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身为苏州人的苏明言跑到无锡的东林书院以死明志! 这是何等的风骨啊! 一时间,生者无不是纷纷传颂着他于妓院中的“忧国忧民”之言。“嫖妓不忘忧国,忧国不忘宿娼!”东林前辈都是如此啊! 为何于东林书院跳湖寻死? 万马皆喑! 士人风骨无存! 朝中奸党横行! 忧心如焚啊! 所以才会以死明志,警醒世人! 这可是真义士啊! 一时间,江南土林,无不是传颂着苏明言之名,当然,少不得也说起了他是如何被“奸党”羞辱…… 数日后的无锡显得很是热闹。 东林书院中,来自各地的士子在书院中设起了灵堂,那是祭奠苏明言的灵堂。东林书院周围非但白幡成片,墙上更是贴满了揭贴。 不得不说,士人总归还是有那么几根骨头的。 这些匿名的揭贴上不仅说道着暴君昏庸无道,甚至还言道着暴君好色,强抢妇人的昏庸行径。 至于什么废除家奴。什么设立内府,盘剥天下。 什么广设税卡,勒索商客。 什么分派税吏,征收矿税。 总之一句话,敲诈勒索横征暴敛远胜神宗。 至于昏庸好色,更是古之罕见,什么以掳俘虏酋之妇充实宫室,什么以妓女侍寝淫行纵乐,什么强掳民妇入宫…… 总之一句话,就是隋炀帝再世,都不一定能比得上这位爷的昏庸无道。 隋炀帝是好色,是昏庸不假。 可人家没有羞辱士人吧! 人家没有把士人的裤子脱下来打屁股吧! 隋炀帝总没有把“亿兆华夏之民,远逐异域,以异域之钱粮供皇室享乐”吧,没有“流宗室于异域,不顾宗室亲亲之谊”吧。 总之一句话,这个乾圣皇帝简直就是集古今中外昏君于一身。到最后,所有的揭贴上都有一句“上虽有大功于天下,可焉有以马上治天下乎……行仁义,法先圣……上宜退位于太子!”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这恰恰就是在一次反扑! 是士人最后的反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