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师徒二人说了会儿话。 雄英一群皮孩子从阁楼下来。 朱棣单独留下朱雄英,看着面前满脸笑容,豁达的少年郎,朱棣笑着揉了揉少年郎的脑袋,“你回家了,先跑来看你四婶儿和高煦,影响很不好!” 朱雄英讪笑。 他就知道四叔肯定会说这话。 可四叔、四婶不光是他的四叔、四婶。 还是他的老师。 更是从五岁开始,抚养教导他到现在。 往后,他还要跟着四叔、四婶。 四婶儿生养,他第一时间来看看,这有什么不对? 他相信,皇祖父、皇祖母、父亲、母亲也会支持他。 至于别人想说什么,说去呗。 朱棣确认,少年郎不是因大哥亲近朱允炆而赌气,欣慰拍了拍朱雄英肩膀,“记住,父母对每个孩子的关爱都是一样的,只是,有时候,有些事,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不经意一些事情……” “四叔,我知道。”朱雄英豁达笑着打断朱棣的话,“允炆是我弟弟,父亲就是多关爱他一点,我也不介意,四叔介意,皇祖父多关爱父亲吗?” “臭小子,快滚!”朱棣笑骂着,抬脚吓唬。 哈哈…… 朱雄英爽朗大笑着,撒丫子就跑。 父母即便真的偏爱,那也是父母的事情。 难道父母偏爱其他兄弟。 自己就要自甘堕落? 就不求上进? 四叔就是他的榜样。 皇祖父那是实实在在偏爱父亲。 可四叔在意过吗? 怨恨过吗? 没有! 相反,四叔成了父亲他们所有兄弟中,最优秀的一个。 “四叔,我可是你侄儿加学生,跟着你和四婶儿学了这么多,我也是很优秀的……” 朱棣目视少年郎,边跑边招手大喊。 笑着收回视线。 抬头看向阁楼。 深吸一口气,有点近乡情怯。 加快脚步上楼。 吱呀! 门推开,就见佳人含笑站在门内。 脸色还有些苍白。 生养后的虚弱,尚未完全恢复。 快速关上门。 责备道:“怎么下地了……” 话未说完,徐妙云一跳,勾住朱棣脖子,娴熟的剪刀腿,盘住朱棣的腰…… 一个深吻结束。 朱棣双手托着徐妙云的腿,揶揄笑看,“你看看身后。” 徐妙云转身…… 咯咯…… “娘亲羞羞!”小祈婳咯咯大笑,小脑袋嗖的一下缩回去,啪的一声关上门。 “朱祈婳!” ‘恼羞成怒’的河东狮吼声从阁楼内传出。 徐府侍女、家丁经过,全都莞尔一笑,轻拿轻放,蹑手蹑脚离开。 生怕打扰到屋内的一家五口。 …… 内间。 徐妙云满脸通红,指着小雍鸣,“朱祈婳,你给我出来!” 她千叮咛万嘱咐,让两小家伙在内间看着弟弟。 可这个黑心小棉袄,竟然敢偷看! 太可恶了! 朱棣坐在婴儿床边,笑看着。 小祈婳藏在雍鸣身后,捂着嘴,一边偷笑,一边弱弱解释,“娘亲,是阿哥让我看的,我是无辜的……” 小雍鸣翻了翻白眼,抿唇忍笑。 这种背锅,他已经习惯了。 在鸡笼屿时,他就经常被迫背锅。 徐妙云被气笑,“朱祈婳,你不是阿姐嘛!” 小祈婳探出小脑袋,哀求看着小雍鸣,“阿哥……” “娘亲……” 小雍鸣刚开口,徐妙云就好气又好笑瞪了眼,放下手,没好气笑道:“你们两个出去玩去,雍鸣,去给你外公请安。” 小雍鸣笑着拉着小祈婳,小跑离开。 等两小家伙离开后,徐妙云看朱棣‘幸灾乐祸’,含笑瞪目,走到婴儿床边坐下。 “父皇给小家伙取了大名,高煦……今天你们在秦淮河鸣炮时……” 徐妙云讲述着小家伙出生后的点点滴滴。 …… 最后,笑道:“我感觉,小家伙不是个讨债的。” “你可真敢说!”朱棣含笑打趣。 看着怀中,咿咿呀呀向他伸手的小家伙,笑道:“既然老头子给取了大名,咱们再取个小名吧,叫金豆子怎么样?煦五行属金,金豆子很合适。” ‘臭小子,我先给你取个金豆子小名,看你将来还好不好意思,用金豆子这种邪门歪道,笼络人心!’ 徐妙云可不知朱棣的小心思。 而且,这个当娘的很没原则。 儿子小名叫什么不重要。 只要四郎喜欢就成。 “他是咱们儿子,他没有选择权,只有接受的义务!” 于是,金豆子这个未来让朱高煦又气又好笑的小名,就这样,被不负责任的小夫妻两敲定。 朱棣笑的十分灿烂。 金豆子现在还小,看着阿爹笑的灿烂,也高兴拍手。 徐妙云好奇问:“秦淮河发生了什么,你给我讲讲……” 于是,朱棣把回来的经过,讲给徐妙云听。 当听闻,朱棣和朱标短暂的摩擦时,徐妙云有些心疼宽慰道:“不用在意别人怎么说……” 她知道,四郎不是个理想主义者。 任何东西,都只是四郎做事的手段。 理想也是。 可如果,天下的上位者、掌权者,都能如四郎这样。 无论是大明,亦或是四海之上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在鸡笼屿期间,她也和四郎去过巴拉望岛。 去过民都洛岛。 太清楚,吕宋王朝统治下的百姓,过的什么日子。 四郎或许不是忠贞的理想家。 但四郎做的事情,将来可以让千千万万百姓,少被压榨剥削,过上好日子。 大明因四郎而改变,就是最好的证明! 说实话,四郎就是效仿始皇帝、成吉思汗,又能如何! 朱棣笑道:“我没事。” 他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 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何况,为了在四海立足。 他也的确不会心慈手软。 不接受他理念的。 屠百万! 他都在所不惜。 因为他们这个家,将来大概率是没有退路。 失败了,退回大明? 这些年,得罪了多少人? 多少人想要他们死? 父皇、母后不在的大明,庇护不了他们一家五口。 徐妙云确定朱棣没有受影响,不由笑了,微微侧身,轻轻靠着朱棣肩头,“洪武大道检阅,对抗演练你都知道了吧?陆军第一镇,要全力以赴吗?” “当然!我们的将士,训练流血流泪流汗,必须展现出最强一面!不然就是对将士们努力的背叛!辜负!军中,荣耀就应该属于真正的强者。军中,容不得半点人情世故!” “而且,朝廷也需要!” …… 东宫。 太子妃寝宫。 “四叔说,读书尽信书不如不读书……” “以利治国,天下尽小人,以德治国,天下尽是伪君子……” 朱标看着朱雄英侃侃而谈,微微皱眉。 常氏余光看到朱标神色,笑容微微凝滞。 朱雄英把父母的表情看在眼里,丝毫不受影响,“四叔说,治国其实难也难,简单也简单,无非是导利、倡德、循法,三者都是上位者手中的工具,可用,但不可迷信其中任何一种……” …… 许久后,朱雄英才结束,挠头笑道:“这些年,四叔教了很多,孩儿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 朱标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伸手拍了拍朱雄英肩膀,“不着急,慢慢讲给父亲和娘听,你们娘两吃吧,我吃好了。” 朱标笑着点头,起身离开。 朱雄英起身,目视朱标。 哎! 常氏默默叹了口气,然后拉住朱雄英的手,笑道:“雄英,你父亲只是一时冲击太大,但他心里明白,你四叔教你的,没有错。” “本来就没错啊。”朱雄英笑着坐下,给常氏夹菜。 豁达笑道:“娘,我没事的。” 常氏看着朱雄英,试探询问:“今天,你父亲带着允炆……” “娘,你太小看孩儿了,你也不看看,孩儿的老师是谁!”朱雄英夸张笑道:“是我四叔!” “父亲有没有偏爱,尚不能贸然论断,可皇祖父偏爱父亲,可是天下共知的事情,四叔因此而记恨皇祖父、记恨父亲了吗?” “没有!” …… “相反,四叔还成了父亲他们兄弟中,最优秀的一个,孩儿有个好榜样!” 常氏顿时开怀笑了。 舅舅说的不错,四弟和妙云把雄英教导的很优秀! 若是放在他们身边,哪怕有整个大明资源,都不可能把雄英教导的这般优秀! 她这辈子,不能生了。 就雄英和允熥两个孩子。 四弟和妙云把其中一个,帮她教导的这般优秀。 这个恩情,一辈子也还不清。 朱雄英见常氏高兴,眼珠子一转,拉住常氏的手,“娘,孩儿有个事情,需要娘帮忙……” 常氏含笑看去,“说!” “孩儿喜欢一个姑娘,把皇祖父赐孩儿的玉佩,给了这个姑娘,孩儿就认定这个姑娘,只是这个姑娘家世……” 常氏神色渐渐凝重。 等朱雄英说完,好奇询问:“谁?” “采绿师姐!”朱雄英紧张看着常氏。 这件事,父亲那边还得母亲去做说服。 母亲也最合适。 皇祖父、皇祖母他反倒不担心。 祖父并不看重出身,更看重,本身优不优秀。 采绿师姐优秀吗? 肯定的! 常氏微微愣怔,看着朱雄英紧张模样,不由被逗笑,伸手戳了戳朱雄英额头,“我家雄英长大了,都知道,给自己找媳妇了!” 采绿那丫头。 她以前就见过。 眼睛大大的,十分漂亮。 样貌没的说。 四弟和妙云的学生,优秀应该也不差。 只是比雄英大了点。 出身有些寒微。 她倒是不介意。 可就怕太子爷,太子系反对。 很多人,并不希望,四弟的学生,成为雄英的正妻。 常氏略微琢磨,说道:“你不是说,后天检阅,你们这群孩子,也会参加吗?等检阅结束,你悄悄带采绿来见娘,娘先问问人家采绿,有没有看上你……” …… “你父亲这边,娘来说,你找机会和祖父、祖母说。” 朱雄英迫不及待,“今天晚宴,孩儿找机会可以提及此事吗?” “急什么!”常氏没好气笑着瞪了眼。 臭小子,现在又不到成婚年龄。 “今天晚宴,是迎接你四叔,和新军将士们,不能因为你的事情,扫了大家兴致。” 她得考虑万一。 今天是四弟和海陆新军将士们的欢迎宴。 不能因为雄英的事情打搅了。 朱雄英讪笑挠头,他是有点猴急了。 …… 一整天,整个金陵都在热议新军回朝。 临近傍晚。 热议丝毫没有减弱。 百姓们期盼着,后天的检阅。 而满朝文武,随着暮色临近,也开始热闹起来。 准备参加今天的晚宴…… 于此同时。 福建,叶茂和沈仁制定好剿匪计划,安排好精细化深耕乡土村社方案后。 也带着今年的福建财税,动身启程,赶往金陵。 要带着福建今年的财税,给朱棣助势! 此事,叶茂没和朱棣说,朱棣离开时,福建税收刚开始,朱棣也不知税收情况。 看到大家觉得一章不如两章,我不会一直一章,凡是一章的,肯定内容超过一万字。 主要是为了情节连贯,免得大家看的不上不下,总说我水。 再厚着脸皮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接下来,会有一系列小高潮,然后将这个情节,推向北征的大高潮。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