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一唱一和-《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2/3)页

    然后就是喜闻乐见、屡见不鲜的早朝议事阶段,都是有着规矩的,一桩桩一件件不能乱了秩序。

    没有什么紧急事情,所以很快就到了奏事环节。

    朱棡直接上前,说道,“启奏父皇,武林王贤达、体恤朝廷困计。儿臣忝为朝廷亲王、蒙受皇恩,该见贤思齐。儿臣奏请削减岁禄,还望父皇恩准。”

    本来站在一边的朱允熥安静的听着,可是这个时候忍不住嘴角微微抽动。

    自家这个三叔有些时候确实鬼,不过想想自己二哥的遭遇,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得罪人的事情大家都不想做,尤其是得罪自家人,没有人愿意当出头鸟。

    朱棡这也是给逼的没法子了,可是这时候能稍微降低一些存在感也好。总之这件事情不是他晋王挑头的,他是被朱允炆逼的没法子了,这才强撑着出头。

    老朱露出欣慰的表情,说道,“晋王贤良,朕甚是欣慰。好吧,朕准了。”

    朱棡只能谢恩,哪怕心里万般不愿,可是不敢不听话。有些时候作为亲王,也只能是要表现出一副心甘情愿的样子,要在朝堂上配合自家父皇的各种表演。

    这也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哪怕很多的事情私下里都已经确定了。可是也需要放在朝堂上,进行一系列广而告之、明示天下。

    原因就是这些事情是国政,那就需要这些程序。

    老朱继续说道,“朝廷待宗室甚厚,远超唐宋。朕觉得岁禄将至一万石,亲王每岁合得粮储,皆在十月终一次尽数支拨。亲王钱粮,就在王所封国内府分,照依所定则例、期限放支,各衙门不得推脱。”

    朱允熥这个时候主动站出来了,说道,“皇祖父,孙臣以为众皇叔镇守边塞扩土开疆有大功。明年尚且有诸多皇叔就藩,一万石怕是不够。”

    一些文武百官心里发酸,一万石还不够,那多少才够?

    朱允熥继续说道,“孙臣斗胆,请皇祖父收回成命。”

    老朱看着朱允熥,严厉说道,“你也不小了,也该知道唐宋之时,宗室亲王所得岁禄不足五千石。如今给宗室亲王万石,这还少了?朝廷钱粮无多,岂能全数供养宗室?”

    朱允熥就退让一步,说道,“皇祖父,孙臣以为诸皇叔就藩,一应开销、用度定然不会少。还请皇祖父开恩,明年只降两万石,再连年降低岁禄至一万石。”

    朱棡看着侄子,再看看老朱,觉得自己就是被坑了。都商量好的事情,用得着这样吗?闹了半天,不还是要降到一万石吗?

    甚至自己想着要拖下去,可是现在好了,侄子直接在朝堂上提出来了,以后都没有拖的余地!

    老朱沉默片刻,说道,“好吧,明年只降两万石,此后一年降一万石,降至万石供宗室亲王供用。靖江王三年后将至每年八千石,钞万贯,余物为亲王半数。”

    不少文武官员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靖江王王位都被废了,朱守谦都没了。可是现在皇帝的意思很明显,过两年肯定是要重新册立靖江王。

    朱允熥和朱棡立刻谢恩,都是很感激的样子。

    老朱随即说道,“晋王在京师许久,久离封藩也不妥当。两天后启程回藩,晋王世子也到了加冠之年,一并回去吧。”

    朱棡立刻谢恩了,总算是能回去了。也不出意外的,作为表率自请降低宗室待遇后就可以回去。
    第(2/3)页