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文官们想要“借势”的时候,他们显然忘记了一点,面前的这位皇帝,即不是外藩入统的嘉靖,也不是身残志冷的万历,更不是无能为力的崇祯,而是靠着刀子力挽狂澜的乾圣皇帝。 他不但是一个敢杀人、敢动刀我行我素的铁腕皇帝,而且还极有手段。 铁腕不一定能让人信服,但是手腕足够老辣却足以让任何人为之胆战心惊。 面对他们捧出来的“大义”,朱国强并没有表现的很强势,而是颇为感叹的说道:“诸位爱卿孝心可嘉,实在让朕汗颜啊!” 别看朱国强是在那里夸人,可听在宋学朱等人的耳中,他们立即意识到——好像错了! 乾圣皇爷可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主。 “其实,此次去奉天时,德王曾言已经年迈,应颐养天年,可却心念着佛祖之地,于是便动了到天竺颐养天年,研习佛法的心思……” 朱国强的直接了当把天竺、佛祖、佛法和颐养天年联系在一起,当然,他知道这样肯定说服不了这些人,这些人拿着孝的帽子扣在自己脑袋上,就必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朕这些时日一直在考虑此事,为人子者不能不尽孝,可是德王意欲往天竺参悟佛法,颐养天年,朕亦为人子,却也不能一味相阻,唯能成全!”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又有一个官员站出来,他刚一站出来,就有十数名官员站了出来千万不要小瞧了一些人的“气节”,为了不让乾圣皇帝再这么“一意孤行”的朝着“逆子”的路上走下去,大伙一定要站出来。 “德王意研习佛法,大可建佛寺,请高僧,又何必远赴天竺……” 见到有人昂着脖子跳了出来,甚至有人言辞颇为激烈,只差没说陛下不孝,不足以“治天下”了。 听着他们的这些话,朱国强暗自想到,估计当年嘉靖、万历、崇祯他们的朝上就是这个味道! 这味道,估计他们肯定熟悉。 可搁自己这……有个屁用! 朱国强微笑道。 “诸卿忠孝之心,实在是让朕感动的很,于君父如此仁孝,当为天下楷模,德王欲往天竺,朕不能亲往,诸位既为臣子,可愿替君父膝下尽孝!” 啊! 瞬间! 那些原本还哭天抢地的大臣们一个个都傻眼,而宋学朱等人无不是后背冒出一阵汗来,他们顿时明白,为什么先前陛下唇角冷笑了,原本陛下的杀招在这啊! 你们不是说孝吗? 那好,你们就替君父去尽孝吧! 见他们一个个面色苍白的站在那,朱国强倒也干脆,冷笑道: “怎么,你们不愿意?” 废话! 这事谁他么的愿意,堂堂的实权京官儿,正经的进士出身。居然被远远“贬”到天竺,去什么德国为官,说是替君父尽孝,可这根本就是流放好吧。 简直就是、就是……生不如死啊! 可问题是,他们都不知道如何反驳,毕竟大谈孝道的可是他们啊! 能不去吗? 明明大伙都提到了“孝”,都想用大义压皇帝,可现在怎么你们都不说话了,在那几个被点着要去“替君父尽孝”的官员用无辜的眼神望向群臣,表情可怜得似乎随时都要哭出来时。 群臣无不是眼观鼻鼻观心,都不敢说话了。 现在,他们总算是明白了一件事,搁乾圣皇爷这,过去轻车熟路的套路非但不管用,而且皇爷这有的是办法等着他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