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四郎变了!” 刚才见到的朱四郎,和之前两年不同。 可到底哪里不同,他怎么都想不出来。 一路心事重重来到太子妃宫院,经过通报,在宫女带领下,往殿内走去…… 蒋瓛在见到朱标、常氏,行礼后,低头,双手捧信道:“太子爷,朱解元回皇宫了,带回太孙写给太子爷、太子妃的信,臣奉命……” 常氏闻言,眼睛一亮,迫切想看信中内容。 看向朱标。 朱标笑笑,接过信,首先递给常氏。 然后对蒋瓛说道:“有劳蒋卿了。” “为太子爷做事,是臣的荣幸!”蒋瓛满脸激动回答。 朱标和蒋瓛寒暄几句,就把蒋瓛打发走。 扭头,见常氏眼睛微红,满眼欣慰,笑问:“雄英在信中说了什么?” “雄英在信中,表达了对太子爷和臣妾的思念……” …… 随着百官下朝出宫,及蒋瓛来东宫送信。 朱棣主动回皇宫的消息传开。 太子侧妃寝宫。 吕氏抱着朱允炆,诧异看着贴身侍女,“确定?朱四郎是主动回宫,不是陛下命令?” “娘娘,千真万确!” ‘太子爷今晚不会来我这里了。’ 吕氏抱着朱允炆默默走动。 她原以为。 今天这个时候,雄英没回来,太子爷宽慰好太子妃姐姐后,思念雄英,会来她这里看允炆。 把对雄英的思念,寄托到允炆身上。 所以特意把允炆带在身边。 这也就罢了。 太子爷不来就不来吧。 朱四郎主动回宫! 有些不同寻常。 是为了送信? 还是态度发生变化? ‘不行,要写信把此事告诉父亲!’ 她有种毫无根据的强烈预感。 总觉此事,会对以后,产生很大影响。 …… 美人殿。 王美人正在练一字马劈叉压腿,听小侍女汇报,抬头,好奇问:“燕王回皇宫,不是很正常吗?你怎么大惊小怪?我给太子妃做的高丽美食,太子妃喜欢吗?” 自从中午太子爷回东宫。 传出雄英不会跟着回来后。 她就知道,太子妃肯定思念雄英。 甚至可能没胃口。 眼下太子妃还怀着孕呢。 于是就亲自动手,给太子妃做了几样,大明没有的高丽美食。 临近傍晚做好,让贴身侍女送去。 她想要在大明生存,且生活的好。 不光要让太子爷开心,心里有她。 和太子妃的关系也要维护好。 母亲说过。 女人首先要认清自己。 千万别去想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千万别因嫉妒,招惹一些永远招惹不起的女人。 毫无疑问,东宫,太子妃就是她绝对招惹不起的。 即便太子爷再喜爱她,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之前除了每天去请安,也没其他机会,这回,总算有机会了。 甭管太子妃姐姐,是否瞧得上高丽美食,她亲手做了,送去了,并且试菜的宫女吃过没事。 都会让太子爷、太子妃明白她的心意。 以及,她是可以信任的。 有了信任和好感,太子妃才愿意亲近她,往后,庇护她。 只要她能得到太子爷喜爱,太子妃认可和庇护。 等太子爷继承大统,登基称帝,她就是天朝上国的贵妃,一辈子的尊荣就奠定了! 小侍女绿萍好奇看王美人练一字马,同时回答:“选侍娘娘,您不知道燕王殿下,洪武九年后……” …… “婢子在皇宫时,听带婢子的嬷嬷说,陛下后来特别希望燕王回金陵后,能主动回宫,可燕王就是躲着不回去……” …… 王美人认真听着,渐渐皱眉。 她听明白了。 最开始。 父皇把朱四郎逐出族谱,朱四郎没有回宫的资格。 后来,父皇越来越喜爱朱四郎,朱四郎可能是赌气,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总之不回皇宫。 每次回宫,都是父皇找借口下令。 这回…… ‘是单纯回来送信,还是代表,朱四郎不赌气,愿意接受父皇的父爱?’ 这个朱四郎。 为什么就不能懂点事! 他优秀,风头都快压过太子爷了。 太子爷对他那么好。 就不能低调点? …… 胡府。 晚饭后。 胡惟庸请李善长来到书房。 落座,等侍女奉茶离开后。 胡惟庸看着李善长,拧眉问:“恩师,朱四郎此番入宫,是为解释太孙不回来的原因,还是朱四郎愿意接受朱皇帝的父爱?” 他觉是后者。 这样才能解释,朱四郎给人那种莫名变化。 “应该是后者!”李善长眉头紧拧,“可我想不通,朱四郎为何如此……” 有了野心? 被朱皇帝的父爱感动了? …… 李善长还纠结于朱棣变化背后的动机。 胡惟庸却笑了,“恩师,朱四郎变化的动机,恐怕一时间还看不出来,不过,他的变化,对咱们来说,却是件好事。” 李善长微微一笑。 确实是好事。 朱四郎越受朱皇帝宠爱,表现越出色。 给太子爷的压力,必然越大。 更有利他们的捧杀! 收敛思绪,笑问:“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金陵城百姓会慢慢起底朱四郎的过往,慢慢知道,朱四郎就是朱棣!” 直接对外宣扬,朱四郎就是朱棣,动静太大。 极易被锦衣卫察觉。 眼下整个金陵都在讨论春闱、以及朱四郎。 趁机推动金陵百姓,讨论追查朱四郎的身份,合情合理。 他安排的人,会不断释放出一些消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