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根本就没有心思好好的读书学习。 结果就被有心人利用,直接被人差点灭族! 朝廷的争斗可不是这样玩的! 你多学学人家隋文帝,这才叫真正的不倒翁。 李渊绝对不会承认,当初为了把舆论引导向赵郡李氏,他也出了一份力。 毕竟,死道友不死贫道。 ……………… 朱温咂摸了一下嘴,眼睛一转。 不良人: “我怎么有种感觉周宣帝就跟杨广一样,步子迈得太大,扯着旦!” “他如果不这么疯狂和着急,慢慢拼发育的话,那绝对能干得过隋文帝呀!” “这还不蠢吗?” ……………… 此刻陈通不得不吐槽了。 陈通: “真正蠢的人才是你吧! 你让周宣帝跟隋文帝拼发育? 你脑子是怎么想的? 隋文帝可是在北周开国的时候就存在,他的势力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跟关陇门阀结成了战略同盟。 这个时候的周宣帝,他如果敢跟隋文帝玩发育,不用等几年,周宣帝直接就会被隋文帝架空! 就算不是隋文帝,那也很可能是其他门阀。 你们总说别人着急了! 可你也不想一想? 隋文帝这些人会给周宣帝留下时间发育了吗? 如果周宣帝没有点能耐,不懂得帝王心术,从不按套路出牌,他连反抗的实力都没有! 直接就被人架空成傀儡,然后给做掉了! 周宣帝的选择,那才是当时最佳的选择! 正是因为他太优秀,最后才被隋文帝联合关陇门阀给干掉了。 要是他不优秀,那他就会变成关陇门阀和隋文帝手中的傀儡棋子。 如果是你的话,你愿意变成别人的傀儡吗? 如果你是周宣帝的话,你有能力和实力去反抗吗? 你恐怕连皇权都染指不了! 你就不要在这里去秀你的智商了? 周宣帝和隋文帝那绝对是皇帝里面的天花板。 但他们两个对那时候拥有的资源不一样,隋文帝都默默发育了几十年,而周宣帝刚一上位,那是从零开始。 你在质疑周宣帝的能力时,请你先看看自己的能力如何? 你连局势都分析不明白。 你有什么资格去质疑人家的手段和能力?” ……………… 刘邦眼中满是不屑,他觉得朱温就是一个打嘴炮的王者。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诡道圣君): “正如陈通所言,你说周宣帝着急了。” “那你说一个不着急的方法?” “你怎么样才能不着急的夺得皇权?” “有本事你就给咱们说一个可行性方案呀?” “别一天天的,自己不行,就只会质疑这质疑那?” “来来来,只要你说出一个方案来,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那我就服你!” ……………… 朱温张了张嘴,他说个锤子呢! 周宣帝的开局,那跟李治一样惨,要啥没啥! 不,周宣帝更惨,连自己的家族都不在掌控中,李治起码还可以掌控李唐皇族。 这要是不用非常手段,怎么可能染指皇权呢? 你不得先当几年傀儡皇帝吗? 在这个当傀儡的过程中,你能确定自己一定能翻身吗? 你能找到自己的政治盟友吗? 就跟李治找到武则天,联系到弘农杨氏,找到汉人门阀一样。 周宣帝就算找到了,那个时候,你确定能够扳倒这么多门阀吗? 光是想一想周宣帝所面临的强大门阀,朱温都替他脑袋疼! 西魏皇室,司马家族,尉迟家族,还有益州总管王家,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关陇门阀,山东门阀..... 哪一个不是能够搅动风云的绝代人物呢? 朱温把自己的脑袋想炸了,他都想不到一条可行性的方案,能让周宣帝拿到皇权! 他这个时候才发现。 人家周宣帝的所作所为,可能就是当时最优的解决方案! 但很可惜的是,周宣帝的底子太薄,到最后还是没能撼动隋文帝和整个关陇门阀。 这家伙跟杨广的结局差不多呀! 不过周宣帝这么一扑腾,却留给了杨坚很大的机会。 正是因为三总管叛乱被无情镇压以后。 杨坚的实力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个时候他估计才整合完独孤阀和弘农杨氏的力量,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强大的门阀之主。 这不正如杨广扑腾了一会之后,终于把机会留给了李唐王朝一样吗? 正是因为杨广跟门阀拼的两败俱伤,这才能够让李渊迅速的弥补权力的空白期。 让李唐皇室有了长足的发展。 我去! 朱温都觉得自己对这一段历史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 有些事总有人要做的。 不做的话,后面的人就没有机会。 ? ?求订阅,求支持,求月票! ? 今天的最后一章。 ?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