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建安县。 都司衙门。 沈仁官房。 “大人,刚刚收到消息,陈祖义要在鸡笼屿召集所有海盗议事,消息显示,似乎想要对付燕王……” 沈仁听着下属汇报的信息,微微皱眉,起身,夺过下属手中信报。 边看边来到福建地图前。 片刻后,抬手点了点闽县,“若海盗真的动手,肯定是闽县!” 其实,这都是废话! 海盗的兵力,劫掠一下沿海就不错了。 怎么也不可能冲到建安来。 给燕王教训,还是沿海地区,只能是闽县。 他说这句废话,只是缓减胸中想要骂娘的冲动。 他不信,这事和福建豪强以及布政使叶茂没有任何关系! 这些年,叶茂管民,他管军。 两人在福建合作。 叶茂的一些事,他即便没有切确把柄,也有所耳闻。 这混蛋想针对燕王,他不拦着。 但不能把他牵扯进来! 倭寇劫掠,他身为福建最高军事将领,若是毫无作为,朝廷是要问责的! 可他现在急吼吼带兵去增援燕王,帮燕王吓退海盗。 会不会为自己将来的仕途埋下隐患? 这些年坐镇福建。 多少地方豪强想要腐蚀他。 为了长远考虑,送到面前,白花花的银子、各色各样的女人,他都坚决否决了。 当然,为了不得罪这些豪强。 对于下面兄弟们接受贿赂,他也睁只眼闭只眼。 没办法,这些豪强别看只能在福建一地耀武扬威。 可人家七拐八拐,就能和朝中某些大人物搭上关系。 他就是想当个纯粹将领,只想领兵,凭军功升迁,不想得罪这些人。 至于下面的兄弟。 管的太严,兄弟们会怨恨的。 总不能自己不想捞钱,就不让别人捞吧? 为了长远前途,金钱美色腐蚀他抵挡住了。 现在,这群人还要逼着他和朱四郎走的太近,被太子爷的支持者误会? 多年坚持,化为乌有? 为什么燕王偏要来福建? 沈仁十分烦躁。 “都司,我们怎么办?假装没有收到消息?” 心腹询问,打断沈仁思绪。 沈仁略作沉吟,扭头吩咐:“去传令除海防沿线,其他五个卫,每个卫出一个所兵马,向建安集结,好些年没作战了,让每个卫都找找感觉。” 见心腹皱眉不解。 沈仁也不解释。 他不想现在就急吼吼跑去闽县,不想给别人一副,他和燕王关系很铁,很支持燕王的表象。 集结兵力速度慢点。 等倭寇登陆闽县和燕王交手后。 他再动兵,就是职责所在。 不过不能假装没收到消息。 万一海盗杀疯了,被劫掠的利益蒙蔽双眼,冲出闽县呢? 默许海盗倭寇登陆闽县,他都少不了要被陛下申饬。 若是让海盗从闽县,冲入其他县府。 那罪过可就大了。 而且,身为一个将领,放任倭寇海盗登陆闽县,其实他已经要被自己的良知谴责了。 可权力场就是这么无奈。 他也只能权衡利弊,牺牲闽县百姓了。 ‘如果朝廷的官,都能像我一般,就已经很不错了。’ 沈仁目视心腹离开,默默自我宽慰。 …… 周庄沈园。 大房长子,也是沈家族长。 沈茂书房。 沈茂、沈荣、沈旺兄弟三人都在。 顾学文从建安溜回来后,就惊动了三人。 此刻,顾学文正在滔滔不绝讲述着建安所见所闻。 “大哥,朱四郎成不了事,福建布政使晾着他,福建都司想和他保持距离,偌大一个福建,只有一个小小蒋家……” …… “最可笑,朱四郎空有满腹才华,偏偏是个胸无大志之辈,竟然毫不藏私的教导太孙……” …… 沈茂兄弟三人眉头紧皱。 沈茂实在忍不住,沉声打断顾学文:“学文,朱四郎也是你叫的?” 顾学文忙收敛,“大哥,我知道错了,实在是这位燕王,扶不上墙,让人看着着急。” 话音刚落,扭头看向沈旺,“三哥,沈至现在被燕王灌了迷魂汤,整个人脑子发热,他竟然想把沈家三房所有的一切,都押在燕王身上,你可别跟着发热!” “最好,修书一封,马上把沈至叫回来,不行的话,直接派人绑回来!” “我们知道了,你一路舟车劳顿,先下去休息吧。” 沈茂打发走顾学文后,扭头,“三弟,沈至想押上整个三房,伱是怎么想的?” “学文虽然有些不着调,可我觉他所言,也有些道理。”不等沈旺开口,沈荣率先发表意见。 沈旺嘴唇动动。 看看大哥、二哥。 忽然明白了。 大哥、二哥并不希望沈家三房,全都押在燕王身上。 这意味着,沈家要进行分家。 他们三房虽然各负责一摊,自负盈亏。 可彼此间利益联系很深。 分家就是为了切割,将来即便燕王出事,三房跟着倒霉,也不会连累整个沈家。 可这样分,大房、二房的生意一定会受到影响。 说实话,看了长子的信后。 他想把整个沈家押上。 首先,他感觉,留在大明,沈家只会一步步继续衰落,看不到发展前景。 其次,他也不认为,当今皇帝,又或是太子,有魄力,在大明掀起一场,剧烈的改造。 最终达成,乡土村社+身股制商业模式+开海。 “大哥、二哥,我是不会同意分家的。”沈旺咽下想说的话,笑道:“沈至想折腾,我就把他那份儿给他,让他自己去折腾……” 大哥、二哥明显不同意分家。 强分。 兄弟间都得反目成仇。 索性,多给长子些钱货支持。 让长子去跟着燕王闯吧。 等燕王出海时,大不了,他们三房放弃现在这摊子。 不要了,全都留给大哥、二哥。 沈茂、沈荣松了口气,露出笑容,“老三,你提醒沈至,钱赔光了无所谓,但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燕王能不能在福建站稳脚跟都未可知。” 沈旺笑着敷衍应承下…… …… 闽县。 朱棣、徐辉祖赶到后翌日。 五艘水军战船,从入海口,驶入闽江。 县府衙门。 书房。 一年轻小将站在朱棣面前,“卑职俞靖,拜见燕王殿下!” 朱棣看着面前对他行揣胸礼,与他年纪相仿,好奇打量他的水军小将,不由笑了。 俞靖! 虢国公俞通海的侄子! 大明军旅中,典型的巢湖系! 大明水师将领,主要被巢湖系出身将领把持。 又主要是两大家族。 俞氏家族。 廖氏家族。 其中,俞氏家族最厉害。 历史上,俞氏三代皆封公! 而老头子也评价过:巢湖水师诸将,俞通海最强! 可以说,俞氏家族虽然比不上蓝玉、泰山他们这些人出名。 但这个家族,在大明水师历史上,绝对拥有十分特殊的地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