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明霞,你去东宫,把雄英带来。” 朱元璋突然开口。 马秀英狐疑看去,“怎么想起带雄英?” 朱元璋笑笑,“咱准备,年后就把雄英送去老四身边学习,在村里孩子眼中,雄英是老四唯一的小侄子,寄养在咱们家,这次去见老四,顺便带上,也合情合理吧?” 也让雄英和土桥村这些孩子们先熟悉着。 马秀英皱眉,“年后雄英也才五岁,是不是太早了些?雍鸣和祈婳还小,小夫妻两还要照顾两个小家伙。” 她不知,重八为何忽然变得这么急切。 朱元璋摆了摆手,遣退宫女太监后。 哎! 叹了口气,在外殿软榻坐下,拍着膝盖,自言自语,“咱也知道太早,可咱得为咱们百年之后考虑……” 老四已有远走之意。 涂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警示标儿,若无包容老四之心,就不要给老四权力,不要用老四。 也不要迫害老四。 他对标儿还是有信心的。 即便包容不了老四,也会给老四一条生路。 可他知道老四的才能。 放任老四离开,是大明的损失,朱家的损失。 …… “早点把雄英送到老四身边,他们叔侄,最好培养出不似父子,胜似父子的感情,将来我们不在了,雄英就是老四和标儿之间的纽带,充当类似我们的作用。” 退一万步讲。 只要培养出这种感情。 雄英在! 老四就会牵挂! 大明遇到迈不过的坎儿,雄英向他四叔张口求援。 老四总会回来帮忙的。 文可震慑朝堂。 武可挂帅出征。 只要老四在,标儿和雄英就有退路,有依靠。 …… 老四陪雄英辽东之行。 他暗中安排老五,偷偷观察,悄悄记录,老四和雄英一路相处的点点滴滴。 为此事,老五现在还内疚呢。 老四晚上被雄英大水漫灌。 白天给雄英洗衣服。 …… 等等一系列,做的太好了。 好到,他都无法判断,是单纯身为四叔的责任心使然,还是有了感情。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雄英对这个四叔有了感情。 对此,他倒一点儿都不奇怪。 标儿和大儿媳,虽然是父母,可没让雄英晚上大水漫灌过,也从未给雄英洗过衣服。 …… 马秀英听明白了,“你不是决定,老四明年考中进士,就让老四去地方为官历练吗?难道雄英也跟着去?” 到时候,可不会在应天府境内了。 朱元璋断然道:“跟着!标儿和咱们大儿媳就算不舍,咱也要强硬干预!” 且不说胜似父子的叔侄感情。 就是雄英能学到老四一半的本事和性格,标儿和大儿媳将来都得感谢他这个决定。 老四身上有些东西,是大儒教不了的。 而大儒能教的四书五经。 老四和妙云丫头却能胜任。 …… “祖父,祖母……” 某刻,外面传来欢喜叫喊声。 朱元璋、马秀英结束谈话,扭头…… 就见一个小家伙,跑的额头都出汗了,高兴笑着出现在殿门外。 明霞在后面追着提醒,“太孙,慢点,小心门槛。” 朱雄英双脚并在一起,一蹦跳过门槛,小跑着扑倒朱元璋膝盖上,“祖父,是去见四叔吗?” 朱元璋见朱雄英纯净眼中,满眼期待,故意笑问:“雄英想见四叔吗?” “嗯嗯嗯!”朱雄英小脑袋连连点着,“我跟母亲回姥爷家,亲眼看了,春晓把耿瑄吓得跌倒,还见了采绿他们,我想去和他们说话,母亲不让。” 马秀英瞧着朱雄英说到最后,一脸不高兴,揉着小脑袋,笑道:“你当时要是去了,暴露了身份,就不能去四叔身边,跟着四叔学习了,你娘是为你考虑。” 前几天,大儿媳回娘家好几日,他们知道。 也知道原因。 “母亲就是这么说的。”朱雄英点点头,然后催促:“祖父,我们快点走吧!” “好好好,出发!” 朱元璋起身,抱起朱雄英,笑着往外走去。 明霞跟在后面,开心笑道:“娘娘,我去东宫,太孙听到要去见殿下,高兴的不得了,太子妃给太孙换衣服时,太孙一个劲儿催促。” 太孙和殿下感情这么好。 将来,殿下和王妃就是安全的。 她特别高兴。 马秀英瞥了眼明霞,笑笑,点头。 …… 六部官衙。 这回朱元璋没有低调,并且还刻意让人早早在宫内放出风声。 马车经过六部官衙时,百官暗中看着,纷纷议论。 “陛下和皇后竟然一起去看土桥村那些孩子,这群野孩子,可真是走狗屎运了。” “还别说,就凭这次督查,这些孩子的表现,陛下和娘娘喜欢,并且笼络也合情合理,何况爱屋及乌嘛,毕竟,这是朱四郎的学生。” “诸位,诸位,最新惊天消息!娘娘在土桥村时,给这些孩子上过课,陛下准许这些孩子称呼师公。” “什么!这是真的?” “千真万确!” …… 左相官房。 胡惟庸、李善长站在窗口,听闻外面惊呼声,惊骇对视。 “朱皇帝对朱四郎真是越来越爱护了!”胡惟庸冷笑一声。 天下,优秀的孩子多了去。 皇帝、皇后为何不对其他孩子如此? 说到底,就如外面议论。 爱屋及乌。 是因为朱四郎,所以对这些表现优异的孩子,才会另眼相看。 “恩师,我现在越来越期待,太子和朱四郎被我们逼得,反目成仇的一天!” 一定特别精彩! 大明的朝堂,一直不如历史精彩。 在他看来,就是缺少了皇子们,为皇位相互厮杀。 没这一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