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脑袋现在就挂在不远处。 不过,人家燕王也不是耍皇子身份。 当着大伙儿的面,亲口承诺,倭寇不退,就不下城头,若战斗过程中,躲在兄弟们身后,准许兄弟们背后捅刀子。 别说人家是皇子。 就是将军们,也鲜少有人敢做出这种承诺吧? 当然,到底是说大话,还是真会如此,只有在战争打响之后,才能知道。 不过,应该错不了。 毕竟,燕王可是纵横草原,转进万里,都杀回来了。 这等凶悍,应该不是胆小之辈。 嗒嗒嗒…… 城外,黑暗中,急促马蹄声传来,打断众人思绪,所有听到马蹄声的士卒,努力瞪大眼,盯着声音传来的方向。 片刻后。 一骑出现在城外。 大声呼喊:“禀殿下,倭寇已经登岸,大约七八千人!” …… “报!禀殿下,倭寇登岸后,就地扎营!” 很快,又有兄弟来汇报。 朱棣起身,吩咐张武:“传令城上将士,按照约定计划,轮流休息。” 这次海盗领兵的人很谨慎。 原本,得知倭寇连夜进入闽江,他就让谭渊在前往西门的路上埋伏。 倭寇渡海而来,不可能有太多战马。 也就意味着,倭寇的斥候不会很多。 借助夜色,谭渊等人可以隐藏在官道附近,很近的距离。 只要倭寇连夜扑向闽县。 那就是找死。 夜间行军中,谭渊率领的五百兄弟,近距离冲杀,即便对方有八千人,也可以来去如风。 很显然,领兵之人,很有章法,很谨慎。 对此,他倒也不失望。 …… 一夜安静。 翌日。 “倭寇来了!” “听说昨夜倭寇就登岸了。” …… 从梦中苏醒的闽县百姓,第一时间得知县府通传的消息。 经张武等人,策马在城内呼喊安抚后,闽县经过短暂混乱后,恢复平静。 闽县百姓屏息凝神等待中。 日上三竿。 一支将近万余人,穿着五花八门的军队,出现在视线中。 “来了!” “倭寇来了!” “最前面的倭寇好精良!” …… 士卒惊讶议论时。 朱棣也站在城墙边看着。 走在最前面,一支大约两千人的军队,全都披挂铁甲。 其中一百多人,竟然还穿着西方的全身甲。 胸甲、背甲都是由一整块铁锻造,脸部还有面甲。 整个人包裹的严严实实。 徐辉祖站在朱棣身边,诧异道:“姐夫,那个百人方阵,明晃晃的是什么盔甲?怎么从未见过。” 朱棣笑笑。 中原这边,没见过这类型盔甲很正常。 陈祖义称霸马六甲,肯定能接触一些来自西方的商人。 …… “应该是马六甲、马六甲以西之地,一些国家的盔甲。” …… 就在朱棣和徐辉祖交谈之际。 敌军在距城五里左右停下。 陈寿在神田孝信等人簇拥下,骑马远远看着闽县城头。 “那个人,应该就是燕王了吧?”陈寿指着朱棣,笑着说道:“咱们不搞什么围三缺一战术……” 目视所及,闽县西门,整段城墙上,也就五百多兵力。 其他三面城墙兵力可能更少。 但他不准备搞什么围三缺一战术。 他八千人。 扑上去。 一个猛冲。 就能把这座小城城头,单薄的明军冲垮。 “此战,关乎我们所有人的荣誉,第一波进攻,两千人,我会派出一百铁甲士以及五百精兵,总计六百兵力,剩下的你们分配,希望诸位首领,都拿出最精锐的士卒,我们一次冲垮明四皇子的城头防线,打出我们的威风!” “我出一百!” “我出两百!” “我部出三百!” …… 其他各家,纷纷开口。 很快,就凑齐两千人。 一炷香后,两千人就在阵前列好方阵。 陈寿的六百精锐居中。 “杀!” 随着陈寿拔刀直指闽县城头。 “杀!” “杀!” …… 怀揣着发财梦的海盗,红着眼纷纷大喊。 随即,扛着云梯开始向闽县迫近。 陈寿率领剩下六千兵马,缓缓跟在后面。 前锋两千人,在靠近城墙两百步左右,突然加快步伐,狂奔扑向闽县。 朱棣看身边左右将士,神色紧张,下意识吞咽口水。 伸手。 张武忙把他的三石硬弓递到手中。 抽出三支箭,张弓搭箭…… 嗖! 当一百名铁甲士冲入一百五十步时,朱棣猛地松手。 城头将士,亲眼目睹,三支箭,竟然在百步左右,直接洞穿敌军面颊。 三个铁甲士,一头栽倒。 ‘这是人该有的力气?’ 所有将士瞬间愣怔。 “燕王威武!” “燕王万岁!” …… 下一秒,从愣怔中回神后,突然激动欢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