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有战争,防区老百姓就能放心得从事生产,兵工厂也能趁这个机会大规模生产武器弹药。 只要一年多,救国军防区就能发展成一块非常富饶的大后方,源源不断的给周边八路军提供粮食和武器弹药,给更多的部队带来好处…… 郑云山想到这个计划可能给救国军带来的巨大好处时,也想到了这个计划可能存在的巨大危机。 部队游走在晋绥军,日伪军,八路军三方势力之间,而且还要让日本人觉得救国军有投靠他们的想法,改变对付救国军的策略,这里面那个度的把握太难了,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战区的不满,然后给救国军带来巨大灾难,或者直接被战区扣上一顶汉奸的帽子,那就遭了,到时候救国军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当然,战场上的风险和收益都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最后能获得的收益肯定也会越大。 面对这个巨大的矛盾,郑云山犹豫了。 周成趁机拿出师部给他的回电,一边递给郑云山一边说:“这是首长看完这份密电后给我的回电,首长们虽然觉得这个计划充满了风险,但最后还是同意了。” “因为担心你们不同意这个计划,心里有意见,所以我一直没有给你们看这两份密电。” “刚才听了你对我们从日本人手中买粮的看法,我觉得郑副团长你肯定会同意密电中的计划。” “虽然这件事听起来充满了风险,但只要我们把握好度,肯定能把战区和日伪军全部哄住,我们趁机发展防区,坐收渔翁之利。” “等他们反应过来,我们已经把防区建成一个铁桶般的后勤基地,要粮食有粮食,要武器弹药有武器弹药,要部队有部队。” “就算小鬼子想要出动重兵报复我们,救国军也不怕,大不了跟他们拼了,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打一双。” “至于战区那边,如果真想给我们扣上一顶汉奸的帽子,我们一定会在他们扣下这顶帽子之前打一场大胜仗,干掉几千小鬼子,战区对我们的污蔑就会不攻自破。” “所以这个计划对我们来说既是危机,也是机遇。” “日本人之前突然联系我们,想跟我们联合起来对付独立团,我就意识到他们有拉拢我们救国军的意思,然后脑子里才冒出这个计划。” “那场假合作中,日伪军以战败而结束战斗,想算计我们都没机会,所以战斗一结束他们就不再联系我们。” “这次他们好不容易让我们陷入断粮危机,然后又主动冒出来卖我们粮食,给我们解危,拉拢我们的意思比上次还要明显。” “不过这件事肯定没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万一我们买了粮食,但并不认可他们的帮忙,那他们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赔了夫人又折兵。” “日本人不会这么蠢,所以日本人主动卖我们粮食这件事肯定隐藏了我们不知道的阴谋。” “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件事让小鬼子感觉到我们想要投靠他们的想法,顺便还可以将计就计,既可以拿到防区急需的粮食,又能搞清楚日伪军隐藏在背后的阴谋,一箭三雕!” 拿到师部给团长的回电后,郑云山脸上的犹豫表情就恢复平静。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作为一个老革命,肯定会更加会无条件服从上级命令。 而且这道命令还是师首长下达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