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议论?”朱允熥冷笑着说道,“前些年管的严,他们不敢议论。现在对他们宽容了,这就议论了。我们要是再让一点,他们是不是该向咱们讨要官职,讨要更好的待遇?以前表伯在的时候,他们岂敢多嘴?” 梅殷这就没有说话了,因为有些事情他也能够看出来一些端倪。 再想想以前李文忠掌管国子监的时候,不要说学子们老老实实了,就算是大儒都非常本分。 因为那個少年就从军、战功累累的国公爷,他是真的敢杀人!就算是所谓的名师等等,要是敢不尽心竭力,李文忠处置起来都毫不手软。 “都说这两年在打压勋贵,那些士子们马上就该知道我是如何一视同仁!”朱允熥露出大白牙,看着梅殷笑着说道,“姑父,过些天把我表弟送到宫里来。” 梅殷就立刻说道,“殿下,犬子顽劣,怕是不太妥当。” “顺昌表弟顽劣?”朱允熥哈哈一笑,说道,“那就更好不过了,让他去五军都督府任职。” 梅殷赶紧说道,“殿下,犬子年少,现在怕是不妥。” “任职早了点,那就读书。”朱允熥笑着说道,“不陪我读书不要紧,就陪皇叔们读书。只是姑父不要让顺昌表弟读书,他是外戚、勋贵,没事别让他往读书人的圈子里凑。” 梅殷心里一紧,太孙这是在敲打呢! 朱允熥心情愉快,南北榜案就要正式开始了。 在街头巷尾,一些流言蜚语开始越演越烈了。本来还在安心等待放榜,或者是纵情狂欢的士子们没办法淡定了。 南方经济﹑文化比北方发达,这是事实。可是据说这一次,北方人一个不取。 原因就是主考收了钱,原因就是主考不喜欢北方人,原因就是主考等人只选他们的同乡 哪怕现在还没有放榜,可是各种消息让人心中不安。 ‘经明行修,练达时务之士’的刘三吾也听到了一些消息,不过不以为意,“老夫看了这些卷子,北方士子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他们倘若落第,那也是应有之事。” 赵勉有些担心的说道,“只是太孙殿下有言,要录四成北人。” “四成?”刘三吾正气十足,“以老夫之见,北人能有二成入榜,那边是滔天之幸!文章不如人,只怪他们读书不够!倘若殿下偏袒北人,老夫摘了乌纱帽,撞死玉柱!” 看了眼女婿,刘三吾说道,“你信不信,老夫如此,必然有大儒效仿!吾等读书人若是此时退让,科举何来公正之说!抡才大典,岂能网罗天下英才!” 赵勉也跟着笑了起来,“岳父所言甚是,吾等读书人就该胸中有浩然之气!” 和皇帝、太孙拼一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此前也拼了几次,不都是赢了么!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