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不能确认墓主人的身份,不过能用旧宫博物馆同款宝贝青花九龙纹大缸陪葬,说明此地墓主人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 “我挖到了一块碑!” 而就在这时,不知是谁嚎了一嗓子。 赵成晋走近一看,脸上浮出笑意,“是墓碑!” 楚昂蹲下身,抚去墓碑上的尘土。 “朱之瑜?”当看清墓碑上的字体时,赵成晋脸上满是不可思议,“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几位警察疑惑的对视了一眼,“朱之瑜是谁?” 一旁的泉子举着小手说道,“泉子知道!” 众人齐齐看向了泉子。 泉子笑了笑,道,“朱之瑜,明末清初的一位杰出的学者,清兵入关南下后,为了匡复明室,驱逐清军,朱之瑜先生追随鲁王朱以海,郑成功、张煌言等人抗击清军…” “期间三赴安南、五渡东瀛,奔走于厦门、舟山之间,后复明无望,朱之瑜先生又不愿投降清朝,晚年一直生活在东瀛…” “朱先生的学问和德行得到了东瀛朝野人士的礼遇和尊重,水户藩藩主德川光圀聘请他到江户讲学…” “根据东瀛的史书记载,先生开讲之时,不论是少年学者,还是斑斑白发的老者,大家或依靠着柱子静听,要么就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听道,所有东瀛人都把他的学术当成了圣经。” “当时,德川光圀不敢对其直接称名称字,希望朱之瑜能够取一名号,作为称呼…” “朱之瑜就以故乡“舜水”为号,意思是“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也表示自己从不忘故国故土…” “舜水先生一称因此而来,当时许多著名学者也都慕名来求学,朱之瑜先生在多地都颇有名望。” “寄寓东瀛二十多年,舜水先生仍着明朝衣冠,因追念故国,于明郑永历三十六年(1682年)在大阪逝世,享年八十三岁。德川光圀等私谥“文恭先生”…” “即便在现在,朱先生依旧很受东瀛人民的爱戴!” “……” 赵成晋却道,“我记得朱之瑜先生埋葬东瀛常陆太田市的瑞龙山…” 泉子点了点头,“是的,瑞龙山是水户德川家族的家族墓葬,里面埋着从第1代藩主德川赖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