杀’,退出战斗。 棚与棚、排与排之间的配合,与常茂标乱了后,没什么区别。 也就第一标之前战损了不少人。 瞿能才能继续坚持。 不过已经没有必要了。 对抗演练的最终目的,是找出朝廷新军和老四新军之间的差距。 该暴露的东西,也都暴露了。 咚咚咚…… 终止的鼓声响起。 场上喊杀声渐渐平息。 所有人,缓缓放下手中‘木铳’,看着刚刚奋力搏杀的对手。 一群老兵,看着陆军第一镇的新兵,眼神变了。 变得郑重。 瞿能走到张武面前,含笑拱手,“我们输了,输的心服口服!” 话中,眼含羡慕,深深看了眼张武。 他听说张武这个人时。 是皇后娘娘把明霞姑娘,许配给张武。 当时,不知多少人,暗暗捶胸大骂,张武走了狗屎运。 就连他父亲,都羡慕。 毕竟,明霞姑娘是皇后娘娘的贴身侍女。 且不说这层身份关系。 就是跟随在皇后娘娘身边,被皇后娘娘耳提面授教导,拥有的能力,都是他们这些官权勋贵之家看重的。 一般士绅家的小姐。 就算是官员家的小姐。 见识能力,也未必比得上明霞。 这样一个女子,却被陛下、皇后赐婚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就因这个小人物和燕王关系很好? 朝中嫉妒眼红、不服者很多。 可今天,事实证明,陛下和皇后慧眼识珠! 张武的个人勇武或许不如他。 但在燕王教导下,练兵能力、指挥能力不输他! 至少,陆军第一镇就是谭渊、张武这些人,配合、协助燕王练成的。 他也参与了朝廷新军编练。 可明显不如陆军第一镇。 他十分羡慕,张武能得燕王教导。 张武笑着抱拳,“瞿标统也很强,在对抗前,我们都分析,只要我们打的常茂承受不住,瞿标统出于自身往后政治利益考量,一定会支援常茂,毕竟,这只是一场对抗演练,相比往后的政治利益,即便支援常茂,导致战败,也能赢得太子系全体好感,可事实证明,我们判断错了,不然也不会打的这么困难,再打下去,谁胜谁负,还未可知。” …… “王爷经常对我们说,为将者,欲成名将,就要纯粹!” 瞿能微微愣怔。 随即苦笑摇头。 如果不是实在舍不得,这个难得与陆军第一镇较量的机会。 从中找出自身不足。 他一定会为了往后政治利益考量,选择支援常茂。 瞿能收起思绪,郑重道:“王爷说得对,王爷这番话,我也会铭记于心。” 他再不改正。 恐怕,将来再见张武,都只能望其项背了! 燕王那等人物,不是他比较的目标。 但谭渊、张武这些燕王调教出来的将领,就是他要追赶、比较的目标。 “陛下传召三个标,队官以上将领!” 就在这时,命令声传来。 瞿能、张武等人,忙前往御驾前。 很快,朱元璋面前,就站满一群将领。 朱元璋指着张武,笑道:“咱当初接见你时,你还是个总旗对吧?现在都成了一名协统,今天的表现更是出彩,不枉咱把明霞许配给你,现在,配得上明霞了!” 张武往站在马秀英身侧的明霞方向看了眼。 忙单膝跪地,行礼,铿锵道:“张武永远铭记陛下和娘娘厚爱!” 朱元璋笑着点点头,“起来吧,往后跟着咱家老四,好好干!” “遵命!” 朱元璋视线这才转移到瞿能、常茂等人身上,“这一战,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陛下,臣要弹劾瞿能战场上,为了个人出风头,不配合……” 哼! 常茂愤懑弹劾尚未说完,朱元璋就重重冷哼一声,“你知不知道,张武他们,就等着瞿能分兵支援你,让支援的兵力,陷入你这一标的乱局中,然后凭借他们棚与棚,排与排灵活自如的配合,歼灭你们!” 常茂低头,大气都不敢喘。 朱元璋懒得搭理,点了点太子卫率中,一名队官,“你来说说,战场上,面对陆军第一镇第一标的感受!” 队官犹豫看向蓝玉。 蓝玉瞪视,“老老实实说!有什么感受就说什么!” 这个时候,若是还遮遮掩掩,太子卫率,乃至整个朝廷新军,都无法改正缺点。 “陛下,末将感到陆军第一镇很刁钻,他们兵力明明比我们少,可末将感觉,整个战场上,无论冲到哪儿,面对的第一镇将士,都比我们更有兵力优势,越往后,越发窒息……” 所有人都静静听着。 底层将领的感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