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改变了老四的一生! 她身为母亲,就是想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改变。 但她要避免,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所以,必须了解事情始末。 刘伯温略微沉默,“洪武八年正月下旬,臣感染风寒……” 马秀英微微皱眉。 洪武八年,凤阳陪都行宫,历时六年刚刚建好。 重八就带着她、标儿,趁着年节休沐,回陪都行宫查看。 刘伯温染风寒。 胡惟庸即便带御医去,也不可能是重八指派。 胡惟庸再假传圣旨! 胡惟庸为何假传圣旨,带着御医去给刘伯温看病? 二人的关系,一直以来就不好。 恐怕不怀好意吧! …… “当时燕王应该是趁陛下、娘娘不在宫内,偷偷溜出宫,不知为何,就与胡惟庸相遇……” 马秀英听着听着。 就全都明白了。 老四也看出其中有猫腻,所以阻止了胡惟庸。 怪不得,刘伯温说老四对他有救命之恩。 怪不得,重八说刘伯温欠老四的。 胡惟庸假传圣旨,亲自带御医去刘伯温府上,分明就是不怀好意。 却被老四给破坏了。 自从刘伯温辅佐重八建立大明后,民间就一直流传‘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 大明刚立国时。 兄弟们变了,重八如履薄冰,才压了刘伯温的爵位。 汤和也一样,汤和在军中的影响力很大。 开国那会儿,有老兄弟,为了自己能封的高一点,甚至私下里议论,汤和应该封王。 而洪武九年,当老四为了拒绝封藩,喊出争储夺嫡时。 重八就想到了老四接触刘伯温。 加重重八对老四的怀疑。 所以才会发生,一贬到底后,老四还被重八严密监视之事。 马秀英回神,“你以为,老四当时抱着什么目的,出手救你?” “臣不知。”刘伯温摇头。 这两年隐居,他也琢磨过这个问题。 抬头,笑着反问:“娘娘,现在的情况,这个问题很重要吗?臣看,朱解元只想过点安稳日子。” 他阅人无数。 几十年前,都能从那么多诸侯中,选中皇帝,认为皇帝有匡扶天下,一统宇内的能力。 燕王不可能瞒得住他这双眼睛。 何况,这两年。 恐怕皇帝也没少监视、试探、考验燕王吧。 “娘娘,朱解元是不是生过病?” 马秀英抬头,“你是说,老四忘记此事,和生病有关?确实,他和妙云订婚前,洗凉水澡,感染风寒,卧床了好几天……” “如此,倒是可以解释,朱解元为何记不起一些事情。”刘伯温微微点头。 …… “累不累?” 徐妙云爬在朱棣背上,扭头,从侧面看着朱棣。 朱棣笑着摇头,“你要是能有所表示,就更好了。” 徐妙云莞尔一笑,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朱棣脸颊啄了一下,看看周围,反正没人,瞬间化身啄木鸟…… 一边啄着,一边忍笑问:“够不够?” “不够,你继续……” 朱棣大笑着,加快脚步,沿着石阶,快跑起来。 “慢点,慢点……” 徐妙云笑着,担心朱棣太累,不停喊着…… 两人循着水声,向上,一路嬉笑打闹。 某刻,朱棣忽然顿足,徐妙云有些尴尬,忙从朱棣背上挣扎下来…… 前面的飞瀑前,站着一人,正含笑看着他们。 夫妻二人来到飞瀑前,朱棣冲身穿道袍的男人抱拳,“在下朱四郎,携家妻游玩,未曾想打扰了道长清修,实在抱歉。” “无妨。”道人含笑摇头,眼睛却紧盯朱棣仔细端详。 朱棣、徐妙云不由微微皱眉。 道人眼睛微缩,忙拱手道:“贫道还有事,施主请自便。” 话罢,脚下如风,眨眼功夫,就消失在朱棣、徐妙云视线中。 徐妙云狐疑扭头,“这道长怎么了?” 朱棣摇头。 他也不知。 对方盯着他和妙云看个没完没了时,他本能心生反感。 “管他呢,他走了,这石门飞瀑美景,就独属我们两人了!” 徐妙云笑笑,很快,就被飞瀑美景吸引,忘记了刚才之事。 …… “龙行虎步,日角插天,双目如渊……袁珙啊袁珙,幸亏走的快,这种注定要当反贼的人,可千万不能沾身……” 袁珙沿阶步履如风快走,口中喃喃自语。 某刻,突然停顿,眉头紧皱:“朱四郎……朱四郎……莫非是那位被贬为庶人的四皇子?” 袁珙扭头看了眼,有些犹豫,心痒难耐,特想折返问清楚。 好一会儿,又摇头,“罢了罢了。” 他最终还是不敢。 因为他相信自己的相术。 眼睛是一个人的窗户。 适才,他惊讶对方的帝王面相,仔细端详时,对方明显有些不快,双眼也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变化。 他好像看到了一条望不到底的深渊。 深邃、平静、黑暗、冰冷。 这类人,他不想,也不愿招惹。 …… 朱棣、徐妙云并不知,他们遇到的,并吓得人家夺路而逃的道人。 竟是天下有名的相师袁珙。 …… 当天,一行人下山,住进了刘伯温在青田的诚意伯府。 晚上。 朱棣给马秀英请安回来,就站在窗前怔怔出神。 身后香软贴上,都未察觉。 徐妙云察觉到了,眼中闪过一抹担忧,一如以往,下巴压在朱棣背脊上,故意揉了揉,“想不起来,就别想了。” 晚上去给母后请安时。 母后告诉四郎,救刘伯温之事。 四郎回来后,就一直站在窗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