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位注定不可能继承大明皇位。 可偏偏还过分优秀。 金陵的消息,他也知道一些。 据悉,太子系对这位敌意很大。 虽然眼下太子爷没表露什么,可这对皇家兄弟将来会如何发展? 他看不透。 也不想去猜测。 他就想做个单纯武将,现在忠心陛下,将来太子做皇帝,忠心太子。 不想和这位产生太多瓜葛,给自己将来留下隐患。 所以,他特别不想这位拥有御赐金牌。 更害怕,这位利用御赐金牌,调动福建兵力。 将来太子爷登基,这些陈年旧事,就可能成为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 不过此时不能询问。 “沈将军是来拜见雄英的吧,雄英在那辆马车。”朱棣笑着指了指。 沈仁希望和他保持距离,他察觉到了。 他又不是拉帮结派,阴谋算计皇位的皇子。 对方既然没有敌意,只是想保持距离,他并不生气,也愿意与对方,和睦相处。 毕竟,都司衙门就设置在建安。 双方不是敌人,不干扰他在建安施政,对他初来乍到而言,就已经很不错了。 沈仁诧异之色一闪而逝。 明白朱棣的意思。 让他去见太孙。 就表明,今天他是来迎接太孙。 ‘好胸襟!好魄力!’ 沈仁暗赞一句,抱拳感激道:“多谢殿下!” 他是真的感激。 他甚至都已经明白,都司衙门往后和建安县府之间的相处模式。 这位如果需要用兵。 大概率,会通过太孙来向他传话。 如此,他效忠的就是太孙。 …… 蒋进忠抱着小雍鸣、小祈婳和毛骧站在一起,把沈仁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低语:“这位沈都司……” 话说一半,笑着摇了摇头。 一定会后悔的! 或许,大明没有殿下一席之地。 可沈仁坐镇福建这么些年,难道不知,这大海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将来若是因亲近殿下,无法在大明立足。 跟随殿下出海。 一定比大明更有前途! 反正,他觉殿下比太子好,甚至在他眼中,殿下比陛下都好。 沈仁带着都司府一群将领拜见朱雄英后。 蒋进忠顺势邀请沈仁一起去蒋家。 沈仁婉拒。 随后,双方在城门处分道扬镳,朱棣一行人,前往蒋家。 浩浩荡荡的队伍出现在城内,瞬间引起城内百姓关注。 “是什么人,竟然还有骑兵护卫?” “这些兵,和咱们福建的不一样,竟然敢使用明黄色,这也太大逆不道了吧!” “孤陋寡闻,这是被贬皇子朱四郎的亲兵,就是跟着纵横草原,带回传国玉玺和北元王妃那群丘八!” “原来是咱们建安县令到了啊!” “听说这位皇子,还是状元郎。” “人家爹是皇帝,这个状元有多少水分,可就不得而知了!” “听说竞拍包税也是这位提出来的?这次来咱们建安,要搞那个啥子乡土村社,可别穷折腾咱们!” …… 毛老六听着百姓议论,扭头,冷笑道:“这就是你们建安百姓?” 蒋进忠圆饼子脸烧得发红。 转身,撩起帘子,探头进车厢,看着朱棣,“朱先生,我在家乡搞乡土村社,才刚开始,今年有些收获了,可名声还没传开……” 建安距京城山高皇帝远。 消息传到这里,早变味了。 再加福建士绅,故意传播谣言。 …… 百姓盲目相信谣言。 他拼命为殿下正名。 可他只有一张嘴。 效果微乎其微。 不过,殿下来了,他信心就足了。 他相信,殿下履任后,用不了多久,就能正本清源。 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一切魁魅魍魉! 朱棣笑笑,“没什么,咱们用事实,让百姓重新相信咱们。” 蒋进忠顿时笑了,‘那些蠢货,没和殿下打过交道,等着吧!这些小把戏,能对付我,可在殿下面前什么都不是!’ “殿下,得知你要来建安,我就激动的睡不着,就等殿下来了后,跟着殿下大干一场,殿下是不知,他们嫉妒我的才华,拼命诋毁我,让我在建安,乃至整个福建都被人笑话……” 朱棣、徐妙云瞧着蒋进忠满脸委屈愤懑,顿时不知该说什么了。 毛老六伸入一只手,抓住蒋进忠衣领,往外拽,“别把你和少爷要做的事结合在一起,你要多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别打搅少爷和少夫人了!” 噗! 徐妙云目睹蒋进忠十分受伤,被迫被毛老六拽出去,再也忍不住了。 额头抵在朱棣肩头,笑了好一会儿,才平缓笑意。 撩起帘子,扭头看向外面。 低矮杂乱的房舍映入眼帘。 百姓脸上有饥色。 …… 看着,神色渐渐凝重。 看得出来,建安很穷,底子很薄。 好一会儿,放下帘子,扭头看向朱棣,“四郎,接下来教导孩子们,让明霞、明月协助我。” 建安的民情,民间底子都不好。 四郎专注带着百姓,搞乡土村社以及剿灭海盗吧。 朱棣放下帘子,笑着点头,建安的实际情况,和预期,差距的确有些大。 穷! 比他去过的大明任何县府都要穷。 辽东都比建安强。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这章终于五千字了,下一章至少还是五千字。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