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约战?” “用城外百姓要挟咱们?” “不出去!附近百姓疏散的疏散,藏起来的藏起来,至于其他……” “战争哪有不死人的,殿下已经让百姓藏起来,如果他们没藏,那是他们活该!” …… 城楼内。 当众将士得知海盗约战书上的要挟内容,纷纷冷笑议论。 今天又一次失败。 倭寇对攻克闽县,很明显已经没有信心了,所以才提出赢战于野。 现在倭寇差不多还剩四千多,将近五千人。 反观他们。 那些青壮,守城还有点用处,可野战中,绝不能用,只会成为拖累。 所以,一旦答应约战,可动用的兵力。 其实只有九百多正兵。 …… 议论声渐渐平息,众人看向一直没说话的朱棣。 朱棣笑着环视众人,“我准备答应。” 啊? 所有人诧异看着朱棣。 答应? 九百对五千? 朱棣把众人错愕全都看在眼里,笑着解释:“我们虽然只有九百正兵,但别忘了,我们还有五百藏起来的骑兵,这部分兵力,倭寇并不知……” 野战中。 两军交战,谭渊率领五百兄弟突然杀出…… 不出意外,大概率能让倭寇彻底溃败。 至少有六成赢面。 如果有六成赢面,还不敢打,那也不配为将! 众人听着朱棣解释,渐渐安定。 徐辉祖提出疑虑,“姐夫,万一我们答应对方出城野战,对方分兵偷袭县城怎么办?” 对方兵力,始终大于他们。 他们得倾巢而出。 可对方却能留下少量兵力。 不需太多,只要五百,就能拿下没有防守的闽县城池。 本来渐渐安定的众人,又纷纷看向朱棣。 这个问题,朱棣也想过了。 略微沉吟说道:“把城内的青壮全都集中起来,留五十正兵统帅,另外,从现在开始,派出斥候,严密监视倭寇大营……” 倭寇大营就那么点地方,派出十几个斥候,就能严密监视起来。 另外,明天再让谭渊留一百骑兵在县城附近。 五六百小股倭寇接近城池,一百骑兵足够了。 “另外,马上派兄弟,连夜出城,去找沈将军,请沈将军开始行动,截断闽江!” …… 随着朱棣解释,将士们再无异议。 哗啦! 齐齐起身。 “是!” 领命后,随即开始连夜安排。 …… 片刻后。 张武作为朱棣的信使,出现在倭寇大营。 张武站在群寇中,面不改色,“我们殿下答应你们约战。” 此言一出。 站对面的陈寿、神田孝信等人纷纷相互对视,面露惊讶。 明四皇子竟然答应了? 转而,泛起难掩的喜色。 哼! 张武把群寇神情看在眼里,暗暗微哼,继续冷冷道:“不过,我们殿下也有条件。” “请提!”陈寿含笑点头。 只要不过分,他都能答应。 “一,你们撤离到闽县南三十里外。” 直接在城外野战,倭寇太容易分兵突袭城池。 向南三十里外。 这个距离,即便分兵突袭,老谭的骑兵也有足够时间应对。 不! 倭寇步军,根本不可能冲过骑兵设置的三十里死亡线。 “二,野战期间,你们不得分兵攻打闽县。” …… “好,我都答应!” 张武话音刚落,陈寿就一口全答应了。 明四皇子所提条件,都是担心他们趁闽县空虚,突袭闽县。 虽然,大家的确这样谋划了。 可看样子,明四皇子也有防备。 既然如此,索性就答应。 现在,什么事情,都比不上,引诱明四皇子出城野战重要。 只要明四皇子出城。 就输定了! 送走张武后。 哈哈…… 一群海盗首领,瞬间爽朗大笑。 “明四皇子果真在乎名声!” “这就是他最大的软肋,为了名声,他不但保不住城外大明子民,就连城池,他也保不住!” “少将军厉害,敏锐抓住了明四皇子的软肋!” …… 陈寿听着众人恭维,矜持一笑,抿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激动雀跃,吩咐:“把这个消息告知将士们……” 两天连续战败,损失惨重。 士气已经十分低落了。 不过,只要这个消息传开,低落的士气,肯定瞬间就能高涨。 攻城战打不过明四皇子。 可野战,他们必胜! 兵力悬殊太大。 野战,明四皇子可没城墙依靠了。 …… 城头。 朱棣听着远处倭寇大营传来的欢呼声。 双目格外深邃。 倭寇首领们,定然用野战的消息,提振士气,完全在意料中。 对于他而言,坚守城池当然是最安全的选择。 城外农村的百姓,他也最大限度提醒了。 即便拒绝陈寿约战的请求,也问心无愧。 当然,他答应,也不是妇人之仁,更不是爱惜羽毛。 名声这东西,根本不是他的第一选项。 身为军人,第一选项永远是胜利! 若出城野战,没胜算,他会毫不犹豫抛弃城外百姓。 可有至少六成把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