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徐妙云正在和周世显了解土桥村近些年一些变化。 忽闻欢呼呐喊声,瞬间愣怔。 微微撩起帘子,透过瓮城城门,就看到街面两旁的百姓,“世显,怎么这么多人?” 临近宵禁抵达金陵城。 是她一路算好的时间。 就是想尽可能低调。 若是回来的动静太大,某些人,恐怕更加痛恨四郎。 毕竟,她只是提前回来养胎,而且也只是四郎的妻子罢了。 可事情,有些出乎意料。 百姓不怕耽误宵禁? 宵禁后,若是没有回弄坊,这可是大罪。 周世显看着翘首以盼的百姓,笑道:“徐先生,陛下已经下令,今天宵禁推迟一个时辰,特别准许百姓来迎接徐先生!” 徐妙云惊的微微张嘴。 父皇这是怎么了? 对他们一家,好的有点过头了啊! “王妃千岁!” “王妃千岁千岁!” …… 当马车通过瓮城城门时,欢迎声山呼般响起。 小祈婳好奇撩起马车车窗帘子,爬在窗口,睁着黑豆豆的大眼睛,看着外面欢呼的百姓。 “娘亲,好多人,他们都在欢迎我们吗?为什么?” 徐妙云忙将祈婳抱在怀中,放下帘子,耳闻外面山呼声,低头看着不老实,想去看的小祈婳,低语道:“百姓这是因为感念阿爹,所以欢迎咱们,你要记住,这是你阿爹的荣耀和尊荣,你不能理所应当去承受。” 幸亏,随着小丫头年龄增加。 她不停纠正。 小丫头已经不再说狗腿子了。 至于眼前的这份荣耀。 她都受之有愧。 祈婳、雍鸣就更加没有资格。 现在他们或许不懂,但要告诉他们,让他们记住,长大后,他们会慢慢明白。 “俺刚才看到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 “肯定是祈婳郡主!” …… 前面山呼欢迎声蔓延,后面百姓激动议论。 临街酒肆。 半开窗前桌边。 一双眼睛,阴郁盯着徐妙云的马车,在锦衣卫以及朱棣亲兵护卫下,在百姓欢迎声中缓缓驶过。 哼! 微哼声响起,胡惟庸收回视线,捏着酒杯,仰头一饮而尽,“朱四郎一家还真是越来越得宠了,不过是朱四郎的妻女回京,都搞出这么大动静……” 李善长收回视线,看着神色扭曲狰狞的胡惟庸。 微微皱眉。 如今的胡惟庸。 平日里谦逊低调。 可他却敏锐察觉,其内心已经十分偏激扭曲了。 也是。 失去权力。 留下的病根一直好不了。 每天照镜子,看到自己的一张阴阳脸,日积月累,非豁达之人,大概率,都会变成胡惟庸这般。 李善长关上窗户。 外面的热闹山呼声总算小了点。 不那么刺激胡惟庸后。 语重心长询问:“惟庸,我们是师徒,你能对我说实话,过去一年多,你到底在做什么吗?” 起先,他也没察觉异常。 可渐渐发现不对劲儿了。 胡惟庸竟然开始做生意。 做生意也就罢了。 竟然学着土桥村在金陵境内,一系列米铺,搞雇工身股制。 效仿朱老四?为大明境内,推动雇工身股制,贡献一份力量? 不! 他太了解这个学生了。 表面上或许是效仿朱老四,但肯定在搞什么阴谋。 只是他看不透罢了。 现在的胡惟庸,让他越发觉得危险! 如果胡惟庸不跟他说实话。 往后,他会慢慢和胡惟庸拉开距离,最终切割。 他可不想被胡惟庸牵连。 胡惟庸捏着酒杯的手指微微绷紧,眼底警惕一闪而逝,随即笑道:“恩师,我复起无望,无法品尝权力的滋味,只能借着以前的关系,做点生意,赚点钱罢了……” 在齐泰、黄子澄回来后。 吕本离京,他前去送别时,吕本突然提及倒燕联盟。 他现在已经是倒燕联盟的主要领导之人。 对于这个联盟,他当然乐意加入。 只要网罗一大批士绅、商贾、官员,将来他就是不做官,也能左右朝局! 甚至,等太子登基后,他还能推一个有利于他,有利于他胡家的皇孙登基! 吕本为什么找他? 他猜测,除了想报仇。 恐怕也动了妄念,想让朱允炆将来取代朱雄英! 这不是没可能。 只要倒燕联盟网罗足够多的士绅、商贾、官员,完全有这种可能。 而且,他在淮西武勋中,也有很广泛的人脉。 徐达、汤和、蓝玉、沐英这些人不会被他拉拢。 可陆仲亨等开国后,郁郁不得志,感觉朱皇帝给少了的武勋,却可以被拉拢。 想要建立一个,网罗各色人物的利益团体。 首先就得有钱! 经商无疑是来钱最快的方式。 他毕竟当过宰相,虽然如今门可罗雀,但资源还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他做生意,很简单。 起初,他没想搞雇工身股制。 朱四郎提出来的东西,他听到就觉难受。 更何况自己效仿了。 直到洪武十五年年节,吕本回朝,听说一个消息:方孝孺、铁铉、盛庸等太子系文官,甚至就连蓝玉都再次劝说太子,适度搞一搞雇工身股制。 吕本多方打听才得知。 观摩团未去福建前,方孝孺就向太子建言过。 回来后,更是屡次三番进言。 还提出,所谓的皇商式雇工身股制理念。 他很清楚,太子为何连这种小范围皇商式雇工身股制提议,都不接受的原因。 无论皇帝多么支持太子。 即便天下人都议论,太子现在的权力已经相当于半个皇帝。 可太子终究是太子。 没有继承皇权,登基称帝前。 太子需要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 尤其是士绅、官员、商贾。 一旦太子支持一些人作为皇商,搞雇工身股制。 哪怕再表态,无意扩大雇工身股制至全天下。 都会让官员、士绅、商贾怀疑的。 现在搞皇商式雇工身股制,不利于太子稳定基本盘。 贸然而动。 很多人势必不满,会远离太子。 显然十分不明智。 太子保持战略定力,是十分高明的决策。 但他预判。 只要太子登基。 即便没有魄力,在大明全面推行雇工身股制,彻底改造民间商业行为。 也一定会重新拾起方孝孺提出的,皇商式雇工身股制。 一来,此举释放一个态度,安抚愚民,同时也不会太刺激士绅、官员。 二来,皇商式雇工身股制,可以成为太子的钱袋子。 很多事情,需要钱,也不需要和宰相、六部官员商议,直接让皇商出钱去办。 他反复衡量琢磨太子对待雇工身股制,可能的态度后。 最终决定捏着鼻子,也搞雇工身股制。 为此,他还详细观察了土桥村米铺雇工身股制运行。 然后联合齐泰、黄子澄,在他们管辖的县府内,收集粮食,办起了现在的胡氏米铺。 他们已经在筹划,利用这两个县的人力物力,搞纺织、养蚕织丝、刺绣。 就好像福建海商和福建乡土村社之间的关系。 还别说。 真正接触后。 他才真正体会到,朱四郎乡土村社模式下,集中人力物力,迸发出的骇人威力。 …… 他从中获益很大,他控制的商行发展迅速。 同时,齐泰、黄子澄因为他在商贸上,对其治下乡土村社的支持,乡土村社发展也十分迅猛。 政绩斐然。 可以预期。 将来会有其他搞乡土村社的官员,为了政绩,想和他合作。 如此,他就可以乘势,把这些官员,拉入倒燕联盟中。 利用商业,赚取庞大财富,同时网罗形形色色的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