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们不能因为陈通的假说,就给宋太祖赵匡胤身上泼脏水。” “你们凭什么说宋太祖赵匡胤不爱民呢?” “就因为宋太祖做了一个仁君明主该做的事情吗?” “误杀功臣就是错的吗?” “善待官吏就是错的吗?” “难道做一个好人,就要被你们如此鄙视吗?” “你们的三观都是歪的呀!” ……………… 李世民此刻嘴角抽了抽,他仿佛从宋太祖赵匡胤身上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他此刻真想对赵匡胤说一句,不是三观歪,而是你根本就不清楚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杠精! 他会把你分析的透透的。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既然赵大这么不服气。” “陈通你就不要客气了,怼他!” 李世民就差在寝宫里面跳一曲《秦王破阵乐》给陈通助助威。 一定要把宋太祖赵匡胤踩在脚底下。 奥利给! ……………… 陈通当然不会放过宋太祖赵匡胤,任何一个不爱民的皇帝,那都必须说明他为什么不爱民,怎么不爱民。 陈通绝对不会昧着良心去为那些不爱民的皇帝,把他们不爱民的事实,洗白成为爱民如子。 这才叫真正的歪曲三观。 因为陈通自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老百姓。 在爱不爱民的这个维度,他当然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去看待历史。 陈通: “我为什么说赵匡胤不爱民,而且赵匡胤不爱民的程度,甚至都可以跟杨广比肩呢。 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赵匡胤没有给百姓留下任何一条活路。 他跟杨广一样,就是把百姓当成了工具人。 我们先说第一点,赵匡胤去讨好老旧贵族,这是由谁来买单呢? 那还不是老百姓吗? 赵匡胤让整个宋王朝的官吏数目急剧暴增,我就问一句,这些冗官冗员的俸禄从哪里来? 这些官吏吃穿用度,哪一项不是百姓的血汗钱? 赵匡胤身为开国之主,他明明可以清除这些官吏, 可是他为了自己能够坐稳皇权,为了自己能够留下千古美名。 他竟然把所有的成本转嫁到老百姓身上。 在五代十国时期,百姓要负责这么多官吏的生存,他们的日子能有多苦呢? 本以为赵匡胤统一中原,他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可是呢,恰恰相反。 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官吏的数目基本上能暴增一倍,百姓的负担就增加了一倍。 而且百姓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五代十国时期,百姓看官吏不顺眼了,那还可以直接宰了他,大不了就举旗起义。 可当整个北宋王朝统一之后,百姓们连农民起义的资格都没有了,只能给赵匡胤当牛当马。 去供养整个官吏阶层。 我就问你,百姓的日子是过好了,还是过得更惨了呢?” ………… 赵匡胤的脸色苍白,这一下就戳中了他的要害。 他浑身都冒起了冷汗。 可是群里的皇帝并没有放过他,李世民怎么可能不抓住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呢?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大家可不要忘记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他是怎么解除兵权的呢?” “不就是靠花钱买吗?” “为了能够剥夺这些将军的兵权,赵匡胤就要花更多的金钱,那这钱从哪里来呢?” “我如果记得不错的话,后周王朝并不富裕。” “柴荣打北汉的时候,不是连粮草都供应不上了吗?” “也就是说,赵匡胤不管是养官吏,还是下兵权,这其实都是从老百姓身上吸血吃肉。” “最后的目的是什么?” “根本不是为了富国强兵,也不是为了炎黄一统。” “他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坐稳皇帝,为了他能够留下千秋美名!” “他不仅不敢去得罪官吏阶层,甚至连那些将军都不敢去得罪!” “你们都在批判唐太宗李世民,可李世民当时是没有办法,门阀的势力强大,他处处受制于人。” “可李世民也没有这么去喝老百姓的血,他是自己忍辱负重,甚至开仓放粮,用李唐皇室的钱去补贴百姓。” “这么一看的话,唐太宗李世民在人格操守上,那绝对能甩赵匡胤十几条街。” ……………… 此刻就连朱棣也觉得李世民比宋太祖强得多,起码李世民没有把这种成本转嫁在百姓身上。 这绝对是应该受到表扬的。 这还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呀! 以前他看不上李世民,现在竟然发现李世民也是有底线的。 “我去,这怕不是错觉吧!” 朱棣感觉自己脑子是不是出问题了。 他竟然站在了李世民这边。 这世界简直太疯狂了。 ? ?求订阅,求支持,求月票! ? 今天的最后一章。 ?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