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家家户户都在赶扎孔明灯,霎时光州纸贵,香烛货罄。 入夜,无云,但星稀月偃,光芒都被一盏盏金灯夺去。 掖县的居民大多走上了街头,一边聊天,一边祈福,一边欣赏如此美景。 “走水啦!” 人群里忽然发了一声喊,远处烟尘冲天。 乌泱泱的人群瞬间开始异动,呼号声,被踩踏后的求救声此起彼伏。 这时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人群和火势,哪里还有心观景? 城中哗声处处,赤焰冲天,连刺史府也不得不有了动作。 元瞻换来亲卫头领,调走了最精锐的亲卫队前去维持秩序,扑灭明火。 可是恐慌的人群又哪里那么容易疏导,一片哀声中,天上飘得那些灯笼,便再也没有人注意。 而就在此时,几只特别的灯笼冉冉升起,向着刺史府飘了过来。 这几只灯笼是用金箔扎成,金固然重,但是汉代巧匠已经能够打制发丝细的金箔,只要孔明灯的体积够大,便也能够负担。 这些灯笼相互映照四面如铜镜一般,光可鉴人,地面的景物皆一览无余。 刺史府外,几名守军躲在角落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几只灯笼,从他们的角度望去,正好能看见内院的情况。 几只灯笼升起的角度都经过完美的计算,几乎可以做到无死角全机位的直播。 “你们看,那是谁?” 有人伸手指向空中。 “孔伯孙!是孔伯孙?” “会不会是别人假扮的?” “不可能。你看,刺史大人,檀君,崔文若,祖家小儿,神秘道人,他们都在。这段时间再也没有其他人进过院子了。” “对,还有,你看,那根铁尺。你看他的动作,就是他!孔伯孙未死!” 镜中的孔伯孙容颜憔悴,神态也有些萎靡,身上打着许多绑绳,拄着那根铁尺,站在院中赏灯,时不时还一瘸一拐地踱上两步。 他似乎发现了周围几只灯有些问题,根据镜子的原理,观测者和被观测者能够互见。 孔伯孙不但发现了那几只镜面孔明灯,而且觉得镜中暗处似乎有人在窥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